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嗚喵王·文和 果殼
大家都聽說過5G吧?至少大家都知道,它和手機有點關係,是個很時髦的科技名詞。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們在用手機和電腦連WiFi的時候,有時也能看到一些WiFi名字後面跟著一個「5G」。
舉個例子
這個「5G」是平時說的那個5G嗎?
平時說的5G是什麼
5G 是「the fifth gener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cellular networks」的縮寫,即第五代蜂窩網絡技術標準,5G中的這G是英文generation的縮寫。這個5G呢,簡單來說就是會網速更快。
無線電通訊技術的原理是將電信號轉換成電磁波在空間傳播,工作在同一頻段的接收天線接收到這些電磁信號之後,再將電磁波轉換為電信號。
這有點像我們說話,聲波引起耳膜的振動,就可以將聲音中的信息傳遞到另一個人的大腦中。
不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範圍大致在20赫茲到20k赫茲,音波頻率低於20赫茲的叫做次聲波,高於20k赫茲的叫做超聲波,我們都是聽不到的。同時我們說話還是講究語法和語義的,要說對方能聽懂、能聽明白的話才能傳遞信息,不然對著一個不懂中文的人讀完整本《金瓶梅》,對方也是一個點都get不到的。
類似的,5G這一類通訊技術標準,首先就是要確定一個工作頻段,以確保發信端和收信端要工作在同一個頻段內;然後就是要確定在這個頻段內的編碼規則,就像說話要遵守語法和語義的規則;最後,5G技術要公布技術細節,指導全世界的設備生產商怎麼生產符合5G標準的基站和手機。
支持5G通信制式的智慧型手機丨Wikipedia
WiFi裡的5G是什麼?
WiFi的信號裡有時候也能看到後面帶著2.4G或者5G的標識,這是否意味著WiFi使用和手機一樣的5G技術呢?
答案是否定的。
WiFi的5G後面,其實還藏著「Hz」兩個字母,這是赫茲,即波頻率的單位。因此WiFi信號中標識的5G和2.4G,指的是WiFi工作的頻率,而不是採取的技術標準,自然跟手機的5G就不是一回事了。
2.4GHz信號頻率較低,波長較長,因此傳播時衰減較小,也更利於穿越障礙物,進行遠距離傳播;不過2.4GHz信號頻寬較窄,而且開發比較早,很多設備都在用這個頻段,因此幹擾多,比較擁擠,有時候就像出行遇到早晚高峰交通堵塞一樣,速度超過蝸牛都費勁。
相比之下,5GHz的信號頻寬較寬,而且新開發的頻段就像是開車去新城區,車少人少路還寬,速度自然比較快;但5GHz波長短,能量衰減快,越障能力差,覆蓋距離也比一般的2.4GHz信號要小。
圖丨giphy
在連WiFi的界面,我們有時會看到同一個WiFi名字後面跟了「5G」「2.4G」。這應該是來自於路由器的不同信道,不同信道可以設置不同的密碼,一般情況下密碼倒是都相同的。因為我不記得自己WiFi的密碼了,所以你們要是有空也有正常人的記憶力,可以試試能不能連上帶後綴的WiFi。
作者:嗚喵王·文和
原標題:《我家WiFi名字後面有個「5G」,是不是網速會超快?》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