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合成最強酸,腐蝕性超硫酸10億倍

2020-12-03 老盧看科技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會學化學。

學化學,自然就要學酸鹼鹽。酸,分強酸、弱酸。我們學過的強酸除了濃硫酸、硝酸、就是鹽酸了。如果要酸性更強, 我們還學過王水,腐蝕性極強。

但是,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王水也跌出了神壇,超過王水的酸,是氟銻磺酸,還有個霸氣的稱號——魔酸。

很霸氣啊有木有!這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不是在研究化學,而是在進入一個玄幻的世界。

最近,魔酸也不魔了,因為有比它更魔的酸出現了,這就是氟代異羥酸。

經過科學家們的計算,氟代異羥酸的酸性,達到了濃硫酸的十億倍!

嚇尿了有木有!幾乎可以摧毀一切有木有!

但是我很好奇,科學家是用什麼器皿盛裝氟代異羥酸呢?這個器皿才是我心中真正的神器啊有木有!

這麼看,這種酸是不能蘸餃子用了,不說有多酸,估計餃子放進去就不見了……

這麼牛叉的酸,目前還沒有類似魔酸這種霸氣的稱呼,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呢?說出來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有史以來最強酸——魔酸 是濃硫酸的10億倍
    科學家製造出有史以來最強酸,是濃硫酸的10億倍!曾經,王水以其能腐蝕金屬的能力被稱為酸中之王,就算是堅不可摧的黃金,經過王水浸泡都一樣化作金屬泥,王水便由此以酸中之王的身份深刻在人們腦中。魔酸的酸性遠大於王水,甚至比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還要遠超上億倍,王水在它們面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 有史以來最強酸--魔酸
    魔酸的酸性遠大於王水,甚至比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還要遠超上億倍,王水在它們面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隨著科學探索腳步日趨加快,而今,魔酸的同胞兄弟,有史以來最強酸(氟代異羥酸)在科學家手中誕生,為了創造這種酸,科學家們摒棄傳統的質譜法,對它進行了蛋白質的分析,企圖發現些蛛絲馬跡可以讓它徹底改變人類化學領域的意義。
  • 強度是普通酸的10億倍,被稱為歷史最強酸
    對於「硫酸」的話,想必就算是不了解化學知識的朋友來說,也對這個詞並不陌生,相信大家都知道,硫酸的溶解性非常強,尤其是碰到人的臉上的話,那就等於毀容,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叫「魔酸」的硫酸,它的強度要比普通酸還強上10億倍,被稱為是歷史最強酸。
  • 研究人員造出酸性最強的物質,起酸性是硫酸的10億倍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的酸性無敵的王水,在當時,王水的酸性幾乎可以說是最強的,沒有之一,甚至就連黃金,只要經過王水的浸泡,最後都躲不過化為泥的悲慘結局,因此王水在人們的腦海中就是不折不扣的最強酸。不過,就在後來,人們發現了一種更為強大的酸的存在,這種酸是由奧萊教授與其學生一同發現的,他們將這種新發現的酸命名為魔酸,人們發現,魔酸的酸性遠遠高於王水,達到了王水的上億倍!哪怕是最強酸王水,在魔酸面前,也顯得不值一提。
  • 比硫酸還要酸10億倍的超強酸是什麼酸?
    5、三氟甲磺酸(化學式:CF3SO3H)用途十分廣泛,是已知超強酸之一,是萬能的合成工具。具有強腐蝕性、吸溼性,廣泛用於醫藥、化工等行業,用量小,酸性強,性質穩定,在很多場合可以替代傳統的硫酸,鹽酸等傳統無機酸,起到優化改進工藝的作用。
  • 真不愧是地表最強酸,勺子秒變殘渣,鏡頭拍下溶解全過程
    真不愧是地表最強酸,勺子秒變殘渣,鏡頭拍下溶解全過程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神奇的物理和化學現象,通過物質的相互反應,不能帶給大家意想不到的實驗,除了濃硫酸外,還有一種物質威力很強,真不愧是地表最強酸,勺子秒變殘渣,鏡頭拍下溶解全過程
  • 你知道的最強酸是王水?
    目前的最強酸候選人之一是傳統的混合Lewis/Brnsted超強酸;而另一個就是碳硼烷酸(carborane acid),於2013年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化學家Christopher Reed及其研究團隊合成出來。
  • 「地表最強酸」,鐵棍放進去兩秒就消失,它究竟是什麼?
    「地表最強酸」,鐵棍放進去兩秒就消失,它究竟是什麼?大家都知道,酸性大的東西有很強大的腐蝕力,大家都知道,相比提到這個腐蝕性比較強的酸,大部分人第一步就會想到硫酸。硫酸能腐蝕很多的東西,比如鐵啊,金屬啊,這個東西大家接觸的還是有的,都知道這個東西腐蝕性特別大,可特別厲害.那你們知道王水嗎?像王水啊,這種可以溶解金物質的液體,已經夠了厲害的了吧,王水的酸可以溶解金物質,好多人,不大多人都認為世界上最酸的就是王水了。但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能厲害的,那嗎這個東西是什麼呢?
  • 比硫酸還「酸」的它,強度是普通酸的10億倍,能夠溶解一切卻對它無...
    說起硫酸,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不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比硫酸溶解性更強的東西存在,並且它的強度是普通酸的10億倍,如此強度的溶解度,估計很多人聽到這個數據後,都覺得有些望而生畏吧,這就是被人稱為世上最強酸的「魔酸」。
  • 衰變周期竟是當前宇宙年齡的10億倍!盤點那些奇特的元素
    到目前為止,人類共發現或合成了118中元素,其中有94種存在於地球上。每一種元素都有其專屬的特點,也有著自己的故事。本文就將為大家盤點一下世界上「風格迥異」的元素之最。1、最稀少的元素——砹(At)砹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世界上含量最少的元素,在整個地球上的含量小於28.4克。迄今為止,科學家共製取了20種砹的同位素。
  • 它被稱為「魔酸」,比濃硫酸還要「酸」十億倍,是有史以來的最強酸
    如果說化學的話,酸性最強大家就會想到硫酸了,因為這是一種腐蝕性非常強的物質。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更可怕的物質,比硫酸要可怕無數倍,只需很短時間,就能把金屬融化掉。究竟是什麼東西這麼可怕?因為魔酸的腐蝕程度比濃硫酸還要強上億倍,你只需要隨便拿個鐵腕丟進去,幾秒鐘內這個魔酸就可以把鐵腕給徹底溶解掉,可想而知這麼一個可怕的東西,如果是人接觸到了它後果該多麼可怕。
  • 世界上最強酸是什麼?比鹽酸強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倍
    原來,由氟磺酸與五氟化銻(油狀液體)按不同比例混合後,得到的溶液就像獲得了魔法一樣,不但可以將金、銀、鉑等極不活潑的金屬溶解,還會把玻璃化掉。更可怕的是,它還能迅速溶解烷烴類的有機物,連蠟燭(就是烷烴)放進這種溶液中都很快就不見了蹤影。這種超強酸一問世,就被冠上了「魔酸」的稱號。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九種人工合成元素:鉲一克價值10億美金
    而還有一些元素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元素是一項艱巨的工作,科學家可能需要十餘年的實驗、檢測,只能得到一剎那成功的喜悅,因為有的人工合成元素只能存在很短的時間。以下是誕生於實驗室的9大人工合成元素。
  • 科學家創造有史以來最強酸,是濃硫酸的100000萬倍!腐蝕性...
    硫酸的酸度函數值為-12,而氟代異羥酸的值達到驚人的-31.3,科學家認為它可能徹底改變人類化學領域的意義,以及對蛋白質的分析。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高電荷蛋白離子(HCPI)向不能形成鍵的元素和分子添加質子.採用蛋白質離子,並將其置於低壓離子源,從而產生這種極強的酸。
  • 宇宙中10億倍太陽質量「噴火巨獸」黑洞
    上圖腔體內顯示了星系團MS0735的圖片,在它明亮的中央核心潛伏著一個近10億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它以接近光速的那樣的速度噴射出帶電粒子噴流。這股噴流驅動著超過萬億太陽質量的氣體,驅動氣體所需要的能量是太陽在過去1億年總輸出能量的近10萬億倍。
  • 科學家合成出新型「超級酶」,降解塑料速度提升6倍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熱塑性塑料,用於製造飲料瓶、零售包裝、衣物或地毯等產品,在環境中自然分解需要數百年時間,現在,科學家們合成了一種新的「超級酶」,有望解決塑料垃圾難題。圖|科學家稱這種 「超級酶」 比普通酶降解塑料瓶的速度快了 6 倍(來源:PNAS)
  • 號稱地球最強酸,勺子放進去2秒就沒了,比王水還要強!
    這種最強酸被人們稱為了「魔酸」,曾經有位外國小夥就拿過這種最強酸做過實驗,把這種超強酸放在透明容器當中,實驗開始,小哥將勺子放入酸當中,大家可以看到,金屬的勺子在放進去的那一瞬間就開始溶解了,而且容器中立馬就出現了許多小氣泡,原先純潔乾淨的液體現在也開始變得渾濁了起來,一秒鐘後將勺子取出來之後就傻眼了,這麼短的時間內勺子接觸到液體的部位竟然全部都被腐蝕掉了,看到這個現象是不是覺得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