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部山口縣下關市水族館「海響館」成功以人工授精技術,孵化出2隻洪堡企鵝,這是人工授精技術首次成功用來孕育這個脆弱的物種。(圖片來源:共同社)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臺媒稱,日本西部山口縣下關市水族館「海響館」25日表示,在進行人工授精後,現已成功培育出2隻小洪堡企鵝,這是此種技術首次成功運用在這個脆弱的物種。
據臺灣「中央社」網站5月25日報導,下關市海響館將雄性企鵝冷凍精子解凍後,用來進行人工授精,2隻洪堡企鵝(Humboldt)雛鳥於4月初誕生。
海響館主管企鵝的久志本鐵平告訴法新社:「由於人工授精成功,企鵝寶寶平安出生時,我都說不出話來了。」
海響館說,科學家花費4年時間實驗,以理解如何採集和冷凍精子,並決定對企鵝授精的適當時間。
久志本鐵平說:「我們經多次失敗,一再試驗。」
海響館說,希望發展此技術可協助保育稀少的洪堡企鵝,目前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vulnerable)動物。
報導稱,洪堡企鵝在南美秘魯和智利海岸繁殖,面臨滅絕風險,原因在汙染,尤其是石油溢出;同時它們吃的魚種遭過度捕撈,並且它們還容易纏進漁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