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沙鴨公島5月22日電 題:西沙見聞:如詩如畫的風景美 堅守如一的「環保心」
中新網記者 楊旭 尹海明
乘坐「長樂公主」郵輪來到西沙踏上全富島的那一刻,來自江西南昌的遊客趙女士興奮不已,「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海!」
遊客在西沙全富島手持國旗合影。 尹海明 攝
西沙的美難以形容
天空碧藍、沙灘柔軟、海水五彩斑斕,讓趙女士姐妹四人一直拍個不停,「每一眼都是美景。」
全富島面積約0.02平方公裡,全島都被細軟的細沙覆蓋,水清沙白,在太陽的照射下化身美麗的「銀灘」。
只有全富島一半大小的鴨公島則一粒沙子也沒有,全是珊瑚石,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西沙鴨公島上簡易的海鮮店。 駱雲飛 攝
落潮時,沿著鴨公島的海邊行走,一些貝殼或珊瑚石下,藏著各種各樣的海螺、海星、海膽等,給人不期而遇的驚喜。
西沙的海水讓人心醉。無論站在哪一座小島,由近及遠,從純淨到淺藍再到深藍,海水猶如瑪瑙、又似綢緞。夕陽時分,海面還偶現七彩祥雲,分外美麗。
俯瞰西沙美更甚。有的小島鬱鬱蔥蔥,有的小島純白無瑕,很容易讓人想起經典的歌曲——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光芒,綠樹銀灘、風光如畫……
遊客在西沙全富島上打排球。 尹海明 攝
西沙漁民的新角色
西沙的鴨公島上,有從海南瓊海潭門鎮來此「做海」的漁民。隨著西沙旅遊的開通,漁民們有了新角色——海鮮店的老闆。
碧海藍天之間,一位遊客在西沙全富島開心遊玩。 尹海明 攝
漁民盧女士在鴨公島上經營一家海鮮店,將自家捕獲的海產品加工給遊客品嘗。「這些是東星斑、七星斑、青衣、馬蹄螺……」向遊客介紹各種海產品的盧女士,雖然嘴上謙虛地說生意不好做,臉上卻樂開了花。
與六年前記者到訪時漁民零星銷售加工海鮮不同,如今鴨公島上已有四五家簡易的海鮮店。「這個魚是純野生的」「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海鮮」「這個魚湯真是美味」,多批來自廣東、湖北等地遊客紛紛向記者豎起大拇指讚美西沙海鮮。
西沙鴨公島美景。 楊旭 攝
令人難忘的西沙升旗儀式
西沙旅遊,不僅是一場觀光。
21日上午,遊客在全富島上參加了莊嚴的升旗儀式。升旗前大家同唱《歌唱祖國》,熱血沸騰。在升旗儀式中,遊客摘下遮陽帽、太陽鏡,共唱國歌,注視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飄揚在西沙上空。
「在西沙島上參加升旗,內心太震撼了,圓了兒時的夢想。」一位來自河南洛陽的遊客說,「到西沙旅遊的人都懷著一種情懷」。
西沙郵輪旅遊2013年4月開通以來,每一位來到西沙的遊客都會在全富島上參加莊嚴的升國旗儀式,表達對國家的良好祝願。
西沙海天一色,遠眺鴨公島。 楊旭 攝
堅守如一的「環保心」
「擁抱藍色海洋,珍愛生命搖籃!」正如郵輪上的這句廣播語,此次西沙之旅,讓人難忘的,還有旅遊的組織方和遊客,都有一強烈的「環保心」
「我們不要再往深水處走了,那裡面都是正在生長的珊瑚。」在鴨公島上,旅行管家「海豚」不時地提醒遊客保護環境。記者看到,鴨公島四周海域自然生長的珊瑚生機勃勃。
遊客在西沙全富島參加升國旗儀式。 駱雲飛 攝
還有一個個細節都體現出「旅遊人」對環保的重視。每到一個小島上,旅遊管家都會給大家發一個袋子,提醒遊客隨時撿垃圾;全富島上,遊客們撿來珊瑚石在一株幼小芽周邊圍了一個圈,提醒人們別踩到;鴨公島上,儘管種植的樹木存活艱難,人們還是鍥而不捨的繼續種植,島上如今已長成了一片小樹林。
「一開始就秉承生態旅遊的宗旨開發西沙旅遊,在開發過程當中,積極和當地漁民友好協商如何保護好環境。」西沙旅遊運營方海南海峽股份副總葉偉說,我們在經營過程當中一直向遊客倡導環保的理念,讓遊客參與到「環保小衛士」等西沙環保活動,倡導遊客「只留下腳印,不帶走西沙任何東西」。
西沙全富島上,遊客們撿來珊瑚石在一株幼小芽周邊圍了一個圈,加以保護。 楊旭 攝
西沙如此有魅力
因為參加了一次西沙旅遊,來自海南瓊海的20歲小夥子李小明選擇在「長樂公主」郵輪上從事人生第一份工作。
「前30年,上天給了我一次與你相識的機會……而現在在西沙,我祈求你給我一次與你走到盡頭的機會……嫁給我好嗎?」來自天津的小夥蔣銳,乘坐郵輪來到西沙,在藍天碧海之間的全富島上,成功向女友求婚。如此浪漫的海島求婚,羨煞旁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