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的女性身體狀況總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來回徘徊,而且這時候的我們會非常敏感,出現一丁點的問題,就會擔心是不是和孩子的健康有關。
尤其是女性本身對自身內分泌方面,就會比較上心,懷孕期間分泌物增多,更是讓很多孕媽們膽戰心驚。一些人甚至傳言,分泌物的多少和顏色跟懷的是男孩女孩已經孩子的健康有關。
那到底分泌物跟孩子有沒有關係呢?分泌物的成分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會有分泌物?
女性的陰道在正常時期會有很多分泌物,很多懷孕的準媽媽們就很疑惑,懷孕期間月經都停了,為什麼分泌物沒有停?到底這些分泌物是什麼?
實際上我們平時說的分泌物大多就是白帶,白帶的主要成分包括宮頸粘液以及壞死的細胞等等,是新陳代謝的產物。平時我們可以通過白帶的狀況來判斷我們自身的身體健康是有依據的,但如果說可以判斷孩子的性別,那就有點誇張了。
二、這些分泌物是什麼?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認為孕媽如果分泌物變多,可以通過分泌物來辨別孩子的性別,對此,專家指出,此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是人們自己編出來欺騙自己的美好幻想。
還有人說,分泌物越多,孩子越健康。其實這種說法也沒科學依據。
不管是有經驗的孕媽,還是產科醫生,都要孕婦關注一個事情:分泌物的狀態。
從科學角度來說,這些分泌物不能用來判斷男女問題,也並非病患先兆,它只是人人都熟悉的"白帶",由宮頸粘液、黏膜滲出物、產道壞死的細胞、白細胞、和人體內各種細菌等組成。一般來說,這些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性與水分與平日裡的白帶略有差別,無味道或者有一點點腥味。
如果分泌物是以下狀態,那媽媽們就要當心了!
懷孕期間新陳代謝快,所以分泌物的量增多,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果分泌物增多,還伴有瘙癢感,那就很可能是不小心染上了陰道炎症,或者是宮頸炎。
正常的分泌物,顏色應該是白色,可以微發黃,但是如果分泌物出現綠色,黃色甚至更深的顏色,那就可能是有細菌感染了。
因人而異,不同的分泌物的氣味是不同的,但通常情況下是有微微的腥味,狀態是一種粘稠的狀態。每個人對自己身上的味道還是有所了解的,如果自己的分泌物和平時不一樣,那就要提高警惕,到醫院做個檢查。
1、勤換內衣褲是最基本的原則,哪怕內褲看上去很乾淨,沒有分泌物殘留,也必須換掉,上面很有可能粘有肉眼看不到的細菌,情況嚴重時,可以一天換兩次,內褲清洗也簡單。
2、部分孕媽平日裡就有炎症,個人建議懷孕期間,不要擅自用藥,尤其是直接清洗下身的藥物,儘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中性藥劑相對比較安全。
3、內褲要選擇透氣性強的材質,市面上有專門的孕期棉質內褲。
4、洗澡的時候注意清洗,適當的衝洗能帶走大量病菌,需要注意的是水溫以及水流速度。
5、及時就醫,從現存的數據來看,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分泌物異常變多,均有辦法應對,那些出問題的孕婦,都是因為自作主張處理或者不重視,將簡單的產道殺菌消炎問題拖到胎兒感染,再想治療,一切都太晚了。
總而言之,看完上面這些,相信大家對於孕媽的分泌物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孕媽關心身體狀況,這一點沒錯,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由於胎兒的問題,孕婦身體會在很多方面發生變化,我們既不能完全無視這些變化,也不能過分在意,只要定期做好孕檢,按照醫生的囑咐生活,不接觸明知有風險的事情,孩子一定能健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