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烏湖來古村一天的雲影。
早上、中午和傍晚,沒有日出也沒有夕陽的霞光,但是景象依然很美。這邈遠寧靜的世界一角,似是不知已被人們遺忘了多少年,陶淵明的花園。
來古山居,一座然烏湖畔遺世而獨立的仙居。
山居的選址令人驚嘆,在海拔4200米的懸崖之上,一座24小時供氧的生態模塊房屹立著,鳥瞰然烏湖的同時,與來古冰川對望,堪稱松贊建築史上的偉大奇蹟。
第一次聽到來古冰川的名字,就有一種空前絕後的感覺。
這條自遠古而來的冰川,位於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境內,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是一個叫做來古的小村子附近一系列冰川的統稱。
來古冰川,包含雅隆冰川、東嘎冰川、仁隆巴冰川、阿扎冰川、雪尤古冰川等,均由崗日嘎布山脈雪山冰川運動形成。
與來古冰川毗鄰的,是西藏東部最大的湖泊然烏湖。
然烏湖的靜和藍是遠近聞名的,湖邊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
狹長的阿木措向西蜿蜒十餘千米逐漸收縮成一道河谷,隨季節的不同,呈現出或碧藍或青綠等數種顏色。
來古冰川和然烏湖相伴而生,居於其中的來古村四周雪山聳峙,每座雪山下都形成了巨大的扇形冰川,站在這裡可以看到6條海洋性冰川,這樣的自然景觀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都絕無僅有。
來古村像是世外秘境一般,掩映在四周延綿起伏的雪山群和蒼穹之下。松贊來古山居,就居於村子往雪山上走的山腰間,整座酒店如鑲嵌在懸崖上一般,利用原始地形,將近一半的建築藏於山體內部。
這樣從村子遠遠望去,是會看到小小的一個建築頂部,與原始村落自由的體量、肌理形成了極為協調的關係。
這種完美的和諧,正是酒店從選址立意,到建築設計,都始終遵循著創始人白瑪多吉先生一直強調的:要把高級的設計放到看不見的地方,讓客人體驗到真正的沒有服務痕跡的服務,正所謂潤物細無聲。
考慮到在高原4000多米的海拔很難請到優秀的工人進行建築和裝修,且建築過程也希望避免對自然景觀的破壞,松贊團隊想到了採用生態模塊的方式搭建出一間酒店。
從上海到然烏,23輛大型貨車,行駛3500公裡,12天,途徑10餘個省市,43個模塊,20間房間,以及餐廳、書吧……
整個裝吊過程,我覺得就像在見證奇蹟發生一樣,就像飛來峰一樣,就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飛過來。當然他們每次落地時,是需要無比精準的細節把控的。
而建築完成之後,隨即而來內部的高品質設計和高科技設備,更讓文化傳承的松贊有了技術控帶來的安心與舒適。
魚躍中央分子篩供氧技術實現的,24小時密閉供氧,丹麥進口地暖提供的持續供熱,三層LOW-E落地真空玻璃展現的,冰川雪山湖泊……
當你在天氣驟變的傍晚抵達酒店,走進房間,脫下厚重的衣服,手捧溫暖的薑茶,欣賞窗外的絕塵美景,面朝來古冰川,置身在雪山群、冰川和湖泊之間,深吸一口清新的氧氣,仿佛就能一下子感受到松贊所帶來的,人與自然共處的奇妙力量。
2019年,松贊然烏山居剛剛六月開業,九月就榮獲美國建築大師獎(AMP)評審團所評選的世界遺產類項目最佳建築設計大獎。
在獲獎頁面上,AMP這樣描述松贊來古山居的獲獎理由:
松贊來古山居位於西藏海拔4200米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值得激勵的遺產性酒店之一。
出於對自然和藏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的首要考慮,該建築被設計為模塊化預製件,並嵌入在高高的懸崖下,看起來非常和諧隱蔽。該度假勝地為遊客提供20間客房,每間客房均享有獨特的視野和最佳的體驗。此外,該項目在構造設計和施工中特別關注環境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