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Waterphone
Waterphone(水琴、水鼓)是一個獨特的「無調性」樂器,由Richard Waters在1968-1969年發明和改進。其主要由不鏽鋼諧振器「碗」與一個圓柱形「頸」,及焊接在「碗」體外緣邊沿的棍狀黃銅標尺組成。可少量的水演奏。Waterphone的出現豐富了音樂分類中那充滿活力的縹緲、詭異的「氛圍音樂」。
NO2 烏德琴
烏德琴,又稱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 ;波斯語 ;土耳其語 ud或ut;希臘語 οτι;亞美尼亞語 ),是中東及非洲東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種傳統弦樂器,有「中東樂器之王」之稱。 烏德琴被認為是中國琵琶、歐洲魯特琴的前身。由於現代吉他延自魯特琴之一種類,是以烏德琴也被視為吉他之祖。 中亞國家如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亞美尼亞、伊拉克、敘利亞、亞塞拜然的傳統音樂裡烏德琴佔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國家如埃及、蘇丹、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樂器之一。
NO3 西塔爾琴
西塔爾琴(西塔琴)印度撥奏弦鳴樂器。為木製長頸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及最流行的傳統樂器,西塔爾琴音色柔美、珠圓玉潤,表現印度音樂中如怨如訴、婉轉曲折的旋律,最具神韻魔力,主要流行於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坦等地。
NO4 蓽篥
篳篥(bì lì),是一種古代管樂器,即觱篥,也稱管子,多用於軍中和民間音樂。流行於我國各地,為漢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多民族所喜愛。
NO5 特雷門琴
特雷門琴是世界第一件電子樂器,前蘇聯物理學家利夫·特爾門(Lev Termen)教授於1919年發明。其原理是利用兩個感應人體與大地的分布電容的LC 振蕩器工作單元分別產生震蕩的頻率與大小變化而工作,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體接觸的電子樂器。
NO6 薩摩琵琶
薩摩琵琶可以用于欣賞或家庭娛樂等多種用途。製作材料是以全部用桑木的為最上品,但是廉價的薩摩琵琶,只是腹板用桑,背面用櫻、櫸、樸等木材。形似樂琵琶,與樂琵琶相比,它的頸比較粗,上端龍蝦尾的部分比較大。特別是腹板呈現出高凸形。柱特別高,有四個,第一柱與上端(承弦)很近(約5釐米),因此與第二柱之間的距離很寬(約13、5釐米)。樂器全長約91釐米,撥子的材料以黃楊木為上品,廉價的則用櫸木。撥子的形狀像打開的扇子,幅度小的這邊約有21釐米,大的那邊約有30、3釐米。
NO7 艾捷克
艾捷克,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 弓拉弦鳴樂器。現已成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俱全的系列拉弦樂器,具有清新、明亮和渾厚的音色。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歌舞伴奏。現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NO8 胡笳
胡笳(拼音:Hú Jiā),蒙古族邊稜氣鳴樂器,民間又稱潮爾、冒頓潮爾。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秦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原始的胡笳,它是將蘆葦葉捲成雙簧片形狀或圓錐管形狀,首端壓扁為簧片,簧、管混成一體的吹奏樂器。
NO9 齊特爾琴
齊特爾琴(zither),是一種奧地利古代的民間撥弦樂器,號稱是奧地利最古老的樂器。它的外形有點像中國的古琴或揚琴,有5根旋律弦和30至40根和聲弦,由上等木材製成,每件價格均超過百萬元人民幣。該樂器目前只有奧地利擁有製作權,由於價格昂貴、旅行保險繁瑣等原因,一般不會安排在巡演節目中。
NO10 笙
笙,古老的中國樂器,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現代詩人徐志摩曾有詩《再別康橋》曰:「悄悄是離別的笙簫」,別具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