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Summit 2020
OLD FRIENDS REUNION
10月26日,Old Friends Reunion 在上海1933老場坊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活動以「DeFi Summit 2020」作為主題,由IOSG攜手 imToken、DeBank 以及 Aave 共同打造視聽盛宴。本次活動 Eventbrite 和活動行報名人數共計912人,實際到場人數超過1000人。現場匯聚海內外的知名區塊鏈開發者、投資者、開發者及社區愛好者,邀請重量級嘉賓超過60餘位,其中包括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NEAR 聯合創始人 Illia Polosukhin,Aave 的創始人兼 CEO Stani Kulechov、tBTC/Keep 的聯合創始人Matt、Avalanche 的創始人 Emin Gün Sirer 和 Oasis Labs 的創始人 Dawn Song。
本次峰會分為「萬物生長」和「代碼奔騰」兩大會場。兩大會場分別聚焦 DeFi 保險,投資邏輯、數字錢包、基礎設施等方向,共同探討行業當前熱點及未來發展路徑。
萬物生長
過去半年,DeFi 取得了令人驚嘆的爆炸式增長,讓大眾見證了 DeFi 的百花齊放,萬物生長。DeFi 在低門檻成本、無需許可和監管方面的優勢開始顯現,湧現出許多創新協議,傳統金融發展演變了上百年的行業理論,瞬間在加密貨幣世界裡隨著基礎設施和協議層的豐富開始被實踐。
本次峰會由 IOSG Ventures 的創始合伙人 Jocy Lin、 imToken的投資總監 Queenie、和 DeBank 的CEO Tang Hongbo 共同致開幕詞。大家堅信長期和堅守的力量,共贏與合作會給我們帶來無數的可能。我們慶幸在這個旅途中能夠遇到那麼多行業的合作夥伴,在一起奮鬥,同舟共濟,我們十分珍惜每一次老友相聚的時光。
主題演講
Vitalik Buterin -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Vitalik Buterin 在演講中提到了區塊鏈生態存在的問題公共物品和服務的項目融資難。在區塊鏈出現之前,許多去中心化的項目失敗、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就是資金匱乏。比特幣和以太坊出現之後,看到早期的比特幣社區成員財富劇增,社區並不缺錢,而以太坊和其他上一輪 ICO 浪潮的公鏈項目也在 2014 至 2018 年籌集了許多資金。相較之下,對於公共物品來說,融資難現在是個大問題。除此之外,Vitalik Buterin 認為還有另外兩個問題值得關注,以太坊協議面臨著協議升級問題和去中心化治理可能被攻擊的問題。其中尤其需要關注去中心化治理攻擊問題,包括治理權利被經濟權益所分散,比如加密資產的借貸(尤其是 Governance Token 的借貸)會因為治理失敗影響代幣價格導致無法償還抵押物資產。
Jocy Lin - Capturing Unchanging Value in an Ever - Changing Decentralized Economy
Jocy Lin 表示IOSG Ventures 奉行價值投資、堅守價值投資、奉行長期主義,一直與時間做朋友。我們希望在合適的周期、合適的時間,能夠找到合適的團隊幫助他們搭建最好的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
Jocy 分別從過去、現在、未來去闡述加密世界的周期性是怎樣的,在這個過程中 IOSG Ventures 是怎樣去參與市場發展的。Jocy認為 DeFi 裡面的交易單位、衍生品、借貸、交易到各種各樣的基礎設施、模塊化組件都在快速興起跟變化。可以看到整個 DeFi 金融是至外向內,從傳統金融向去中心化金融導入,這個創新會帶來一個非常大的巨無霸的風口。
Jocy 也表示在過去三年 IOSG 的基金表現超過投資人預期,令人鼓舞。同時也取得市場有目共睹的信任。IOSG堅持價值投資,奉行長期主義,與時間做朋友。目前IOSG正在積極籌備IOSG Fund II,將會在未來5年繼續執行研究和社區驅動的投資理念。感謝一路走來幫助 IOSG 的老朋友,正是由於老朋友們的堅守,讓團隊認識到堅持的力量,凡是啟程,必有等待,IOSG 一定不負重望,繼往開來。
Ben He - From Wallet Perspective, To DeFi Ultimate State
imToken的創始人 Ben 認為區塊鏈的演進離不開研究者、開發者、積極設計者等等,各方面都是能夠以開源開放的方式參與到網絡,這也是區塊鏈的魅力所在。同樣,區塊鏈非常普及流行的是社區治理的機制,它能夠匯集更多人的群體智慧,不斷的突破創新,區塊鏈是真正在用技術在推動改變世界。
從錢包視角可以更直觀的看到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契合點或者代溝,今天我更多從錢包的用戶視角看看區塊鏈目前發展的現狀以及最近蓬勃發展的 DeFi 所面臨的挑戰。imToken 認為挑戰有三,其一是私鑰,imToken 希望通過普及教育能夠讓用戶不斷的理解私鑰,理解掌控私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其二是礦工費;其三就是整體Defi帶來的複雜性問題。最後也描述了 imToken 認為 DeFi 在區塊鏈未來發展的一些猜想,以及具體未來區塊鏈和 DeFi 會進化到怎樣的狀態,最後 Ben 也希望各位生態的參與者,大家一起來協同創造共同迎接這些挑戰。
精彩演說
Dawn Song - Building a scalable privacy-enabled platform for DeFi and a responsible Data economy
Dawn Song 表示,Oasis平臺的架構底層是共識層,上一層是 ParaTime 並行計算層,分離後並行計算層可以有更好的並行計算的能力,可以有很多 ParaTime 同時再運行。Oasis 把分布式記帳和安全計算相結合,在 ParaTime layer 層面把技術的創新和獨特性結合起來,可以支持可擴展性、隱私保護的 DeFi、可以支持全新的數據資產。把區塊鏈和安全計算結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可以完成數據確權,同時在有隱私保護的情況下應用數據,從中獲取價值,由此生成新的數據資產。
Illia Polosukhin - Scaling DeFi: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ETH and NEAR
NEAR的創始人 Illia 一龍表示:DeFi 成功增長的同時造成的網絡擁堵對以太坊形成網絡效應是不利的。擴容方案是必須且刻不容緩的。而擴容的三大主要方法是鏈下計算,互操作性跨鏈,以及分片。NEAR 的擴容方法採用對區塊分片的做法確保了跨分片交易的路徑和數據可用性。通過與以太坊的彩虹橋和對evm實現了以太和NEAR生態項目間的互操作性。NEAR 在2020年10月通過社區投票實現了完全社區運行的去中心化。接下來更重要的工作是繼續擴展鏈上生態。為此NEAR也將通過Open Web Collective 開始第二批次的加速器,現已開放註冊。
Aaron Choi - Essential elements of a closed-loop DeFi ecosystem
Aaron表示 Kava 希望提供一個審核通過的激勵方式上到 Kava 的鏈上,不是所有的人都上到這個鏈,而是通過投票讓這些用戶上到這個鏈,不像以太坊一樣任何的開發者都可以上他們的APP到鏈上,我們的鏈需要審核,也需要用戶看好的。未來Kava的發展路線,一個是衍生品我們也在研究。還有就是我們的穩定幣會放更多的時間,讓更多的地方可以用我們的穩定幣。希望我們其他的合作夥伴會把這個生態做的更好。
圓 桌
Panel: Ready Layer One: Who competes with Ethereum DeFi?
對於鏈聞總編輯劉鋒的圓桌問題:如何吸引更多 DeFi 開發者進入生態進行開發的問題時,Dawn Song 表示,DeFi 生態目前正面臨擴展性、隱私保護、傳統金融資產抵押這三個瓶頸,Oasis 平臺獨特功能和特性可以開發者更好、更優越的環境,通過將共識層和計算層分開,增強可擴展性。對於隱私保護問題,DeFi 應用設計有很多敏感信息,Oasis 通過數據給用戶打分去支持更好的應用,通過 AI、大數據結合都會是每個人以後的價值和資產很重要的一部分。Parity Technologies 亞洲工程總監賈瑤琪(Yaoqi Jia)和 Illia 一龍則提到需要關注跨鏈的問題,從技術角度來看,通過以太坊建立的大型 DeFi 應用仍面臨吞吐量問題,手續費依然高昂,以太坊 2.0 如果能解決資產跨鏈,將資產橋接起來,就可以提供更好的選擇,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Aaron Choi表示,去中心化生態和 Layer 1 等方面都需要自己開發,技術需要讓用戶知道,但是需要很多時間,要慢慢做。
Panel: Musings on DeFi: Assets, Collateral, and Users
Opyn的聯合創始人Zubin Singh Koticha主持了與 UMA聯合創始人Hart Lambur,MakerDAO 聯合創始人 Rune Christensen 和KEEP 創始人 Matt Luongo 參與的論壇。嘉賓們圍繞2020年DeFi浪潮背後的原因,現實世界對於穩定幣的需求,合成資產所承擔的角色,激勵機構,去中心治理的局限性,資本效率以及無抵押借貸的概念等話題展開討論。最終,嘉賓們也分享了他們有關未來DeFi生態的展望。
萬物生長 · 代碼奔騰
主題演講
Stani Kulechov - Aave
Stani 認為Aave是一個非託管的去中心化借貸的協議,該協議於2020年1月在 mainnet 上線。該協議以1:1的比例為貸款方鑄造 aToken 資產。利息為複利,表現為aToken的數量穩步增加。利率根據供求關係進行算法調整,而且 Aave 允許借款人在穩定利率和可變利率之間轉換。Aave 平臺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創新時期,最近推出了閃貸,信貸委託和 Lend-Aave 代幣轉移。
Tang Hongbo - How does DeBank empower the DeFi eco
Hongbo 表示,DeFi 協議和協議之間開始互相有非常多的組合和應用,包括今天早上出現了 Harvest Finance 被攻擊事件,其實都是組合的現象。協議組建越來越多之後,新的團隊想做金融創新是非常高效的,可能只需要 1 至 2 個工程師。以太坊生態給新的金融帶來的一個全新的基礎設施,就是一套智能合約。但智能合約依然存在大量的問題,比如普通用戶看不懂合約,無法判定是否有問題、是否會作惡、資金是否會有損失等問題。此外,很多專門做合約審計的團隊是為項目方負責的,大部分的審計報告都只是站在項目方的角度,告訴項目方設計的合約有沒有可能有金融風險、有沒有可能被用戶套利等。比如,非常多的項目方雖然合約被審計公司審計過是安全的,實際上它可能留有一些後門,或者管理著某一個重要的私鑰,完全可以做一些非常影響用戶資金安全的操作,而這些都是審計報告不能給用戶的,所以 Debank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集成到平臺上的每一份合約都會確認,到底對用戶層面會不會帶來一些非常大的風險。對於用戶來說,單純面向項目方的安全是遠遠不夠的。基於上述事情,需要有一個信息層面的聚合,能夠完整地提供給用戶產品。這是 Debank 做的第一件事情,希望能夠幫助用戶提高對一些真正優質項目的信任感,並且儘可能把相對不那麼優質的項目剔除掉。
圓 桌
Panel: How to make DeFi more efficient?
針對主持人 PANews 聯合創始人畢彤彤對於 DeFi 現狀看法,市場遇冷對未來長期發展影響這一問題,DODO 聯合創始人代代表示,市場有一個板塊輪動理論,整個市場的注意力和流量都是有限的,在一段時間內只會集中在某一個板塊當中,比如今年就是 DeFi。流量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個板塊層面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後面有產品和技術在支撐。DeBank 洪波表示,這一波「涼下去」是一個必然的事情,接下來要關注怎樣讓行業繼續健康的發展,對於在這一波當中進行流動性挖礦的項目方來說要深度反思,比如補貼這麼多錢是否真的給協議和生態帶來了價值、補貼效率是否停留在這樣的程度,怎麼樣進一步提升補貼效率能夠變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等,這可能是新的問題和挑戰。MakerDAO 中國區負責人潘超表示,「退燒」可以理解成去槓桿或者一種清算,在流動性挖礦的時候,大家瘋狂加槓桿,現在槓桿率下降了。從結果來看是市場更有效的反映,同時也是一個好事,正是因為發燒了人們才會想一些解決方案。Loopring 聯合創始人兼 COO Jay Zhou 表示,DeFi 並沒有退燒,流動性挖礦瘋狂的年回報率讓大家踴躍的衝到了這個行業,對早期用戶的形成是有不可磨滅的幫助的。還有大量的二層網絡技術把擴容等級提升了,用戶取得了一些福利。個人比較樂觀,相信明年初可以看到一波 DeFi 在二層網絡上的競爭。
Panel: Cooling down after the DeFi summer: challenges and pathway forward
Aave 的 Stani Kulechov 認為 DeFi 最令他興奮的一點是創新,讓不同的產品進入市場,而且生態系統大幅增長。他說當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都可以任意創造時,這種大規模創新就會發生。Stani Kulechov 認為第二點是在社區和分權治理方面的行動,體現在社區如何構建和管理自己。DeFi OG Mariano Conti 認為治理疲勞是投票治理大問題,他說他擁有許多類型的治理代幣,但做不到了解每一個項目。這讓投票聚合類的新產品有很大發展空間。Set Labs 的Anthony Sassano認為在有新人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如果你是開發者,要進行開發者教育。不然,你可以做社區教育。0x 的 Amir Bandeali 接著說,對新開發者來說,為用戶特別是非加密貨幣用戶構建用戶界面很重要。可以專注於UI/UX,讓它們不再那麼晦澀難用。
Panel: DeFi Growth Hack: Acquire users with innovative and interoperable products
針對星球日報創始人Mandy關於DEX怎麼獲客?是否有新的批量資產的時候,才讓大家真正用DEX的提問。Philip Fei 認為去中心化金融一定是今後的方向,能否直接替代中心化金融並不是矛盾,而是取長補短互相結合。Eric Yu 認為目前Dex碰到的三個非常明顯的門檻。第一個,以太坊性能的問題導致Dex交易成本非常高;第二個,並不是Dex的資產一定比中心化更安全;第三個,是Front Running的問題。楊民道 則說,Dex和CeFi之間是「前店後場」的關係,獲客還是在中心化交易所,DeFi其實更重要的是做一個結算網絡。許超認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並沒有太重合的競爭關係。從觀察到的數據來講,Uniswap真實的交易數據有所增長的,可能表面上來看交易量在下降,主要是投機的成分在下降,真實的交易量和真實所在量的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Jason Wu 認為聰明的錢永遠都是流向最安全、相對收益比較穩定的地方。而且這不是一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一旦認識到理財,交易服務,可以通過去中心化很好完成,就很難再逆向回去的。DeFi類資產每年以10倍級的增長,未來幾年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Panel: Like Never Before: A New Era of DeFi Investment and Beyond
針對中短期會出現什麼新型 DeFi 應用問題,ParaFi Capital 的 Santiago Roel Santos 表示,照搬傳統金融的東西到 DeFi 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 DeFi 最核心的是價值的轉移,他表示 BarnBridge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利用已搭建好的基礎設施創建了代幣化的風險,即結構化產品 2.0。IOSG Ventures 的 Xinshu 看好在 Synthetix 和 Aave 的基礎上開發的項目,並很期待這種借力於成熟項目的新項目。Framework Ventures 的 Michael Anderson指出未來將會是 CeFi 和 DeFi 之間的過渡,或者說 TraDeFi 和 DeFi 的過渡,從 Uniswap 九月交易量超過 Coinbase 就可以看出來這個趨勢,未來 6 個月將會是 DeFi 不斷侵佔 CeFi 作為主旋律。(當然這種「侵佔」用「繞開」來說更合適,比如用戶會更傾向於用去中心化的借貸產品)。Polychain Capital 的 Ben Perszyk 認為互操作性會是一個熱門,Polkadot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儘管目前的功能還不完全但已經看到了苗頭,新的 DeFi 產品也開始出現。另外,他表示 DeFi 的經濟激勵結非常有趣,跟底層的 Layer1 的經濟激勵結構很不一樣,但是如何構建防禦性的 DeFi 協議很重要,現在很多協議在經歷分叉等問題,因此避免「協議吸血鬼」是之後要思考的問題。
Panel: In DeFi We Trust: How investor involved the DeFi craze?
針對 Kuan Capital 的董事長 Michael由初代風投的「看見」來提問當代「看不見」的投資人怎麼樣看待「看不見」的投資。Jocy Lin 分享到,項目最終能夠變成一個由社區驅動、自我更替、自我發展非常長期留存的項目,這才是他認為投資最終能夠留存的價值。在Web3.0的技術周期來臨時,分布式系統、密碼學、智能合約正前所未有的滲透進入大眾的生活,並且帶領行業走向一個泡沫瘋狂期,投資資本(投機價值)的流入比生產資本(實用價值)快,資產價格持續膨脹到不可避免的「奔潰」。但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技術仍然會將自己確定為行業新的默認初始值,不斷派生定義細分行業應用程式的平臺會在這個周期大量出現。HashKey 總經理鄧超則表示,他不認為DeFi從本質上創造了特別多新的東西,只是用了區塊鏈的方式、用了區塊鏈的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帶來的社會協作方面的變化。成功的機率相對傳統的VC不一定小,但是給大家帶來的這種成就感是很大的,感覺是參與了一個新的商業體或者新的經濟體的成立,創造的過程。分布式資本合伙人黃凌波表示 DeFi 當中它的各類金融產品就會使原來整套金融產品的邊界模糊化,這是她覺得相對非常顛覆原來傳統金融行業的一些東西,DeFi的產品更關注金融的本質。Primitive Venture 創始合伙人Dovey Wan表達了自己對於DeFi的看法,她認為DeFi De(centralize)掉了什麼東西,第一是傳統金融裡面的準入許可;第二是所謂的資產託管;第三是人和人之間在經濟社會裡的不平等,只要但凡有資產本身可以做出抵押,它都是一視同仁的。它其實把普惠金融做到了極致。啟明創投副總裁唐弈表示他覺得一個項目是不是DeFi,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他們更關注一個項目它通去中心化的方式給用戶帶來真的好處,它能夠跟一個傳統模式來比有非常好的收益。最後Kuan Capital 董事Michael表示,中國證券市場很活躍,但是衍生品還是很少。DeFi在他眼裡可以承載更多各種各樣的交易、貸款,或者新的資產,這塊可能不光去中心化,是一個完全新的革命。
Panel: Reimagining Insurance through Decentralization
Nexus Mutual 的 Hugh Karp認為,對保險理賠進行投票表決是最好的模式,這也是 Nexus Mutual 正在採用的方法,強調投票過程的靈活性。就「規模化」而言,並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數百人投票,相反,社區很可能會自發出現一小群廣受信任的專業投票者。重要的是,當爭議出現時,任何人都可以站出來投票。Hakka的Ping Chen 認為我們需要更有效的市場和競爭,以致有更多的保險公司集體承擔風險。此外,保險行業應鼓勵零售投資者和機構的參與。Pool Together 的Leighton Cusack 認為,Dapp必須至少提供一些基本層面的保險覆蓋。例如,Dapp可以為基本風險提供協議層保障, Nexus Mutual可以提供特殊風險的保險。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個人購買保險的模式是不可推廣的。
Panel: Elaborating Upon Digital Economy, Embracing Open Finance Future
針對金色財經 CEO 安鑫鑫對於 DeFi 發展中尚未解決的問題、核心關注點和未來看法的圓桌問題,FBG Capital 創始人周碩基表示,現在 DeFi 主要看衍生品和衍生品落地問題,因為現在有很多項目在嘗試,比如引進單 LP 衍生品的設計。第二是聚合,關注了清算環節還要防攻擊。其次是深度。此外,還需要關注與金融相關的事情,能在鏈上做金融服務的一些事情。同時也可以關注合規機會。D1 Ventures 阿秋表示,DeFi 更多面臨的是底層鏈不完善的問題:第一,目前底層鏈的性能以及可擴展性基本到極限。到底有沒有更好方案提供擴展性和穩定性是關鍵點。第二,目前區塊鏈能夠提供的核心要素還不完善。雖然也參與 DeFi 項目的投資和提供流動性,但更多是一種嘗試。哪些底層項目能夠提供穩定和擴展性服務、可以帶來底層的資產是構成基本的組合要素,才會有後面的 DeFi,才是最大的機會。NGC Ventures 創始合伙人朱威宇表示,目前還缺乏數字身份和數字信用,現在 DeFi 借貸基本上是抵押借貸,這個在傳統市場裡面是很大的份額,但是不是完全的份額。對於很多人來講,信用貸款可以作為抵押貸款的補充,可以更靈活,對於資金收益會更高一些,如果有幾套系統可以幫助大家確定身份,這對 DeFi 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說有好的服務商可以把 DeFi 和 KYC/AML 結合也是一個機會。Multicoin Capital 執行董事姜楚凌表示,真正做到鏈上的高性能解決方案需要選擇一個高性能的供應鏈,實現真正非常迅速能夠撮合訂單簿的交易所。Shata Capital 蔣濤表示,以太坊的性能是要解決問題的。早期參與了二級市場,但現在估值情況下能投的二級市場並不多。剩下的泡沫依然很大,但反過來講,市場非常有未來。
Panel:DeFi Eats CeFi
《DeFi eats CeFi》 的主題圓桌討論中對於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的提問,DerivaDex Lin表示,DeFi 和 CeFi 不是一個純粹的競爭關係,但是會在一些場景上現階段會有結合,但是未來會成為更多互補的場景,CeFi 是一個合規的入口,但 DeFi 會成為清算價格發現的地方。DeFi 是去中心化和線上(場景),跟 CeFi 不太一樣。比如說合規比較適合在 CeFi 中完成,但是大家通過 CeFi 完成一些線下的反洗錢,再進入到線上進行價格發現和清結算。Wootrade Ran 表示,DeFi 和 CeFi 流動性會發現在某處,傳播到所有價格裡面。現在價格發現基本上還是在 CeFi 上,而不是在 DeFi 上。UniSwap 雖然有價格發現,但是差距會越來越少。GSR 宋正鑫表示 DeFi 和 CeFi 是並行存在的,中間需要很長時間的緩衝。要發揮 DeFi 的優勢,解決信用的問題,降低信用的成本,降低做惡和做假的風險。Zenlink 郭濤表示,從長遠來看本人是相信 DeFi 會幹掉 CeFi。現在行業有很多趨勢,像 CeFi 的 DEX 已經開始做了,最開始是沿著去中心目標做。但是在那個時間點中心化的機構和交易所是站在了比較有力的位置,但今天中心化交易所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可以看到 DeFi 最終會取代 CeFi 的,當然在這個過程裡面可能會有一些 CeFi 元素。
精彩演說
Matt Luongo - Bringing trustworthy collaterals to DeFi - Decentralised BTC on Ethereum
tBTC/Keep 的聯合創始人Matt 在他的演講中介紹了目前比特幣跨鏈的生態,解釋了中心化跨鏈橋和去中心化跨鏈橋的工作原理。他同時強調了 DeFi 擁有可靠的基礎資產的重要性,他也表述了 DeFi 可持續性增長的關鍵點。
代代 - DODO: An Open, Free, Capital-Efficient Decentralized Exchange
代代在她的演講中主要向大家系統性的介紹了 DODO。並講述了未來團隊要做的幾件事。第一把無需許可的自動上幣模塊開發好;第二優化;第三做市商策略上鏈的推廣,目前DODO正在跟各種各樣的專業做市商的合作,DODO現在可以通過一套算法把他們的策略引到鏈上,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可以在第三世界獲得收益。對於用戶來說他們提供了非常充足的流動性,可以使得他們在這裡發現和中心化交易所一樣好的資產的價格。第四就是團隊正在招人。
Emin Gün Sire - Three challenges blockchain faces before changing how businesses operate
Avalanche 聯合創始人,同時任職康奈爾大學教授的Emin Gün Sirer 就他個人從2002年開始接觸加密區塊鏈的經歷進行簡要介紹。進一步的,Gün 教授分析了目前區塊鏈現狀以及革新我們金融體系的科技潛力。他最終得出結論,我們現在仍處於中本聰的願景的早期並且指出將來的發展道路會有重重阻礙,諸如拓展性,延遲性,靈活性以及治理議題。最後,他解釋了 Avalanche 將如何應對上述阻礙。
Eric Yu - Development Trend of DEX in Crypto Wallet
Eric 表示過去三年鏈上 DEX 作為一個錢包方不斷對接、變革和創新,從 2018 年到今年整個 DEX 交易量變化非常明顯,在前期一直是非常低的狀況,到最近有一個非常快的增長,最近又稍有回落。這個行業雖然有喧囂,但是喧囂之後一定有有價值的部分流下來。麥子錢包除了做錢包,也做了 MATH DApp Store,其中包括了所有的 DEX,也做了一個準備針對 Uniswap 數據分析的排行榜,希望從鏈上做更多合作,把整個行業真正能夠落到對用戶來說有價值、有需求的方向。
Scott Moore - Quadratic Funding: Bridging Individual & Collective Interests
Gitcoin 聯合創始人 Scott Moore在他的演講中簡要闡述了 Gitcoin 用來支持開源社區發展的二次融資(Quadratic funding)機制。二次融資的核心在於通過綁定個人的目前和長期利益實現個人短期利益與集體長期利益之間的平衡。
Mindao YANG - Promised Land for DeFi
楊民道總結了傳統金融和 DeFi 的區別,並表示,第一個區別是流動性的多象性。第二,原子交互特性。第三,自審計和由套利確保的高透明度,有各種鏈上可能性,包括操縱套利。傳統金融大部分資產分類表是看不到的,沒有機會通過套利實現價格發現,但是所有套利行為可以非常好的實現這一點。第四,橫向和縱向的結合。無論資產協議還是交易、借貸,其實是形成了協議之間從資產端縱向的結合和橫向功能的組合,這也是在 DeFi 才 能做到。
David Lei -QIAN KUN Governed by a DAO - Build a new generation of decentralized stablecoin
ForTube 聯合創始人雷宇在演講中簡要闡述了其穩定幣系統 QIAN KUN。QIAN KUN 的系統核心特點是其基於ForTube項目擁有的完整的鏈上鏈下的安全邏輯,使得其一旦受到黑客攻擊可以第一時間凍結相關智能合約。類似於 MakerDAO 的雙代幣機制,用戶可以通過質押其他加密資產鑄造穩定幣 QIAN,而用戶也可以通過質押治理代幣 KUN 進行治理投票。此外雷宇還簡述了 KUN 的代幣挖礦機制,包括鑄幣挖礦,流動性挖礦與治理挖礦。
Jason Wu -DeFi - Opportunity or bubble?
DeFiner 創始人兼 CEO Jason Wu 在演講中簡要闡述了其對目前DeFi生態的見解。Jason Wu認為,目前DeFi生態火熱的背後真正推動者是二級市場的參與者,他們為整個生態貢獻了新鮮血液,是DeFi生態貢獻最大者。此外,Jason Wu表示,流動性挖礦,二級收益市場等新型概念是基於比特幣的理念的發展而生的,並無過多創新。「所以DeFi項目成功與否,是要看社區有沒有共識,是要看能不能像比特幣一樣有是人們對之充滿信仰。」
Hilmar X. Orth - Automation & Bots on Ethereum
Gelato 介紹了以太坊上智能合約自動化的痛點以及 Gelato 如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Gelato創始人 Hilmar表示,自動化在以太坊生態中非常重要,大量 DeFi 的協議如 Maker,Compound,Aave 等需要有機器人來執行多種任務,如套利,清算等。但是現在依然沒有可靠的去中心化的自動化基礎設施。Gelato 被打造為沒有單點缺陷的系統,完全非託管的設計,以及支持簡單的鏈上 API 接入,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高度可靠的鏈上Bot-as-a-Service API。Hilmar 表示,在 Gelato 的助力下,未來能夠實現跨鏈的交互機器人的搭建與運行,打通以太坊,二層擴容網絡以及其他公鏈的自動化互操作。
Ran - Bridge CeFi & DeFi: Wootrade
Wootrade 的聯合創始人 Ran 在大會中分享了現階段交易所面臨的問題,以及Woodtrade所提供的解決辦法。他認為在整個數字貨幣行業,流動性是比較分散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大戶等平臺對交易需求非常大,特別是在低成本,高深度的交易需求,這時候就需要特殊的基礎設施了。其實,Wootrade暗池就是滿足這些人的需求,聚合了許多交易所的流動性,這是我們的孵化公司,我們把整個深度提供給用戶。
Raullen Chai - Open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for Real World
IoTeX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Ralluen Chai 在他的演講中描述了IoTeX 2020年的戰略方向:用開放的金融基礎設施連結真實世界。DeFIoT的模式是:首先讓用戶從BAT手中奪回個人數據的隱私權,同時用戶可以運用這些數據並可以捕獲數據產生的商業價值,進一步的,IoTeX會連接不同用戶,將用戶的數據鑄造為數字資產,使得其可以在鏈上流動。Ralluen列舉了IoTeX今年的成果,包括:c端監控設備Ucam,面向開發者的物理世界數據上鏈傳輸設備Pebble,以及去中心化交易協議mimo.exchange等。
Marvin Tong - Potential of Cross-chain DeFi
Phala Network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佟林在峰會分享了自己跨鏈的見解,他認為雖然 DeFi 發展迅猛,但還有近10倍的發展空間。除了以太坊原生資產,比特幣以及 Libra 都有望通過跨鏈的方式流入到DeFi裡面。合理的數據是從上傳到使用價值的周轉,數字資產化是大勢所趨,如果標準化數據有一個好的定製化模型和資產化模型可以變成實實在在的資產。
特別大獎
本次 DeFi Summit 主辦方送出一副由日本知名女插畫師 Mayumi Haryoto 所創作的藝術品畫作:《Wisdom of Knowledge》。該作品極具禪趣,風格靈動且蘊含吉祥寓意。其所表達的萬物生長的場景耐人尋味,色彩如同一部深褐色的影片,充滿懷舊的東方韻味,像是一段褪色的記憶,通過圖像敘述如夢如幻的生機。本次峰會大獎最終由DeBank的創始人兼CEO洪波老師抽出。
DeFi Summit
10月26日
NFT 畫展
我們邀請了十位主流加密藝術家進行展覽,他們風格多元,創作手法各異,但不變的是對加密藝術品的熱愛以及憧憬。他們包括:Pak、Esteban Diacono、FEWOCiOUS、Federico Bona、Jonathan Wolfe、mercpin、Facundo Scenna、Jazmine 、Frenetik Void、Etiene Crauss 的作品,同時,這也是 SuperRare 中國首秀!
晚宴
終 章
從鴻蒙初闢到萬物生長,朋友們相聚,共話 DeFi 。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伴隨著 DeFi 行業的變化發展,我們也迎來更多的新朋友們,Old Friends Reunion 已經成為老朋友們一期一會的約定,每一年堅守下來的老朋友,新加入的新朋友,我們希望打造這樣一個輕鬆又專業的平臺,讓來自全球的開發者、極客、創始人以及眾多優秀的投資者、Crypto愛好者們在這裡暢所欲言、互相交流獲得靈感。
每一次和朋友們的重聚都帶給我們新的力量,朋友們的加入也使我們活動的品質不斷提高。我們也將永葆初心,砥礪前行!
朋友們,一期一會,我們明年見~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