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釣魚者Mark Sawyer 在劍橋的喜鵲湖釣到了一條奇特的魚,這條魚雖為鯉魚品種,卻有魴的尾鰭和擬鯉的頭部。
這條魚乍看上去和普通金魚沒有不同,但仔細觀察卻發現它具有3個品種魚的特色。Mark Sawyer將這條魚的照片送給一些海洋科學家鑑定,他們明確地說這是一隻「混血魚」。
其中一名專家表示,這條魚的出現機率是百萬分之一,它的頭、身、尾鰭不屬於一個品種,之前從未在英國出現過。這名專家推測,可能是曾有人將一條非本地魚投入這片湖中放生,這條「外來魚」和本土魚交配後出現了這樣的「混血後代」。
除了「混血」魚,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各種奇奇怪怪的魚,一起來看看吧!
點斑箱魨(Cubicus Boxfish)
點斑箱魨可以通過其箱形的身體,明亮的黃色和黑色斑點來識別。該物種出現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熱帶和溫帶海洋水域。雄魚體色略帶藍灰色,雌魚則略帶暗綠色。
幼魚時有大約瞳孔大小的黑點。隨著魚的生長,斑點變小和變褐色,有時甚至變成黑邊的白色斑點。點斑箱魨棲息於珊瑚和礁石中,於1 m至40 m的深度。成年點斑箱魨通常獨居,出現在較深的沿海斜坡和淡水湖,並掩蔽在暗礁附近。幼魚通常棲息在可以遮蔽的巖石和珊瑚礁上。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的夏季,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通常以集體的方式出現。它們以各種底棲生物為食,例如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魚類,和藻類。
迷幻襞魚(Histiophryne psychedelica)
迷幻襞魚棲息在印度尼西亞,黃褐色的圖案整個覆蓋在了它們的身上,同時還帶有白色漩渦狀條紋的圖案,因此名字裡用到了「迷幻」這一詞。這些不規則的條紋形成了每個人獨有的圖案,並充當了偽裝,有助於避免掠食者。
迷幻襞魚不僅僅只有顏色特別,更奇葩的是它根本不會遊泳!取而代之的是它用其胸鰭沿著海床走,有時還能使用魚鰭讓自己離岸,讓自己在海上跳來跳去。
這類魚以猛烈吞噬獵物而聞名,它們會策略性地躲在珊瑚細小的縫隙中,遮擋住蝦和小魚經過的通道。其厚厚的魚皮會保護它們免受劃傷,迷幻襞魚會緊緊地蠕動在這些孔中,等待獵物的經過的瞬間一口吞下它們。
喇叭魚(Aulostomus maculatus)
喇叭魚的身體非常細長,頭部被強烈壓縮,有著像是喇叭一樣長的嘴。下顎尖端的下巴上有一個突出的口須,背鰭和肛門鰭位於身體後方,在軟背鰭前有8-12個背棘。軟背鰭位於肛門鰭的對面,尾鰭則是圓形的。
它們棲息在大西洋南部,通常在靠近珊瑚礁的地方。喇叭魚最常見的顏色是呈棕色至紅棕色,並帶有不規則的黑點或棕色斑點。它們有時也是灰藍色、亮黃色或是綠色,因為它們可以根據其周圍環境,輕易的改變顏色來偽裝自己。
喇叭魚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性伏擊捕食者,它們會偽裝在大型草食性魚類之中,然後躲在陰影之下,直到合適的時機出現。還有一種策略是垂直懸掛在柳珊瑚周圍或隨海流漂流,通過吸吮動作來伏擊下遊的獵物。它們的嘴有彈性組織,使其可以張開到身體的直徑,從而可以進食比它嘴更大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