鬱金香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花卉植物,是多年生的鱗莖草本花卉,原產地為中亞地區的伊朗、土耳其以及我國新疆等地區,鬱金香的鱗莖呈現卵球形,葉卵狀披針形,每株常頂一朵大花,如高腳杯狀,花瓣具有6片,花色有紅、黃、白、紫、粉紅及複色,多數為單瓣,也有重瓣的品種。鬱金香可以作為盆栽鮮花以及切花之用,深受種花人士的喜愛。
一、鬱金香簡介
1、形態特徵
鬱金香是多年生球根花卉,鱗莖扁圓錐形,外被淡黃或棕褐色乾燥膜質假鱗片,鱗莖盤是縮短的莖,上部著生有鱗片、花芽和側芽,底部周圍著生根。植株的莖葉光滑,葉有3-5枚,長橢圓狀披針形,表面有淺藍灰色蠟質層,全緣呈現波狀。鬱金香花大,單生莖頂,直立杯狀,有白、黃、橙、紅、紫紅等單色或複色,並有條紋、重瓣等不同品種。花期一般為每年的3-5月份,白天開放,傍晚或陰雨天閉合,種子呈現扁平狀。
2、生態習性
鬱金香喜歡涼爽、溼潤、向陽避風的生長環境,在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生長最佳。鬱金香生長期一般為4月上旬-7月上旬,大約85天;萌芽期一般在4月上旬,休眠期為7月上旬。一般情況下,早花品種可以在5月上旬始花,晚花品種於5月下旬始花,群體花期1個月,單株花期10-15天。根系適宜生長溫度為5-10度,5度以下,植株的生長比較緩慢,通常一個母球可生長3-4個子球。
二、盆栽鬱金香養護技巧
1、栽植時期
鬱金香自然球的種植期一般為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如果栽植過早,氣溫較高,就容易發生嚴重病害,使球莖腐爛。栽植後,可以耐受零下30度的低溫,第2年春季萌芽開花,歷經150天左右。部分鬱金香花期可以控制在元旦、春節期間,一般根據預計花期,提前50天左右進行播種。通常情況下,種球先在6-8度條件下進行催根,等到根萌動後再上盆,並移入16-18度的溫度條件下,大約經過4-6周開花。
2、種球種植
在種球種植之前,我們可以剝去外層幹鱗片以利於吸水、髮根、發芽,但保留幹鱗片,對種球前期防止病菌感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定措施。在種植前,種球需要用500-800倍多菌靈或百菌清殺菌劑浸種15-20分鐘,然後取出晾乾後即可用於種植,以防治前期病害。對於種球的種植深度,掌握種後球莖頂部覆土2-3釐米為度,種植過深就會影響萌芽。
3、栽培容器選擇
鬱金香的種植容器一般選擇造型美觀、色彩潔白、不帶病菌和排水性好的白色塑料盆,這樣可以襯託出鬱金香嫩綠色的葉片和鮮紅色或鮮黃色的杯狀花朵。正常情況下,盆缽直徑常有10釐米、15釐米和20釐米的3種不同規格。
4、盆栽基質配製
對於鬱金香的盆栽基質,一般以泥炭土、培養土和細沙等量混合配製。當然,鬱金香盆栽基質也可以加入當地的煤灰、塘泥、黃泥、蘆葦末、蘑菇培養渣、垃圾土、發酵木屑、礱糠灰、草木灰等,有的還能夠加入少量骨粉、過磷酸鈣和菜餅等。總之,配製的鬱金香培養土pH值必須在6.5-7.0,不能過鹼或過酸。
5、澆水技巧
對於盆栽鬱金香,在莖葉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由於盆栽基質疏鬆,排水性能好,盆土水分蒸發快,我們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以防止乾旱和積水。澆水時間應該在早晨,澆水後應該注意通風,這樣有利於降低室內溫度和溼度,對鬱金香的生長極為有利。
6、施肥技巧
盆栽鬱金香由於受到花盆容積的限制,盆內培養基質所合營養物質有限,為了保證花朵開得大而鮮豔,開花後地下還能長出肥壯的更新鱗莖,適時追肥是十分必要的。在鱗莖萌發新芽的時候,我們可以施用硝酸鉀肥或四季用高硝酸鉀肥,10-15釐米的花盆施用3克,20釐米的花盆施用5克,以水溶液的形式施入花盆中,在現蕾前再增施1次肥料。
7、光照調控
鬱金香屬於典型的喜光植物,從新芽出土起至現蕾開花,需要充足陽光。冬季如果採取補光措施,對提高花朵質量和開花率作用較大。
8、溫度控制
盆栽鬱金香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9-20度,如果午間溫度過高,我們就要遮陰、降溫,晚間要及時覆蓋草簾,並注意保溫防寒。有效控制好溫度變化,才能保證盆栽鬱金香茁壯生長。
三、鬱金香病蟲害防治
1、青黴病
受傷的種球貯藏一段時間以後,鱗莖的鱗片上會出現褪色現象,鱗片內覆蓋著綠色真菌。
防治方法:首先就是防止鱗莖受到損傷,在貯藏鱗莖時,我們要保持空氣循環和流通,禁止種植已被感染或受傷害的鱗莖。
2、根腐病
部分根會腐爛,被感染的根變成蠟質狀,並導致根周圍的局部土壤變成褐色。在病害嚴重時,將導致花凋萎現象,產生花碎片,附著在較矮的植株上。
防治方法:在定植之前,我們可以用氯化苦進行土壤消毒。球根用洛比龍消毒,以保證土壤的透氣性,避免積水。在種植後的前2周,以便保證土壤溫度在10度以下,不能超過12度。
3、灰黴病
種球完全或部分發軟,發病區域會產生大量黑色的分生孢子,地上部分感染後植株脆弱,嚴重感染的植株很矮或根本不發育。
防治方法:我們需要增強基質通透性,加強栽培基質的消毒,在種植前,要對種球用殺菌劑處理,在栽種後,我們要及時檢查去除有生長障礙的鱗莖。
4、鐮孢菌
在貯藏時期,感染的鱗莖上將出現灰褐色斑點,有時會有同心圓和出現明顯的黃色邊緣。在溼潤的生長環境中,感病鱗莖會被白色到粉紅色的真菌覆蓋,有一種特殊的氣味,並釋放乙烯。種球皺縮,用手捏種球,內部會發出格格聲。
防治方法:對於輕度感染的鱗莖,我們務必要妥善貯藏,以便保證正常的貯藏溫溼度條件。在種植前,我們一定要進行鱗莖消毒。種植時,土溫應該低於10度,決不能超過13度。
5、軟腐病
球根腐敗變成泥狀物,形成白色黏液狀物,先由葉尖變成淡紅色,以後整片葉變色枯萎。
防治方法:為了防治這種病害,球根必須用氯黴素消毒,其它防治方法同根腐病。
四、鬱金香爛葉原因及應對措施
1、發生原因:
在栽培鬱金香過程中,植株會經常發生爛葉問題。植株爛葉屬於生理性病害,由於品種抗病程度不同而發病程度也不同,有的品種抗病性強,有的品種極易發病,如早熟品種阿芙可狂人詩等。植株爛葉的主要原因,一是溫度過高,二是溼度過大,三是長期弱光。
2、應對措施:
(1)在鬱金香的生長期內,我們儘量把溫度控制在最佳生長溫度內,特別是在高溫期間,要做好溫度控制。
(2)室內相對溼度儘量控制在50%以下,並儘量減少澆水次數,澆水適宜在早晨的8點前進行,在澆水後,中午前後立即通風,以便降低溫室溼度。
(3)在不產生日燒病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儘量保證植株接受足夠的光照,不能讓光照強度劇烈變化。以保持均勻的光照,也能有效減少爛葉病的發生。
結語
鬱金香適合陸地栽培,由於花盆內的土壤容量有限,往往不能滿足正常生長需要。但盆栽鬱金香通過促成栽培,能夠提早或延遲鬱金香的花期,進而解決五一黃金周期間的觀賞要求,可以增添節日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