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復讀生人數出爐

2020-11-24 高考網

  近日,多個省市陸續公布了2021年高考報名的通知,對於新高考地區的復讀生來說,新高考的挑戰正式來開序幕。那新高考制度之下,復讀生該如何應對新高考,如何面對挑戰?一起來看看!

  明年復讀生多嗎?

  官方雖未公布近幾年的數據,但清華大學「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曾研究發現:

  2011-2018年,全國本科大學裡第一代大學生(即特指父母沒有讀過大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直保持70%以上的佔比。同時,與非第一代大學生相比,更多的第一代大學生參加過多次高考(即復讀),佔比達到19.91%。

  此前各省公布了復讀生人數,從整理出來的表格數據可以看出,河南作為高考大省,其高考報名人數和復讀生人數均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復讀生人數為46.74萬,復讀生比例達到了40.36%,可見整個河南省2021年高考的競爭將會空前激烈。

  四川復讀人數達到了21.22萬,廣東、安徽、河北、廣西、湖南、陝西、貴州、湖北等8省復讀人數也都超過了10萬。

  除此之外,隨著教育的普及,每年高考報名人數都呈逐年上漲的趨勢,預計明年復讀生的數量也會隨著增加,

  復讀生面臨新高考的挑戰

  此前已經發布過新高考政策相關內容。新高考政策下的備考,勢必帶來以下挑戰。

  1

  考試大綱


  每年的考試大綱都會標明考什麼,這是老師備課授課以及學生學生備考的重要依據,從中得知考試重點,從而確定備考方向。

  廣東省明年實行普通高中新課程,2021年高考很可能將取消考試大綱,考試題型向新高考靠近。沒有考試大綱「指明方向」,這在備考方式上會產生較大的改變和挑戰。

  對於習慣了「死記硬背、大量刷題」的部分復讀生來說,新高考將更重視考生的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備考的學習方法上,這類復讀生需做出較大的調整,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適應新高考的考核重點。

  2

  新高考「3+1+2」選科模式


  對於習慣了文理分科的復讀生來說,新高考「3+1+2」選科模式,是需要重點適應的部分。

  可能大多數考生還是會遵循原文理分科模式,選擇「純文」或「純理」模式。但是在院校專業選科要求上,「理科」復讀生的報讀專業選擇範圍增大,「文科」復讀生的專業選擇範圍相對較少,如何權衡選科與目標院校專業,是一大挑戰。

  同時,備考時間也是一大挑戰,應屆生在高一時就已經進行了分科選擇,已經用了將近2年的時間適應新高考制度,而對於復讀生而言,這個時間只剩下9個月,除了適應制度之外,復讀生如果不選擇純文/純理,意味著復讀生要用9個月的時間去學一門早已生疏的學科,將生疏的文科科目或理科科目重新學習、掌握、鞏固,同時還要參加對應的合格性考試,這也會產生較大的備考壓力。

  3

  「走班制」上課模式


  新高考制度下,可能就要面臨「走班制」上課模式,對於適應的固定班級環境的復讀生來說,備考環境的變動也是一大挑戰,同樣也是時間的問題,只有9個月的時間給復讀生適應,同時還要適應新的人際關係等。這也就對復讀生的適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此外,還有一點令人難以忽視的顧慮便是:復讀生所就讀的學校資源及師資等方面是否可以跟得上新高考全面推進的節奏,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復讀生的備考。

  4

  數學不再分文理

  新高考將取消數學的文理分科,這個變動對於原理科的復讀生來說較為有利,內容範圍將縮小,難度可能會降低。但是對於原文科的復讀生來說,適應了文數難度的復讀生,取消文理分科的數學科目難度可能會上升,特別是原本數學成績不好的復讀生,挑戰難度將加大。

  5

  合格考考試科目


  部分成績不甚理想的復讀生在新高考模式下,為避免在夏季高考中與眾多應屆生以及其他復讀生進行激烈競爭,會選擇退而求其次,將「保專」視為未來一年備考的唯一目標,像廣東考生就會選擇在接下來參加春季高考,即語數英學考。

  如果只是參加語數英學考,也還得參加這些科目的考試:

  6

  志願填報方式


  此前,高考的志願填報按照「院校+專業」的方式,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的志願填報方式變為「院校專業組」。

  所謂「院校專業組」,就是同一所高校,有若干個招生專業,如果選考科目要求相同,那麼就組成一個院校專業組,用一個代碼,多個院校專業組就有多個代碼,意味著一所院校可以有多個代碼。考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願。可以肯定的是,考生按院校專業組填報志願的數量會多於現行的15個院校志願,考生的選擇變多了,但是志願填報的難度也比舊高考模式提高了。

  復讀生如何備考新高考

  1

  保持積極心態


  不可否認,復讀也是一種實現理想、考上目標院校的途徑,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承受較大額壓力。

  專家表示,復讀生要學會自我減壓,就是要學會宣洩和轉移情緒。剛剛結束的高考成績已經過去,要儘快走出陰影。

  其次,復讀生要有決心和恆心。復讀時應及時調整心態,保持自信、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

  最後,很多復讀生學習中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有漏洞、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應試技巧不足等,這些都需要不斷改正。

  2

  正確評估自己的潛能和實力

  由於新高考政策帶來的各種變化,加大了復讀生備考的難度。如果你的成績一般,基礎薄弱、聽課感到很吃力、成績不穩定、自信心不足,我們不妨換種復讀方式——復讀專攻「語數英學考」,通過春季高考「保專」,再通過夏季高考「衝本「,那麼被優質專科院校錄取的概率將大大增加,更不用擔心落榜。

  3

  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很多復讀生在學習上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有漏洞、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應試技巧不足等,這些都需要不斷改正。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適應新高考政策帶來的變化,迎合新高考政策的考核重點以及考核方式,「對症下藥」,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複習,這樣才有利於高效利用這僅剩的時間進行備考。

  同時,有優勢的科目要鞏固提升,較弱的科目要打好基礎,一般的科目要穩住。若是在選科上選擇新學科,例如原文科生選擇理科學科或原理科生選擇文科學科,要合理分配好側重點,不提倡專攻一門。

  4

  確立目標


  決心參加復讀的同學,大多數都是心中有所追求,可以是具體的分數,也可以是想考的大學。在備考過程中,可以將這個目標細化分解到每一個科目,通過估分、定階段性目標、考試復盤等方式,一步一步細化的向目標邁進。

  5

  注意時間的管理


  人的精力有限,完成學習任務固然重要,但是過多的熬夜會導致白天的學習狀態每日俱下,在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授課更加重要,將精力集中於課堂,能夠更高效地理解、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6

  相信自己

  與應屆生相比,復讀生已經經歷過一次高考的鍛鍊,在考試經驗上會更加豐富,要相信自己,既然選擇了復讀這條路,就要堅持自己的目標,擺正自己的心態,拋開雜念專注學習。

 

  點擊查看:高考新聞資訊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網傳2020高考復讀生數據,將三校生可以參加高考忘了,誤差太大
    一直還有人在網絡上傳播這張所謂的2020年高考復讀生人數的圖片,好多的重慶高考生、藝考生家長不斷地拿這圖諮詢我,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前兩年的高考錄取期間都有過闡釋,數據不準、誤差非常大,連作為基本參考信息的資料源都不具備。
  • 2020全國數學奧賽成績出爐!
    2020全國數學奧賽成績出爐!從2020年開始,數學競賽生的升學政策包括:第一,國家集訓隊【保送】,無需參加高考。第二,清北英才班,可降至一本線,通過提前批錄取,不受強基限制。第三,金牌、銀牌破格【入圍】強基計劃,且在校測環節享受一定的優惠。
  • 2020全國500強四大學科競賽「省一」排行榜出爐
    2020全國500強四大學科競賽「省一」排行榜出爐 2020-11-09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相比於往年,今年可是困難重重,先是經歷了一場疫情,接著高考延期,考試途中遇到暴雨,推遲一天高考,我只能說這屆考生真的太難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在高考的前幾個月,多數的學生都是在家學習,成績可想而知,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歷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統計及分析(1994-2020)
    根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於12月21日至23日舉行,報考人數341萬人。這一數字比2019年度考研報名人數增長了50餘萬人,增幅超過17%,再創歷史新高。從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從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數從165萬人遞增到了290萬人,但研究生錄取人數才從57萬增長到70萬,報錄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逐年上升,考研熱度仍然不減。
  • 2020全國500強高中排行榜出爐,華師一排名第7
    據國家教育部、中國科協官方公示的2019年獲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項學科競賽省一等獎名單,《2020全國500強中學之四大學科競賽「省一」排行榜》隨之出爐!這是學科競賽網連續第四年權威發布《全國學科競賽500強中學排行榜》,上榜的高中代表了國內中學最強的學科競賽實力。雖然「拿到省一競賽獎項的人數」並非評判中學實力的唯一指標,但是也從極重要的層面上反映了中學教學實力、師資力量和學校管理者意識。
  • 2020年全國高中百強排行榜出爐,浙江數量領先
    2020年全國高中百強排行榜已經出爐啦!目前除西藏、青海外,其餘29個省市自治區均有高中上榜。目前全國優質的教育資源基本集中在了浙江,江蘇,湖南,山東,安徽,重慶,北京,廣東等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像海南,甘肅,雲南,貴州,寧夏等地的基礎教育就真的有點落後了!
  • 清北錄取人數排行榜出爐,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排第四,誰排第一?
    2020年河北省高考中,理科700分以上的考生全省一共有27人,衡水中學佔了23人,佔比高達到85%;703分以上的全省18人,衡水中學16人,比例上升到89%。文科678分以上全省13人,衡水中學8人,佔比為62%。2020年高考衡水中學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為73人,聽起來讓人望塵莫及,簡直像神一般的存在,所以衡水中學也成為眾多高中學子嚮往的聖地,似乎進了衡水中學就距離重點大學不遠了。
  • 消防工程師|官方公布2020年考試人數?
    年一消考試已經結束,四川省率先公布今年消防報考人數、實際參考人數、參考率!四川全省共56132人報考,河南鶴壁有3000名考生參加考試,內蒙古報考人數3336人,參考9093人次,那麼2020年全國究竟有多少人報考了一消呢?
  • 2020全國區縣上市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江寧區上榜
    2020-12-03 07:19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2020全國區縣上市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 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收官 參賽人數創新高
    新華社廣州11月14日電(洪澤華、李奕萱)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13日在廣東收官。本屆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73個代表隊的234名參賽選手,是該系列賽事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屆,參賽代表隊和選手數量均創新高。參賽選手需在4分鐘內通過實驗、表演、脫口秀等形式,輔以動畫視頻、音樂等,通俗易懂地講解專業科學知識。
  • 2020年全國百強高中榜公布,北京5所學校上榜,有你的學校嗎?
    PART1全國百強中學評選指標全國百強中學,該評選是針對國內最具聲望中學(高中階段)的全國性評選活動,從2005年起,2年舉辦一次。在2019年,教育部就已聲明,從未授權任何組織或機構開展面向全國中小學校的此類評選排名活動。所以,這其實是一份民間自發的學校排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不能完全說是權威。
  • 不想回首的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會商結果出爐
    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主要特點有: 一、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洪澇災害影響範圍廣,人員傷亡較近年顯著下降 2020年,全國共出現33次大範圍強降水過程,平均降水量689.2毫米,較常年偏多11.2%,為1961年以來第三多。
  • 2020年臺灣省數學試卷出爐!網友:與全國卷比起來太簡單了
    近日,我國臺灣省舉行了2020年高考,比大陸地區高考提前了4天的時間。臺灣省高考全稱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而就在昨天,臺灣省高考數學試卷新鮮出爐。與大陸地區的全國卷比,我們來它有什麼差別?難度係數有如何呢?
  • 毛坦廠中學分校—葉集皖西當代中學 2020年高考復讀班招生簡章
    毛坦廠中學分校—葉集皖西當代中學 2020年高考復讀班招生簡章 2020-07-15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陝師大學2020年公費師範生招生2000餘人,這些專業招生人數較多
    陝西師範大學2020年公費師範生招生2000餘人,這些專業招生人數較多公費師範生因其上學免學費、生活有補助、畢業有編制而倍受考生和家長的青睞。目前、我國招收公費師範生的部屬師範類大學共六所,陝西師範大學便是其中之一。
  • 2020綜藝歌曲酷狗年中盤點出爐
    那麼,2020年上半年爆款綜藝單曲有哪些,哪部分群體最愛聽,綜藝歌曲最多收聽城市是哪些,哪個綜藝節目生產優質音樂的能力最強?近日,《2020綜藝歌曲酷狗年中盤點》(以下簡稱「盤點」)出爐,以大數據的方式全景描述2020上半年綜藝歌曲生態,並解答了以上大家關注的問題。
  • 2020年高考:全國各省報名參加高考人數匯總,你的省份有多少人?
    20年高考已經結束了,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省份非河南省莫屬,河南省也成為了中國唯一的一所突破百萬高考學生的一個省份,或許這一個單一的數字並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可以做這樣一個比較,單單一個河南省,甚至超過了十個省市高考報考人數的總和。
  • 2020年湖南體育「十大標兵」出爐
    華聲在線12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蔡矜宜 通訊員 許俊影)今晚,湖南省體育局2020年「優秀運動員、優秀教練員標兵」頒獎晚會在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大禮堂舉行。本次晚會以「弘揚標兵精神、備戰奧運全會」為主題。
  • 新高考形勢下,2020屆高三生還可以復讀嗎?
    山東省2020年將實行新高考,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實行後,對於復讀生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不要用復讀有利或復讀不利來判斷,要因考生個體的成績差異來進行個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對於有些考生來說,在新高考制度下復讀是有利的,對於有些考生來說可能不適宜復讀,欲速則不達,"好飯"不怕晚,理性對待覆讀,現就2020年高考復讀生關心的問題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