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1月30日訊(通訊員 陳怡婷 記者 郭靖宇)記者從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獲悉,2020年自主繁育的12隻紅熊貓11月30日正式和遊客見面啦。據了解,這些紅熊貓均為今年六七月出生,其中11隻為紅熊貓母親自主帶崽,另1隻為人工育幼成長。經過近半年的細心照料,如今12隻紅熊貓終於脫離危險期,並且能夠獨立進食,經過分群、合籠後,正式對外展出,開啟「打工貓」的生活。
小熊貓
繁育之最 全國首個紅熊貓高產動物園
紅熊貓又名「小熊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了解,此次繁育的12隻紅熊貓均為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2018年引進的紅熊貓繁育而成,已經算動物園的「紅二代」和「紅三代」了。別看紅熊貓外表像貓,看似溫順,實則機警膽小,十分容易受到驚嚇,它們對交配、生產、繁育等各項環境要求都非常高,當感受到外界危險時,母貓就會出現吞食及遺棄幼貓的情況,導致紅熊貓的繁育工作困難重重。紅熊貓生產環境需要陰暗乾燥,涼爽通風,並且必須保持安靜,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和剛出生的寶寶都要有足夠的安全感,哺乳過程中的紅熊貓媽媽需要更多的蛋白質補充營養,所以工作人員會為母貓特別製作月子餐,而小紅熊貓出生之後喝母乳,大概三四個月左右才可以少量進食竹葉和水果,四到五個月左右方可獨立進食。「剛開始我們儘可能與它們保持距離,少打擾多觀察,連送食都是悄悄送。」工作人員說。
小熊貓
紅熊貓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地,由於近年來栖息地大規模減少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紅熊貓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中國的紅熊貓種群數約為3000—7000隻。在如此高標準高要求的情況下,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一年繁育12隻紅熊貓,數量之多,在江蘇省乃至全國動物園都堪稱首例,在人工圈養紅熊貓繁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熊貓
江蘇首例 人工繁育存活首隻紅熊貓幼崽
此次繁育的12隻紅熊貓中,其中有一隻紅熊貓尤為特別,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隻紅熊貓名為「六一」,為今年6月1日出生,由人工育幼餵養長大。「熊貓自主繁育困難重重,更別提人工育幼了,人工育幼,存活率更低.」工作人員介紹,新生的紅熊貓身長一般僅10多釐米,體重僅300克左右,身上無毛,眼睛沒睜開,像小老鼠一樣,而且紅熊貓寶寶腸胃脆弱,很容易拉肚子,一般都讓母貓自行帶崽,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進行人工幹預。「這隻小紅熊貓被母親咬傷,保育員及時發現,和獸醫經過專業評估後決定對它進行人工育幼。」
小熊貓
工作人員介紹,當「六一」剛進保溫箱時,特別瘦弱,眼睛都還睜不開,需要專人24小時看護,並用針管餵進口的配方奶,剛出生時是一身灰色溼漉漉的毛,過了一周後又變成奶白色,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直到快3個月,尾巴逐漸展現出環紋,毛髮與成年一樣,只是身形小巧一點,而且很蓬鬆。經過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如今「六一」已經快六個月了,成功度過危險期,現在和自己的11個兄弟姐妹合籠,離開了奶爸奶媽,走上了獨立自主「打工貓」的生活,從此變身「社會貓」,對外展出賣萌「接客」!「六一」也成為了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首隻人工繁育成活的紅熊貓幼崽,也是江蘇省首隻人工繁育成活的紅熊貓幼崽。
小熊貓
屢創奇蹟 繁育成果喜報頻傳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作為江蘇省唯一的一家5A級動物園,一直肩負著野生動物展示與科普、動物繁育與保護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近年來多次創下繁育紀錄。繼2019年四大國寶之一——金毛羚牛新添兩幼崽後,2020年2月金毛羚牛再添3隻幼崽,4月車行區胡狼谷亞洲胡狼新生8隻胡狼幼崽,6月繁育12隻紅熊貓幼崽,7月為江蘇省首隻人工育幼長頸鹿舉行別開生面的「成鹿禮」,7月—8月園區白虎又相繼誕下12隻小白虎幼崽……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一次又一次用數據展示了在動物繁育保護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壯大了野生動物物種種群,豐富了野生動物物種的多樣性。
校對 徐珩
編輯 : 郭鳳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