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經常談功放的作用----功率放大,但好像很少詳細講講功放的運作方式。要說運作方式,那就少不了先了解一下功放的種類。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功放竟然也有甲乙丙丁這樣的分類叫法!
看到這張圖,就知道這音響改裝背後的知識可真是怎麼都學不完。今天咱們就先了解一下甲類、乙類、甲乙類功放,這也是比較好懂的概念。
一、純甲類功放
甲類功放,又叫A類功放,它是指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輸出元件都不會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的一類放大器。這個定義聽著很難懂對吧?簡單點說,就是這种放大器輸出級中的兩個或兩組輸出管永遠處於導電的狀態,無論有無信號輸入都保持傳導電流狀態。
那麼,這種導電方式會讓甲類功放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和缺點呢?
優點:
1. 幾乎不失真。這是它最大的優勢,因為其他種類的功放都會帶來失真。
2. 音質好,入耳度很好,很耐聽,音色醇厚,極具極高的解析度。
缺點:
1. 體積很大。
2. 效率低。
3. 工作起來很燙,可以說熱得燙手,所以需要很好的散熱通風條件。(真正的純甲類功放,開機五分鐘散熱片就明顯升溫,半小時即達到50度以上的高溫,功率消耗多)
此外,甲類功放價格高,市面上也比較少國產的、真的、比較好的純甲類功放。不差錢的發燒友就算要買,也要擦亮眼睛哦。
二、乙類功放
乙類功放,又叫做B類功放,指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分別由推輓輸出級的兩「臂」輪流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每一「臂」的導電時間為信號的半個周期。也就是,當沒有信號輸入的時候,輸出電晶體不導電,也就不消耗功率;而當有信號輸入時,每對輸出管放大一般波形一開一關輪流工作來完成一個全波放大的過程。但是當兩個輸出管輪流工作的時候會發生交越失真形成非線性。
所以,也就知道,乙類功放的缺點就是在信號低的時候失真會很嚴重。而優點就是效率比甲類高,體積、價格、散熱方面都比甲類要好一些,但因為失真的問題,乙類現在也使用的比較少,已基本被淘汰。
三、甲乙類功放
甲乙合併式功放又叫做AB類功放,算是A類和B類的結合體。它是目前使用得最廣泛,較為主流的功放產品。AB功放擁有兩個偏壓,沒有信號時也會有少量電流通過輸出管;它在信號小的時候使用甲類工作模式來獲得最佳線性,而信號達到一定電平的時候自動切換到乙類工作方式獲得更好效率。
這種合併,就把純甲類和乙類的優點都結合了,效率不低,不會很熱,音質也還可以~
在功放中高保真要求諧波失真在0.05%以下;信噪比值越大越好
四、D類功放
D類功放,有人叫丁類功放,也有叫丙類功放,但一般就叫D類功放。
甲類、乙類、甲乙類都算是傳統功放,現在出現了更為新穎的D類功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碼功放。D類功放直接將負載和供電器連接,電流流通點輸出管沒有電壓,因此沒有功率的消耗。當輸出管關閉的時候,全部電源供應電壓就會出現在電晶體上,但沒有電流所以也不消耗功率。
D類功放效率高(85%左右),產生熱量少,理論上失真小、線性好。但是D類功放工作方式複雜,增加線路本身也難免存在偏差,所以真正出色的D類功放並不多見。
關於功放的分類,還有很多可以說的,今天了解了其中一種分類方式下的4種功放。
總結來看,純甲類功放音效最好,但是屬於優點顯著缺點也因此很顯著的那種,而且使用這種功放,需要的條件不少,可以說是不差錢的發燒中的發燒玩家所需要的。而乙類功放已基本不再被使用;所以現下最多使用的就是甲乙類功放和D類功放,它們集合了甲類和乙類的優點,價格也比較實在,是大眾的選擇~
還想了解更多?或是希望了解一些主流的功放品牌?私信康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