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膠水、紫外線,貼膜老司機告訴你如何給曲面屏手機貼鋼化膜

2020-12-04 曉飛影

手機貼膜起源

之前分享過從 iPhone Xs Max 換到小米10 至尊紀念版的開箱體驗,老實說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曲面屏手機,也有很多種叫法比如瀑布屏。似乎現在國內的高端手機都流行這種曲面屏,一開始我是拒絕的,曲面屏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容易誤觸,顯示畫面時上下曲面兩端會出現形變,以及曲面特別不好貼鋼化膜……

說起貼膜,我還真能多說幾句,最早手機流行起貼膜的時候,最多的渠道就是天橋上、人行通道內、夜市等地段,那時候都是最簡單的塑料膜,很軟,還沒有鋼化膜的出現,貼膜價格區分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不誇張的說,第一批把貼膜當事業的人真的已經買房買車了。沒錯,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自打後來網購貼膜才發現 9.9 的鋼化膜和天橋那 99 元的鋼化膜沒多少區別,商家打的就是信息差,所以這年頭貼鋼化膜的小販是越來越少了,藍海已經變成紅海,貼膜不能暴富了。

從幾年前起就開始自己網購手機貼膜,而且只選鋼化膜,還得選好的比如納米防指紋的高清膜,各種品牌以及自媒體的鋼化膜都試過了,手感是真的有區別,但是並不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花心思找也能低價選到合適的鋼化膜。各種好價優惠屯了一些鋼化膜,給全家人的手機貼膜,身邊的朋友同事都貼過,基本是接近完美無灰塵孔對位,要是回到當年搶佔天橋 C 位貼膜人不是不可能,可惜當時就沒這個經濟頭腦,活該錯過暴富的機會。

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是出廠自帶了抗菌貼膜,實際也是一塊普通的塑料軟膜,我對這種膜是不屑一顧的,但是弧面屏我是真沒貼過,想著先將就用著,將來壞了再買新的。不得不說儘管是塑料軟膜,但是搭配弧面屏用久了手感也還能接受,不知道是不是原廠出品的緣故,但是軟膜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容易留劃痕了,還有玩遊戲來回摩擦都會引起凹凸不平。問了下已經買了小米 10 Pro 的好友貼過膜沒,果不其然他是找路邊貼的 30 元,效果還不太好,因為做了功課,這種一眼就看出是最近出現的 UV 膜,要滴膠水和照射紫外線,既然如此,我這個老手藝人也決定自己上陣試試。

選購過程

鋼化膜這種東西,不適合在京東找,普遍比淘寶貴,自營也得用上運費券,一般情況就是在淘寶搜索,新晉黑馬拼多多其實可以比淘寶的鋼化膜價格更低,但是頁面不好判斷篩選。

選購鋼化膜手機殼這類小配件其實有技巧,淘寶頁面看比較直觀,看到三綠絕對就 PASS 了,不要踩雷,三綠就是指描述、服務、物流都偏低。我只會看三紅的,退一步,如果只有物流綠的話也能接受,描述變綠的話就千萬不要碰了,大部分銷量好評都是返現刷出來的,能保持三紅的都算比較有保障的了。

這裡面我只找到三家還略微靠譜點的,但是最便宜的也是 30 元兩張,好一點的就要 58 元 2 張了,都買 7千塊的手機了,幾十的鋼化膜還嫌貴嗎?沒錯,感覺有點貴,我還有個好地方。

但是還有一片新大陸其實是最適合選購鋼化膜的,就是阿里巴巴,淘寶大部分商家反而還都從這裡進貨,阿里巴巴主要是做批發的,很多時候單片不賣,也要運費,但是最近也逐漸 B2C 了,開始接待個人用戶,價格是真的低,我之前找到過和某自媒體品牌的鋼化膜一模一樣的產品,價格只有 1/5。和淘寶選購一樣,阿里巴巴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看到廣告的基本可以 PASS,然後看回頭率,這也是阿里巴巴為數不多能看反饋的地方了,儘量往高了選,以鋼化膜距離,超過 20%都算非常高了,然後進去看評價,阿里巴巴普遍都是默認評價,能看到的有限,只能輔助參考。

最終還是物色到一家總體感覺會靠譜的,我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感覺的,這種 UV 膜必須要紫外線燈照射我也是第一次見,似乎美甲也是這個原理?因為燈不是消耗品,所以我只選了一個燈,兩個不帶燈的膜,加一起 40 元,比淘寶那幾家還是要便宜一些。對了,鋼化膜還有種叫防藍光的,那種強烈不推薦,鋼化膜防藍光這種東西效果基本都是忽悠,我自己也戴防藍光眼鏡,防藍光不是什麼高科技,就是一層鍍膜,但是鋼化膜那偏紫偏藍的膜,觀感簡直大打折扣,還沒啥卵用。

鋼化膜開箱

首先來看一下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原廠貼膜,乍一看還是可以的,從底部仔細看才發現貼膜的痕跡。

用了半個月,透過反光仔細看鋼化膜表面,就會發現各種劃痕了。

這種痕跡不光是指甲造成,硬物摩擦,玩遊戲來回摩擦都可能造成,強迫症還是不能忍,而且這種軟膜對屏幕也不會有什麼保護作用,所以該換就換。

收到快遞後發現這個從批發商手裡發來的鋼化膜包裝還算「有點東西」,成本應該也不低吧,這種殼子換個印刷都可以成一個新的品牌了。厚一點的包裝內就是帶燈的了,反正以後可以重複利用,其他的就不用買帶燈的包裝,會便宜很多。

背面是廠家信息,從來沒聽過 X-IT 這個品牌,哪怕在淘寶搜也搜不到,難不成真是給線下天橋供應商批發使用的?

第一次貼曲面膜,直接就拿最大的包裝盒拆開體驗,這打開東西真的是不少,其實有用的並不多,一一來盤點一番。

這個包裝盒做工還行,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為貼膜來說,我寧願包裝簡單一點,所有的成本都花在鋼化膜上,不過線下貼膜,許多人就講究看個外包裝要大氣,貴才能站得住腳。

沒用的東西之一,背面貼膜。我很喜歡凱夫拉的材質,也稱碳纖維、芳綸等,一個凱夫拉的手機殼能用到手機退役,當初為了找裸機手感,找到一個凱夫拉貼膜,比這個還好一點,但是膜就是膜,背部手感和凱夫拉還是差遠了,手機發熱還會導致背膜四周溢膠,那叫一個噁心,這種透明的貼膜絕對是更次的,千萬不要貼。

沒用的東西之二,背面鏡頭貼,小米 10U 的鏡頭組設計很有特色,但是我建議不要貼膜。單反買了鏡頭許多人買 UV 鏡都要考慮再三,廠家是精準設計鏡片數量搭配的,多一片肯定或多或少影響成像,UV 鏡的最大作用其實就是防摔。而手機鏡頭貼上一個塑料片,保護作用也不多,透光率肯定也有一定的影響,還是通過手機殼來保護鏡頭比較好。

貼膜工具,其實就是乾濕兩個紙巾和一個除塵貼,阿里巴巴上有的批發商會省去這些進一步降低鋼化膜的售價,其實家裡有酒精和眼鏡布也可以替代。

鋼化膜包裝內的這個東西我就是第一次見了,也是因為要滴膠水的特殊緣故,需要這種納米膠把聽筒按鍵之類的封閉起來,避免膠水溢出堵住聽筒,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就是鋼化膜和手機屏幕之間要滴的膠水了,其實我一開始比較排斥用膠水來安裝鋼化膜,但是曲面屏手機我看了幾家傳統的鋼化膜評論區,都說屏幕中間其實是中空的,觸感有延遲,按壓還會有聲音。這種 UV 貼膜膠水是嚴絲合縫,而且商家都承諾是撕掉無痕,絕對不傷屏幕的,考慮再三,為了最好的效果,還是來吃一下這個螃蟹。

這就是紫外線照射燈,如果自己有驗鈔燈估計也差不多可以用,想不到這種快過時的東西,現在在鋼化膜這裡有了市場。

取出鋼化膜看一眼,邊緣是真的有弧度,以前曲面屏還沒流行之前,有的屏幕邊緣是有一點弧度的,那種屏幕貼鋼化膜也麻煩,便宜的膜肯定邊緣有縫隙不貼合還需要白邊劑,要麼就買全貼合有一個大黑框邊緣的掩蓋住。

貼膜之後

老實說貼鋼化膜不需要看教程,都是輕車熟路了,但是這個曲面 UV 膜我還真是認真的看了幾分鐘的教程。貼膜的過程中無法拍照,我就不演示了,簡單說就是先擦拭乾淨,然後均勻滴三處膠水在屏幕上,然後將曲面膜先輕微覆蓋膠水,再鬆手等膠水自動填滿屏幕與鋼化膜的縫隙,此時鋼化膜還沒固定,清推都可以移動,某種程度都比以前的鋼化膜好貼。

然後就是開始紫外線燈照射,說明書說 2-3 分鐘就可以了,我怕不保險照了 5 分鐘,底部那個防滑墊最好放在完全水平的桌面上,我就差點翻車了,只是放在沙發上有一點傾斜,滴了膠水立刻往邊緣滾動,趕緊扶正手機完全水平。

紫外線燈照射的時候還看到了有趣的畫面,小米 10U 因為是 OLED 屏幕,平時看是全黑的,現在除了能看清黑邊之外,內屏還有一個比較小的矩形區域,不知道是什麼作用的。

左上角的挖孔燈攝像頭在紫外線照射下也格外明顯了。

最後來看一下成品吧,老司機表示很自豪沒有翻車,貼的非常完美,幾乎看不到貼膜的痕跡。而且貼的過程中,邊緣有溢出的膠水用紙巾沒有完全吸掉,凝固了後我用手一拔,似乎就是那種玻璃膠的感覺,難怪就不擔心給屏幕留痕了,確實很好去除。測試鋼化膜手感的方法就是打一盤王者榮耀,一盤結束後屏幕無指紋、汗漬殘留,順滑不澀手,那就在我心中達標了。

頂部挖孔攝像頭沒有像之前的貼膜是一個洞,更加完整了。

仔細看四角能勉強看到貼膜的痕跡,毫無白邊。

如果從側面看的話,這個鋼化膜比起出廠塑料貼膜是有一點點厚度的,畢竟是鋼化膜。

這是貼膜後帶上小米官方手機殼的樣子,曲面膜並沒有出現和保護套衝突的情況。

官方手機殼也是儘量的減少自己的體積,與鋼化膜還留了一點縫隙,而且鋼化膜略有點厚度,反而和手機殼側面的弧度高度有一點匹配,之前塑料膜有明顯的割裂感,現在左右滑動手勢就舒服太多了。

開機看一下屏幕顯示效果,這種高清防指紋膜我覺得是最好的,還是那句話,不要選防藍光和防偷窺的膜,真的沒啥用,還影響觀感。

總結

這次貼膜的過程經歷雖然是第一次,但是依然完美,越看越像是廣告了,其實圖上所謂的 X-IT 這個品牌當關鍵字的話,淘寶都搜不到,上阿里巴巴也搜不到,而且我再看購買記錄商品都已經下架了……不過別擔心,這樣的質量肯定還有別的幾家,但是一定要動動心思去找,阿里巴巴上這類小東西價格是真的低。像這類曲面屏貼膜的真實經歷我在網上找的太少,乾脆自己就當螃蟹體驗一下,分享經歷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原來 UV膜要照射紫外線燈的鋼化膜是這麼玩的,也順便提醒不要去天橋貼膜送冤枉錢了,自己貼膜更有成就感更便宜。

至於貼不貼膜純粹是看自己的習慣和體驗感受,我在購買之前就一直嘆息為啥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為啥不是純平的顯示屏,但是曲面屏最近用久了後,那種左右滑動的感覺是越來越享受了,畢竟未來幾家的旗艦機短時間內應該都是曲面屏的風向標了。如果裸持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話不貼膜手感也不錯,畢竟都 220 克了,貼膜戴套差不多半斤,只是安裝手機殼不貼膜的話,邊緣落差感其實反而不舒服,也就是說帶了手機殼最好就貼上曲面鋼化膜,我對現在組合的結果表示滿意,沒事就滑溜兩下,希望這個小半斤組合能在以後的日子裡略微增強我的肱二頭肌。

相關焦點

  • 三種手機膜詳解,告訴你曲面屏該如何貼膜,看看你手機適合哪種
    自從三星推出了曲面屏手機以後,各大手機廠商都紛紛跟進,就好像旗艦手機中沒有配備曲面屏就會顯得不高端。而經過了好幾代的更新改進後,三星已經開始放棄曲面屏設計,三星現在最新出的S20系列手機雖然還是曲面屏,但是曲度越來越小,趨於直屏。
  • uv膠鋼化膜這麼貼,才能降低手機損傷風險
    UV膠鋼化膜是一種通過先滴定UV膠,後用紫外光照射固化UV膠的方式進行貼附的手機鋼化膜,與常規的固態膠鋼化膜相比,有粘接性強,不易脫落等優點,尤其是曲面屏UV膠鋼化膜,受到很多人喜歡。因為使用膠水粘貼,這種鋼化膜也存在弊端。一個是操作不當會容易產生氣泡。
  • 曲面屏手機貼什麼膜比較好?看完這些心裡就有數了
    現在的曲面屏手機越來越多了,尤其像是一些華為、三星等品牌的旗艦機都採用的曲面屏。貼膜是一個技術活,相信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曲面屏沒少折騰。那麼曲面屏手機究竟選擇貼什麼膜最合適呢?1、鋼化膜鋼化膜在曲面屏手機出現之前一直是大家貼膜的首選,無論透光性,防摔性,還是手感,鋼化膜都是幾種貼膜裡最好的。但是如果你用來貼曲面屏手機就會顯得非常不合適,因為鋼化膜無法實現較好的覆蓋,時間一長手機邊緣就會出現白邊,久而久之就會進灰、翹邊等。
  • 曲面屏手機貼什麼膜比較好 其實最後一款才是最合適的
    現今手機都主打曲面屏了,用曲面屏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給手機貼膜則是為了保護手機,不過由於曲面屏不同其他的手機,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被曲面屏用什麼膜好?曲面屏手機貼什麼膜比較好?曲面屏手機不貼膜好嗎?而沒少折騰,那麼曲面屏手機到底適合什麼膜呢?
  • 華為P30的曲面屏有貼膜的必要嗎,怎樣選擇最適合?
    現在的曲面屏手機越來越多了,華為、三星等品牌的旗艦手機都是曲面屏的。購買一部新手機,不出意外大概會用上兩年左右,完好的手機屏幕不僅好看而且使用的體驗感會更好,你會給新手機貼膜還是讓它裸奔呢?一些人認為手機屏幕強度已經夠好,平時使用的時候小心點就可以了,所以讓手機裸奔,貼膜後感覺會影響使用手感。但手機不管怎麼細心呵護用久了都產生一定的物理磨損和化學腐蝕。
  • 手機貼膜真的有必要嗎?曝光某寶上鋼化膜、水凝膜的謊言!
    那時候車膜幾乎和現在的給手機貼膜一樣盛行。不過當時的手機還存在與諾基亞、摩託羅拉那個年代,也沒有人想著用車膜來用在手機上。大約在三星GalaxyS6Edge發布之後,這種車衣開始慢慢利用在了手機上,畢竟鋼化膜對於曲面屏會有一定的限制,這時候車衣就老瓶裝新酒取名「水凝膜」。搖身一變的塑料軟膜讓大批曲面屏用戶所喜愛。
  • 小米10貼這種鋼化膜,關鍵的時候可以為你節約千元換屏費!
    可見滿滿的黑科技,再一次表明了小米衝擊高端手機市場的決心。很有吸睛率的參數配置基本在發布以前就被曝光了,在2月5日市場上就已經有了這款手機的鋼化玻璃膜。而且曲面屏的維修成本都很高,像小米這一款維修大概在700往上,還是在買手機之前先買上一套防護裝備靠譜。在此奉勸大家不要裝X了,都是錢啊!
  • 實打實告訴你:手機貼膜實用性真的不強
    但是現在全面屏手機火熱,屏幕越來越大、材質越來越好、維修越來越貴,很多人都想著「貼個膜保平安」,但是你真的以為有用嗎,其實更多的都是一種自我的心理暗示罷了,實用性?沒有!      前幾天,突然在網上發現一種名為「水凝膜」的手機貼膜,那宣傳視頻、那參數介紹,簡直就是手機貼膜中的戰鬥機啊,各種所謂的黑科技層出不窮,懷著「求知」的心理,我找到了銷量榜靠前的一家商家進行了購買。
  • 手機鋼化膜的三種人格,你是哪一種?
    隨著屏幕技術的再度升級,這時候換一塊屏幕的價格堪比換新機,所以手機保護膜也再次升級了。2012年的手機市場,我國的小商販正式開始鋪貨,手機鋼化玻璃膜開始流行。手機鋼化玻璃膜(以下簡稱鋼化膜)由於硬度大,極大地保護了手機屏幕。但是因為其質量,貼膜水平等參差不齊,導致使用體驗也大不相同。
  • 手機貼鋼化膜真的可以防摔嗎?
    手機貼鋼化膜真的可以防摔嗎?手機貼膜使用由來已久, 已經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形成了一種習慣,人們在買來手機的第一時間為了保護手機就會貼膜使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手機貼膜使用沒有一點防摔的科學依據,並且手機貼膜使用有很多的弊端和危害;手機貼膜後透光率差,會加重視覺疲勞!容易起皮翹角,而且貼膜容易滋生細菌,塑料膜容易產生劃痕,貼膜使用一段時間就會發烏髮暗,會發現一層東西貼在上面很不美觀!
  • 手機貼膜篇,水凝膜、鋼化膜怎麼選?聽我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手機貼膜早已經成為我們換新手機必須做的一件事,畢竟新手機剛到手,屏幕保護措施要到位,要是手機屏幕摔壞了,換塊屏幕可不是幾十塊錢就能解決的事情了。目前手機膜根據材質劃分,大致可以劃分為2類,一是以鋼化膜為代表的玻璃膜,二是以水凝膜為代表的塑料膜。
  • 「曲面屏」手機有現實意義嗎?還是只是單純的「營銷噱頭」
    目前市面上採用曲面屏的手機廠商逐漸增多,也給人們增添了更多手機的選擇性,曲面屏的設計雖說美觀驚豔,同時也有人認為只是營銷噱頭,那麼下面就來講解一下曲面屏手機的優缺點,曲面屏和全面屏有什麼差別,究竟是不是單純的營銷噱頭。
  • 這種交智商稅的手機膜,千萬不要再貼了
    5塊高清膜、20塊鋼化膜、100塊的土豪膜應有盡有,不怕膜廉價,就怕你不貼。據天貓數據顯示,2016年天貓手機膜賣出1.8億件,2017年2.4億件,2018年3億件。其實目前手機膜就分兩大類:塑料膜和玻璃膜。塑料膜的代表是水凝膜,完美貼合各種曲面屏,輕微劃痕自動修復,但保護性不如鋼化膜好。(小雷貼過最難貼的膜,又薄又軟,賊考究手藝)玻璃膜的代表是鋼化膜,抗摔、保護性強、透光率好。
  • 鋼化膜和水凝膜選哪個,看了這些你就知道了
    手機不貼膜,你用著有安全感嗎?顯然還是貼個膜保險點,起碼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市面上手機膜分為鋼化和水凝兩種,很多人不知道兩者選哪個好,區別又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一起做個對比,看看兩款膜之間存在的優缺點。鋼化膜為一塊堅硬度高的玻璃,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它跟普通的膜相比要厚很多,拿在手上如一塊透明的薄冰。目前大多數人手機上都貼的是鋼化膜,在選購時分為全屏和半屏兩種。在受到手機掉落衝擊力後,鋼化膜能起到防碎屏的能力。
  • 水凝膜、鋼化膜、液態膜哪一個可以更好的保護手機屏幕
    劃刮,並且貼合度好,不會出現白邊的現象,此外水凝膜容易磨花、容易破損、會r把屏幕變成澀屏、會出現波紋,而且在貼 的時候需要藉助噴膠,如果操作步驟不正 確很有可能會進入機器內部,不能夠簡單 去除造成不必要的損壞;目前很多手機都 採用曲面設計,由於曲面會有一些誤差造 成手機膜無法完全貼合,在貼上鋼化膜的時候就會出現白邊,這個十分不利於手機 的整體美觀,所以水凝膜在曲面屏手機上
  • 如何科學地與天橋上的貼膜小哥對線?
    手機屏 幕貼膜還是裸奔,這是個問題。  裸奔雖然能帶來絲滑的手感以及極致的屏幕體驗,但是貼膜卻可以儘可能地避免外界力量對手機屏幕的殘害。曾經天真的少年也因不願貼膜而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 手機該不該貼膜?貼膜鋼化膜後,觸屏、指紋識別不靈怎麼辦?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幾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有的人還會揣兩部手機在身上。關於要不要貼膜這個問題,和貼膜後觸摸和指紋不靈的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那麼如何解決貼鋼化膜後觸摸和指紋不靈的問題呢?
  • 手機鋼化玻璃膜:貼嗎?不貼嗎?
    而手機屏幕也一樣,目前大部分手機都是採用了大猩猩3代玻璃屏,這塊屏幕的莫氏硬度大概在6.5左右,雖然比一般的鋼化貼膜高,但是依然沒有達到7。如果你身處的環境多灰塵,那麼選擇貼膜還是比較有必要的。如果你對手機屏幕並不是很在意,同時換機周期較短,那麼不貼也沒什麼影響,6.5的強度已經足以讓你的手機抵禦大部分的劃傷了。
  • 拯救處女座 摩可蘋果3D曲面玻璃膜評測(全文)_mocoll手機貼膜_蘋果...
    摩可3D曲面全屏鋼化玻璃膜是如何解決2.5D屏幕的貼合問題的呢?  1.首先,將膜做到與iPhone6(Plus)屏幕等同大小,使其能完美覆蓋;  2.採用熱塑形技術一體成型,讓它邊緣能與iPhone6的弧面邊緣吻合。  3.將貼膜的非顯示區域,噴塗上與機身一樣顏色的塗層,使貼膜能與機身融為一體。
  • 高清護眼防藍光,實用防爆華為P30鋼化膜精選
    一款優質的鋼化膜,不僅能夠緊密貼合愛機,不遮擋前置攝像頭以及不會影響到面容識別的使用外,還可以讓你的屏幕更加清晰細膩,加上出色的抗藍光護眼效果,讓你使用起來舒心更安心。接下來就結合時下熱門的華為P30手機,為大家推薦幾款防摔耐磨,高清護眼鋼化膜,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