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為何會如此崇拜亡靈?和金字塔有關?

2021-01-18 挖史人

古埃及亡靈崇拜的觀念主要有 「靈魂不滅論」,由此引申出冥世是現世的延續,現世與冥世具有相似性,以及靈魂復活與重生的觀念。那麼,這些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馬克思認為,宗教是 「現實世界的反映」,是被顛倒的社會意識形態。恩格斯在 《反杜林論》一書中指出: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因此,亡靈崇拜的原因不能到超人間的神學界去尋找。亡靈崇拜的原因來自人間,來自當時古埃及人生活的人文與地理環境。

(一) 自然崇拜的延伸

古埃及是以農耕為基礎的文明,綠洲文化深深影響著古埃及人。埃及人的亡靈崇拜,經歷了從 「萬物有靈」到 「靈魂不滅」的發展歷程。由於當時社會的生產力水平落後,物質生活極度匱乏,思維能力低下,對世界萬物存在的原因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因此只能用幻想的聯繫來代替真實的聯繫,用歪曲現象的神秘觀念來解釋一切,把人類具有的初步自我意識的 「靈性」賦予萬物,用萬物有靈的觀念來解釋一切自然現象的存在和變化,並把萬物的 「靈」作為一種異己的神秘力量來加以崇拜。在古埃及,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抗拒的,大自然對古埃及人來說是神秘的,對這種神秘力量的崇拜來自於自然界沉重的壓迫,從而把自然力和自然物加以神化。古代埃及人對自然界力量的作用經常處於無奈之中,他們的生活狀況基本取決於周圍自然條件。飢餓、炎熱、猛獸、疾病和死亡等是他們不能理解也無法控制的。為了生存,他們對不理解的事物進行猜測、設想和幻想。幻想和設想的依據只能是當時人們的經驗,他們把自然現象超自然化、人格化,認為自然界存在著精靈、魔力以及神明。最初,埃及人賴以生存的是自然,對他們生活構成Tylor,1832 -1917) 也認為,亡靈崇拜是從萬物有靈觀發展演變而來。他指出: 「萬物有靈觀的理論分解為兩個主要的信條,它們構成一個完整學說的各部分: 其中一條包括著各生物的靈魂,這靈魂在肉體死亡或消滅之後能夠繼續存在; 另一條則包括著各個精靈本身,上升到威力強大的諸神系列。神靈被認為影響或控制著物質世界的現象和人的今生和來世的生活,並且認為神靈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引起神靈的高興或不悅; 於是對它們存在的信仰就或早或晚自然地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免地導致對它們的實際崇拜或希望得到它們的憐憫。這樣一來,充分發展起來的萬物有靈觀就包括了信奉靈魂和未來的生活,信奉主管神和附屬神,這些信奉在實踐中轉為某種實際的崇拜。」

人類也是大自然的造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古埃及人看來,人作為自然物的一部分,也具有靈魂,所以說亡靈崇拜是由自然崇拜發展而來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觀念? 是由於當時人類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缺乏了解和無知造成的。恩格斯指出: 「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 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這個身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從這個時候起,人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係。既然靈魂在人死時離開肉體而繼續活著,那末就沒有任何理由去設想它本身還會死亡; 這樣就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這是恩格斯對一般意義上靈魂不滅觀念產生的解釋。這一解釋也適應於埃及人靈魂不滅觀念。古埃及人十分重視做夢的個人體驗。在夢中,他們可以與其他人、甚至是已經去世的人交流。在諸如開戰、選擇神廟地址等重大事件上,他們把夢作為判斷吉兇的預兆。這就使他們把精神與肉體分開,認為靈魂是獨立於肉體之外存在的實體。根據埃及人對生死的體驗,他們發現同樣一個人,死與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理狀態,生前還是生龍活虎,死後變成冰冷的殭屍。他們認為這是人體內少了某種東西的緣故。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主宰著人的身體,當他離開人體後,活人就變為死人。這種東西就是靈魂。

古埃及人的靈魂不滅觀念,具有自己的特點: 在埃及人那裡靈魂至少有 3種形式: 一種是叫作 「卡」 (Ka) 的精靈,像影子一樣長久地依附於人體,在人死後還繼續附在屍體或雕像之上,它依存的時間和程度視屍體保存的情況而定。 「卡」代表靈魂的 「外象、特性和德性」,是陽世身軀的動力和源泉,含有 「重要力量」的意義。古埃及人如何從今生到達來世,藉助於「卡」來過渡。「卡」在古埃及語中的意思為精靈、人格 (Soul Spirit Personal-ity)。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古埃及人對 「卡」的認識是不同的, 「古王國時期,『卡』支配著人來生; 在中王國時期,它的含義多變而複雜; 而在新王國時期,它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靈魂的第二種表現形式可以稱為「魂」,直譯為 「巴」 (Ba),有 「永遠活著的」意思。 《埃及亡靈書》將「巴」的形象描述為人首鳥身,意喻它仍為人的靈魂,但已具備了飛升的能力。「巴」可以離開人體獨立存在,可以自由地從此處飛往彼處,遊蕩在生前的世界,一到晚上它必須返回墓地與屍體結合。第三種形式是 「阿克 (Akh)」,通常被說成是 「美化的靈魂」,是對死後的人們幫助的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上述靈魂都具有在現世與冥世之間自由穿越的能力。

靈魂既然被認為是具有超越人的肉體的能力,於是成為活人祈求和供奉的對象。古埃及人相信靈魂存在和靈魂不滅,但這只是亡靈崇拜的思想基礎,還不是宗教,只有把這些思想系統化並變成一種固定的儀式才能成為宗教。埃及人按當時的生活條件和要求來虛構神靈的世界和神靈的生活方式,而且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狀態附加給神靈,從而規定出對亡靈的崇拜儀式,以此來建立人與靈魂之間的關係,即人神關係。例如,在夢幻、葬禮、祭祀等儀式中,埃及人把自己的思想、要求、生活方式,用滿足神靈種種要求的形式來自我安慰和取得信心,這樣亡靈崇拜成為一種宗教活動。古埃及人相信 「巴」和 「卡」與現世人需求的一致性,所以靈魂也需要衣食住行,需要生活。一般人死之後,其家人不敢怠慢,必須給這兩個靈魂預置酒飯,供其所需。靈魂需要供應食物,否則受餓的靈魂會傷害活人,給活人帶來災難。只有恭敬的伺奉好靈魂,才能保佑平安,五穀豐登。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亡靈崇拜是埃及人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由埃及人認識世界的能力決定的。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埃及宗教由自然崇拜自然而然地發展到亡靈崇拜階段。其崇拜的對象不再是由感官所感覺的自然力量,而是純屬幻想出來的神秘事物亡靈。

(二) 社會力量的折射

恩格斯認為,在宗教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會力量也起了作用,這種力量與自然力量一樣,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釋的,它以同樣的表面上自然必然性支配著人。」最初僅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神祈,逐漸又獲得了社會的屬性。

在原始社會,由於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相對平等的關係,這就決定了不僅神與神之間是平等的關係,而且也決定了人與神之間的平等關係。因為原始宗教活動的民主性和神權的集體性,正是原始社會氏族公社財產公有集體生產、平均分配、人權民主這種人世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反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代埃及社會出現了階級分化,產生了貴族。原始社會末期發生的階級分化在宗教觀念上得到反映,使原始宗教的各種神靈也發生了分化。由多神崇拜向主神崇拜發展。埃及進入王朝時代後,出現了全國性的大神如太陽神拉、奧西裡斯等。

在亡靈崇拜的過程中,經歷了從對祖先的亡靈崇拜,逐漸發展到對權貴、法老的亡靈崇拜過程。亡靈崇拜早期,古埃及人一般把祖先靈魂當作保護子孫的善靈來崇拜,祭拜他們並給他們供應食物,以保證他們不會因飢餓傷害世間的人們,保佑後人平安。由於祖先的亡靈,與崇拜者有血緣關係,所以對祖靈的崇拜,強化了埃及的家庭倫理,弘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對建構和諧家庭與秩序社會起了積極作用。

在古埃及,法老高居統治者的最高權力寶座,是人間的統治者。他是一個基於教義被賦予了神秘性質的人物形象。他扮演著神的角色,履行著神的職責。從第四王朝的斯奈夫魯 (Snefru) 開始,國王們便自稱 「拉神之子」,因而把他們自己置於人類保護神太陽神的直接庇護之下。拉神讓國王永久地處於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治理人類,供奉神靈,揚善除惡。為了增加法老的神性,在法老登基時被授予 5 個頭銜: 荷露斯的繼承者、尼克比特和威德吉特 (Nekhbet and Wadjet,上、下埃及的守護神)、金獵鷹 (神的肉體)、上下埃及之王和拉神之子。正是由於得到神的庇護,國王才能行使職責。整個王朝時代,法老支配著當時的社會。他們在現世具有很大的權力,對一般的老百姓掌握著生死大權。這種現實社會中的權力,按照宗教說教,可以延續到冥世。國王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神靈,國王死後飛向眾神所在的極樂冥界。法老的亡靈依然具備神力,這種神力經過宗教誇張而得以發展。所以,亡靈崇拜更多的是對法老和人間君主亡靈的崇拜,一般的中下層人民即使到了冥界仍然是伺候上層統治者的,所以他們死後的亡靈就不如達官顯貴重要。一方面法老和達官顯貴被神化,他們在現世就具有神性,在冥界就完全變成了神明。埃及人認為他們仍然支配著現世,所以必須對他們進行敬奉和膜拜。埃及金字塔內發現了法老的統治年表,祭司曼涅託把它鐫刻在石砌的牆壁上,後來該年表被義大利人運回國,放在都靈博物館內,被稱為 「都靈年表」。

(三) 地理環境的啟迪

作為靈魂不滅觀念的進一步延伸,埃及人產生了死人靈魂復活的觀念。埃及人從無數次觀察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中,體悟到生命現象的周期性變化:尼羅河水有漲有落,太陽有出有沉,月亮有虧有盈,季節冷熱轉化,植物有枯有榮,動物有生有死。這種周而復始的對立轉化,有規律的生死交替現象,在他們看來是一種永恆的生命節奏。在埃及人看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死亡絕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轉化為另一種形態。

「亡靈復活」的觀念一方面來自於農作物和植物一年一度的周而復始的由枯到榮的自然現象; 另一方面,來自於天象的啟迪。日沒於西,日出於東,是埃及人最容易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其次是月亮的虧缺與盈滿,得到這兩種自然現象的啟發,埃及人篤信西方存在著一個不可名狀的冥世。他們十分看重前因後果,以及生世與冥世的連續關係。復活與重生觀念是靈魂不滅觀念的延伸。這種觀念還來自於埃及所處的尼羅河環境。埃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埃及人,正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Herodotus,公元前 484 - 前 425 年)所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每年尼羅河有節奏的漲落,從夏至開始尼羅河水就一直上漲 100 天,這段時間過去以後,它的水位立刻回落並減弱水流,這樣在整個冬天一直保持著低水位直到第二年夏至再來的時候。而埃及人就是喝尼羅河水的人。埃及人的生存依賴著一年一度的尼羅河泛濫的自然現象,洪水退後,沿岸的耕地上留下一層溼潤肥沃的黑色淤泥,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農田得以恢復肥力。正是由於尼羅河的環境,使古埃及人產生了神秘的自然崇拜和幻想。在古埃及人的眼裡,洪水泛濫是神性的具體表現,它本身就具有孕育生命的神奇力量。當洪水水位非常低的時候,它體現的是至高無上的尼羅河神哈皮 (Hapy) 即將發威的預警,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饑荒。每年 7 月 20 日左右的第一次帶著大量淤泥洪水的到來會使埃及人歡欣鼓舞,它宣告尼羅河神將要賜予埃及人恩澤。新王國時期的手抄本中提供了幾個版本的 《尼羅河讚歌》,儘管創作日期無從得知,它們均表達了埃及人對尼羅河帶來新生的期盼: 「讚美你啊,尼羅河,你具有無限的創造力,你讓大地生機盎然。」慶祝尼羅河洪水來臨的古老儀式成為埃及的民族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尼羅河水有漲有落的周期變化,無疑是亡靈復活的啟示之一。

「復活與再生」的觀念還來自於農作物和植物一年一度的周而復始的由死到活的這種自然現象的啟示。受植物和農作物一歲一枯榮的啟示,埃及人聯想出動物和人也會像植物一樣,在經歷了童年、成年和老年後,復活與再生。埃及人的這種觀念還反映在他們創造的神靈上。他們認為作為神靈,就應該具備這種功能。根據傳說,埃及人構想的本努神 (Bennu - bird),是身披五彩斑斕羽毛的神鳥,被稱為 「不死鳥」。它被看作太陽神 「拉的靈魂 (Soul ofRa)」,它住在太陽城裡,每 500 年重生一次,為人間帶來無限歡樂、幸福和自由。埃及人認為法老具有神性,不僅在冥界可以復活與再生,而且在現世也具有重生能力。當法老執政滿 30 年的時候,要舉行重要的 「塞德節」 (Sed -festival)。據說經過塞德節的洗禮,法老重新獲得能量,變得年輕,具有朝氣與活力。

古埃及人 「日沒於西」的經驗觀察,激發和強化了冥世生活的宗教幻想,那麼每天 「日出於東」的事實,又會產生種種人亡故而後復甦的宗教意念,這就是所謂的 「復活與再生」。這一宗教觀念非同小可,它激發了冥事崇拜之風的大肆盛行。在埃及的所有節慶活動中,最有影響力的是那些反覆演出奧西裡斯死亡、埋葬以及重生過程的節慶,因此亡靈崇拜和死亡神話在埃及文化中佔有重要內容。

相關焦點

  • 亡靈書、金字塔戰役、尼羅河慘案:古埃及「死亡元素」的三重解讀
    01 從木乃伊到金字塔:「奧裡西斯崇拜」與古埃及喪葬文化古埃及人對冥神奧裡西斯的崇拜,延伸到現實層面,主要體現在為死後世界做充足準備的喪葬儀式,包括木乃伊、亡靈書、金字塔、聖甲蟲、面具等等。在古埃及人去世之後,親人們會請來專門的工匠製作木乃伊,這一流程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
  • 聖甲蟲又名「屎殼郎」,為何古埃及人對聖甲蟲極其崇拜?
    古埃及人就是這樣,他們對聖甲蟲的崇拜就屬於宗教崇拜中的自然崇拜。古埃及作為十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的變遷中,由於人文地理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共同影響,從而孕育出了聞名世界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經歷千年風雨,最終還是被伊斯蘭文明所代替,自此古埃及文明就只能掩埋在歷史的塵沙中。
  • 為何胡夫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
    為何胡夫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如果不是胡夫的話 又會是誰呢 胡夫、卡夫拉和門卡烏拉之前的法老王 都不可能建造如此巨大的墳墓 胡夫是何人 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 公元前2656年——2633年執政
  • 講座︱顏海英:古埃及神廟中的《亡靈書》
    按照常識,《亡靈書》應該出現在墓葬中,作為指南指引死者到達來世,我們試著探討它為何出現在神廟之中,這需要對比神廟中的《亡靈書》和文本上的有何異同。通過文本對比和對不同時期具體神廟的分析,可以考察當時的儀式環境,以便更深入地解讀經典。隨後會探討這些材料得以保存的原因以及如何進行經典的傳承與傳統的延續。
  • 在古埃及知識也是力量?《亡靈書》裡的死亡「生意經」
    於是,聖甲蟲就成了古埃及人崇拜的「聖物」,在喪葬儀式中頻頻出現,還創造出一位蜣螂頭人身的神明凱布利。金壽福教授是古埃及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專家,有豐富的古埃及學研究背景,發表過多篇相關領域論文。對於想要了解古埃及喪葬文化和死亡哲學的讀者來說,《亡靈書》是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金壽福教授譯註的《亡靈書》共收錄經文190篇,包括經文、附圖、註解三個部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古埃及人的生死哲學。
  • 古埃及「亡靈書」:指導和保護死者順利通過審判獲得永生的護身符
    一、「亡靈書」的由來「亡靈書」是由之前的「金字塔銘文」和「棺文」發展而來的。「金字塔銘文」是法老專用的,「棺文」是為能購買寫有魔咒的棺材的人準備的。棺槨的空間有限,而魔咒是如此之多,就導致許多魔咒無法書寫。
  • 古埃及獨特的隼鷹崇拜——荷魯斯神是如何維護和保障王權的?
    在古埃及國王的圖像以及權杖上都刻有隼鷹的形象,因而古埃及的王權神授和對荷魯斯的崇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古埃及人對隼鷹的複雜認知,使得對荷魯斯的崇拜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進而形成了古埃及王權神授的理論基礎和宗教信仰早在史前社會,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就有著對神靈的崇拜。
  • 與現代人及時行樂截然相反的古埃及人世界觀——死後享樂
    (胡狼表示它只是來吃飯的,一不小心還給吃成神了,你們人類真奇怪)傳說人活著時若積德行善就會使心臟變輕,做壞事心臟就會逐漸加重。等人死後,阿魯比斯就會前來審判,用一根鴕鳥羽毛來衡量死者心臟的重量。好人進入來世獲得永生,而壞人則會迎來第二次死亡,即永遠的消失。神話是文化的一部分,會隨著政權的更迭而演化。
  • 《古埃及〈亡靈書〉》:死亡不一定是結束,而是追求重生的旅程
    古埃及文明始於公元前5450年,止於公元639年,前後跨度長達6000餘年,對後世的古希臘、古羅馬、猶太等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古埃及人認為,死亡並不一定是結束,只要做好了準備,就可以重生。為此,古埃及人發明了兩樣東西:木乃伊和《亡靈書》。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屬於技術層面,想要探索古埃及死亡文化還是得從保留來的《亡靈書》入手。
  • 遠古文明為何如此崇拜天狼星?關於天狼星人的傳說,暫無合理解釋
    文/濤聲依舊遠古文明為何如此崇拜天狼星?我們都知道遠古時代的人們對於夜空的天相十分的著迷,而天狼星則是遠古文明當中頻繁出現的主角,尤其是在古老的埃及文明當中,和天狼星有關的信息更是頻繁的出現,甚至一度出現了天狼星人的信息,難道天狼星人真的出現在遠古文明當中嗎?
  • 神秘發現丨古埃及金字塔的原型竟然是岡仁波齊?
    古埃及金字塔有「白色金字塔」之稱有研究表明金字塔表面本是用打磨的平整光滑的白色石灰巖砌築而成,不留縫隙只因歷盡時間滄桑才被風沙侵蝕成了土黃色苯教的文獻記載中藏人有這樣的說法苯教祖師敦巴辛饒並不是西藏人而是來自西方「大食」隋唐時代的「大食」即指阿拉伯半島和埃及地區
  • 破解金字塔北遷謎團 疑與太陽崇拜有關(組圖)
    哈佛拉金字塔(前)和胡夫金字塔(後)埃及孟菲斯階梯金字塔及附近神殿遺蹟  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還是與法老的信仰有關——  五千年前,埃及人建造了震驚世界的金字塔。在那之後的一百年裡,他們又陸續建起了更多,但從不遠離第一座金字塔。浩大的工程動用了成千上萬的工人和數百萬噸的原材料。
  • 古埃及人為何要製作木乃伊?研究者給出答案,竟然與它有關
    古埃及人為何要製作木乃伊?從古至今,人類都是懼怕死亡的,古埃及人也不例外,研究發現,古埃及人之所以喜歡製作木乃伊,是因為他們懼怕死亡,因為在古埃及早期的一些神話傳說中,古埃及人相信,如果在人死後將屍體製作成乾屍,未來有一天就會在神的幫助下復活。
  • 金字塔·不朽之宮 探秘古埃及神與死亡的故事
    原標題:【雅昌帶你看展覽】金字塔·不朽之宮 在古埃及這些生活、神與死亡的故事   第三部分: 永生之念   第三部分的展廳使用的是深藍色的色調,就像亡靈的黑夜王國。深藍色是用於展出喪葬習俗的部分的通用顏色,與冥界聯繫在一起。
  • 沙漠死神和破壞神比魯斯的原型:古埃及死神阿努比斯
    古埃及對於死亡有著強烈崇拜,金字塔和木乃伊就是歷史遺留的見證。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人的肉體會死亡,靈魂卻永生不滅。
  • 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時,當時中國人在做什麼?會顛覆你的想像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
  • 古埃及金字塔驚人的秘密 古埃及金字塔位置
    圖拉—使人驚異的古老遺址,不能不讓我們悉心探索。在那偏僻的山野之城,條件十分原始落後,為何能建造出如此宏偉壯觀的金字塔,又怎麼將幾十噸重的整塊巨石搬運到高高的金字塔峰,並雕刻成人像的,其建築為什麼在規模上形式上又與許許多多地方的古蹟酷仿。等等這些不解之謎,給當今科學家又出了一道難題。
  • 古埃及金字塔底,發現一個「神秘世界」,金字塔真的只是陵寢嗎?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進的文明之一。至今古埃及人留下的金字塔還無不彰顯著數千年前,埃及文明的發達先進。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定當屬胡夫金字塔。無不在告訴後人,金字塔內睡著埃及最尊貴的人,因此金字塔再神秘,也只是法老們的陵寢而已。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神秘奇蹟:古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謎概述
    人們苦思冥想,如果不是巧合的話,4500年前的古代埃及人怎麼有如此精確的測算呢?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為什麼是法老胡夫的?
    >如果不是胡夫的話又會是誰呢胡夫、卡夫拉和門卡烏拉之前的法老王都不可能建造如此巨大的墳墓胡夫是何人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公元前2656而在其死後卻會擁有全世界最顯眼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常常出現於古埃及神話傳說中受到古埃及人普遍和長時間的崇拜還有許多人佩戴刻有他名字的蜣螂石雕傳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