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物種說】今日--南非劍羚(Gemsbok)

2021-01-15 rlyl的自然世界











中文名:南非劍羚(拼音:nán fēi jiàn líng);學名:Oryx gazella (Linnaeus, 1758)。南非劍羚,或稱南非長角羚,食草動物,是一種原產於非洲南部的偶蹄目,是長角羚屬(Oryx)現存的四個成員之一。分布於南非、納米比亞及波札那。一些權威機構曾將東非大羚羊列為一個亞種。一些學者認為它們是南非劍羚的亞種,不過它們的基因卻有明顯不同之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2016)列為:無危(LC)

南非劍羚它們肩高約110-130釐米,體長可從190-240釐米不等,尾巴長45-90釐米。雄性南非劍羚的體重可在180-240公斤之間,而雌性則為100-210公斤。是劍羚屬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南非劍羚身體上覆蓋的毛是灰褐色,但臉部、腹部及四肢下部的體毛是白色。臉部中央、眼睛到嘴巴四周、咽部、前肢與後肢之間的體側、四肢的脛部及尾巴都有黑色的毛分布。臀部後下方有較淺的斑點。它們的尾巴很長,顏色也為黑色。它們的頸部和肩部肌肉發達,腿部有白色的 "襪子",前腿的前部都有黑色的斑點。

南非劍羚不論是雄性或是雌性都有長而直的角,平均長度為85釐米,最長可以達到約120釐米。南非劍羚因其這樣壯觀的角而遭到殺身之禍。從遠處看,雄性和雌性之間唯一的外在差異是他們的角,其中以雄性的角較大,許多獵人也會誤認。雄性南非劍羚的角往往較粗,基部較大,雌性的角稍長,較薄。


雌性南非劍羚用它們的角來保護自己和它們的後代免受掠食者的攻擊,而雄性主要用它們的角來保護自己的領地和免受其他雄性的攻擊。


▲南非劍羚有一種非常罕見的顏色變異被稱作 "金劍羚",是因為南非劍羚原本的黑斑紋被淡化後看起來是金色的。

亞種與分類 Subspecies and Taxonomy早先一些學者認為南非劍羚存在亞種,不過基因研究上發現被誤認的東非劍羚和南非劍羚其實有明顯不同之處。


▲南非劍羚



▲👉東非劍羚


南非劍羚棲息於沙漠之中,一般不依靠飲用水來滿足生理需求。是一夫多妻制,以一隻強大的雄性為中心,形成約10-40匹的群體共同生活。年邁的雄性會離開群體獨自生活。它們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60公裡/小時。南非劍羚適應於無水荒地,在這裡大多數大型哺乳動物無法居住,它們棲息在卡拉哈裡和卡魯以及南部非洲鄰近地區的半乾旱和乾旱的叢林和草原上。在沙質和石質平原以及鹼性平原上同樣可以棲息。它的足跡遍布高高的沙丘,爬山去探訪泉水和鹽鹼地。

南非劍羚為草食性動物,吃草或樹葉等。但在旱季或草木稀少的時候,它會擴大飲食範圍,可能會挖掘到一米深的地方去尋找樹根和塊莖,通過吃野生西瓜(Citrullus ecirrhosus)和黃瓜來補充水分,這些食物可以提供南非劍羚所有所需的水分(每100公斤體重一天3升)。當有水的時候,它們也會定期喝水。


雄性會保衛自己的領地,以確保自己對雌性有獨家交配權。南非劍羚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繁殖期時,雄性之間會互相以角搏鬥,以競爭與某隻雌性繁殖的機會。但在一個既定的群落中,由於雌性之間的生殖同步,幼崽的年齡往往相似。懷孕的雌性在分娩前離開群落。妊娠期持續270天,雌性會產下1-2隻後代。小劍羚出生後劍羚母親都會把它藏起來,6周時間之後劍羚母親和小劍羚才重新加入0落群。小劍羚在3.5個月時斷奶,4.5個月時獨立,1.5-2歲時達到性成熟,雌雄均如此。壽命在20年左右。


南非劍羚以前廣泛分布於非洲南部卡拉哈裡和卡魯及毗鄰地區的半乾旱和乾旱叢林和草原,並少量侵入安哥拉西南部。在19世紀和20世紀,伴隨著南非人類活動的擴張,其分布範圍的廣泛收縮和數量的下降,在過去的10-20年裡,南非劍羚被廣泛地重新引入私人土地和保護區,種群數量部分地得到了補償。今天,南非劍羚仍然廣泛分布在南非的西南部,儘管是零星分布,但安哥拉地區的種群現在被認為已經滅絕了。他們也被少量引進到其自然分布區以外的地區,如辛巴威的私人牧場。


由於南非劍羚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目前種群數量穩定甚至增加,因此被列為最低關注。只要南非劍羚繼續大量生活在南部非洲的私人土地和保護區,它的未來就有保障。數量估計記錄顯示南非劍羚從1972年的55000隻增加到1992年的164000隻以上。人們對南非劍羚幾乎所有的分布區都有種群估計數。將這些估計數字相加,得出的總種群數量為326000隻,但實際數量可能更高,因為空中調查中存在未知的少計偏差。假設對少計偏差的平均修正係數為1.3,則總數量估計為373000隻。私營農場、保護區和受保護地區的總體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其他地區則保持穩定。

1969年,新墨西哥州狩獵和漁業部決定將南非劍羚引入美國圖拉羅薩盆地,1969年-1977年共放生了93隻,目前的數量估計在3000隻左右。它們在這裡因為它們的天敵包括獅子都不存在所以可以安心茁壯成長。

南非劍羚有能力在相對較小的半乾旱或乾旱熱帶草原區域內滿足其生存需求,即使在嚴重乾旱期,也能佔據比其他遷徙物種更固定的範圍。因為南非劍羚對地表水的獨立性和不遷徙的習性,使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動物警戒線圍欄的不利影響。


2、南非劍羚在英語中的 "gemsbok "這個名字來源於南非語gemsbok,而gemsbok本身來源於荷蘭語中雄性羚羊的名字gemsbok,再進一步來源於德語Gämse("羚羊")。通常的英語發音是/ˈɡɛmzbɒk/;

3、在人們的獵捕中,南非劍羚是為數不多的雌性比雄性更受歡迎的羚羊物種之一。南非劍羚的角可以做成天然的喇叭,根據一些權威人士的說法,還可以用作羊角號;

4、南非劍羚對南非的野生動物產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它是一些農場的主要獵獲物種,也是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非,由於它的獵捕價值很高,農民對它的需求量很大。現在南非劍羚已被廣泛引入到其自然分布區以外的地區,例如南非劍羚的數量從納米比亞引入在該國北部的灌木林農場急劇增加。

5、卡格拉格帝跨境公園是南非最大的南非劍羚種群所在地。(卡格拉格帝邊境公園是南非大型野生生物保護區。公園跨坐於南非和波札那的邊界,並包含了兩座相連的國家公園:南非喀拉哈裡大羚羊國家公園和波札那大羚羊國家公園,公園總面積為3.8萬平方千米[比臺灣省大一丟丟]。接近3/4的部分位於波札那境內,1/4的面積則在南非。卡格拉格帝的意思是「渴望之地」。公園大部分位於南喀拉哈裡沙漠內。)

The gemsbok, gemsbuck or South African oryx (Oryx gazella) is a large antelope in the genus Oryx. It is native to the arid regions of Southern Africa, such as the Kalahari Desert. Some authorities formerly included the East African oryx as a subspecies.The gemsbok is depicted on the coat of arms of Namibia,where the current population of the species is estimated at 373,000 individuals.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From:en.wikipedia.org/wiki/Gemsbok、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5573/166485425#text-fields

《消失的腳印》

相關焦點

  • 南非劍羚 Gemsbok
    南非劍羚,或稱南非長角羚,食草動物,是一種原產於非洲南部的偶蹄目,分布於南非、納米比亞及波札那。
  • 【rlyl物種說】今日--喬氏笛鯛(Whipper snappe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鱸亞目 Percoidei科:笛鯛科 Lutjanidae屬:笛鯛屬 Lutjan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岬鼠(Cape mole rat)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齧齒目 Rodentia亞目:豪豬亞目 Hystricomorpha科:濱鼠科 Bathyergidae屬:岬鼠屬 Georych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灰冠鶴(Grey crowned-cran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鶴形目 Gruiformes科:鶴科 Gruidae屬:冠鶴屬 Balearica種:▲灰冠鶴孵化和其雛鳥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主要分布在非洲烏幹達、剛果、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安哥拉、南非等地。
  • 【rlyl物種說】今日--曲紋唇魚(Humphead wrasse)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隆頭魚亞目 Labroidei科:隆頭魚科 Labridae屬:唇魚屬 Cheilinus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琉球群島、臺灣、馬爾地夫等地。大型隆頭魚,體長230釐米。個性溫和,通常獨居或成對出現,主要以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 【獵物檔案】劍羚 Oryx
    :南非劍羚、東非劍羚、彎角劍羚和阿拉伯劍羚。阿拉伯劍羚 Arabian Oryx南非劍羚和東非劍羚毛皮呈灰褐色,彎角劍羚灰白色,阿拉伯劍羚白色。南非劍羚和東非劍羚非常相像,最顯著的區別就是:東非劍羚的後腿沒有黑色區域,黑色斑紋到腹部為止;而南非劍羚的後腿則有大面積的黑色斑塊。南非劍羚是我們在狩獵中最常見的也是四種劍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肩高約110-130釐米,體重約210-240千克。不論是雄性或是雌性都有長而直的角,並且雌雄個體的角非常相似,長角尖銳如同刀劍,因此叫"劍羚"。
  • 【rlyl物種說】今日--黑腳企鵝(African penguin)
    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企鵝目 Sphenisciformes科:企鵝科 Spheniscidae屬:環企鵝屬 Spheniscus種:黑腳企鵝,又名非洲企鵝、斑嘴環企鵝或公驢企鵝,是生活在非洲西南岸的企鵝,在納米比亞至南非近伊莉莎白港的阿爾哥亞灣的24個島上都有群族,最大的位於戴爾島。黑腳企鵝的近親是在南美洲南部的漢波德企鵝及麥哲倫企鵝及近赤道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企鵝。黑腳企鵝平均壽命10歲。
  • 【rlyl物種說】今日--漂泊信天翁(Wandering albatross)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科:信天翁科 Diomedeidae屬:信天翁屬 Diomedea種:雖然不太明顯,但當與其他幾種從漂泊信天翁中分離出來的新種比較(如阿島信天翁、特島信天翁及安島信天翁),漂泊信天翁的羽色是最白的。其他種類的繁殖年齡的信天翁在翅膀和身體上都有更多的黑色,很像是沒有成熟的漂泊信天翁。漂泊信天翁的喙很大,喙和腳都是粉紅色的。
  • 最好看的牛科動物——劍羚
    其中彎角劍羚(Oryx dammah)的角形似彎刀,而另外三位的角則像是筆直的刺劍(rapier),帥氣的長角再加上相當勻稱的體格(既不像某些瞪羚一樣多度瘦弱也不像某些大型野牛一樣臃腫不堪),使得劍羚們在許多動物愛好者心目中都是「牛科第一美男子」的強力候選者。而四大劍羚裡我認為最帥的還是體型最大、身板最挺拔的南非劍羚(Oryx gazella,雄性南非劍羚的體型可達240千克)。
  • 【rlyl物種說】今日--純色獴(Brown-tailed mongoos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純色獴屬 Salanoia種:🔎🐾延伸閱讀:雞鼬(European polecat)大狐猴(Indri)【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水豚(Capybara)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齧齒目 Rodentia科: 豚鼠科 Caviidae屬: 水豚屬 Hydrochoerus種:🔎🐾延伸閱讀:美洲豹下水浮潛捕食水豚,卻鎩羽而歸巴塔哥尼亞豚鼠(Patagonian mara)【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
  • 【rlyl物種說】今日--小懶猴(Pygmy loris)
    :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科:懶猴科 Lorisidae屬:懶猴屬 Nycticebus種:🔎🐾延伸閱讀:懶吼猴(Guatemalan black howler)白面僧面猴(Golden-faced saki)【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太平洋鯡(Pacific herring)
    ▲太平洋鯡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鯡形目 Clupeiformes科:鯡科 Clupeidae屬:鯡屬 Clupea種:
  • 【rlyl物種說】今日--馬可羅尼企鵝(Macaroni penguin)
    :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企鵝目 Sphenisciformes科:企鵝科 Spheniscidae屬:冠企鵝屬 Eudyptes種:分布於南非到南美西部以及南極洲沿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 【rlyl物種說】今日--非洲豹(African leopard)
    ▲非洲豹樹上休息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目:食肉類 Carnivora科:貓科 Felidae屬:豹屬 Panthera種:📖延伸閱讀:遠東豹(Amur Leopard)爪哇豹(Javan leopard)【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
  • 【rlyl物種說】今日--縞獴(Banded mongoos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縞獴屬 Mungos種:🔎🐾延伸閱讀:純色獴(Brown-tailed mongoose)雞鼬(European polecat)【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赤鳶(Red Kite)
    ▲赤鳶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隼形目 Falconiformes科:鷹科 Accipitridae屬:鳶屬 Milvus種:🔎🐾延伸閱讀:美洲紅鸛(Greater Flamingo)大天鵝(Whooper Swan)【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 【rlyl物種說】今日--大白鷺(Great egret)
    ▲大白鷺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科:鷺科 Ardeidae屬:鷺屬 Ardea種:🔎🐾延伸閱讀:夜鷺(Black-crowned night-heron)草鷺(Purple heron)【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巴西笛鯛(Cubera snappe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鱸亞目 Percoidei科:笛鯛科 Lutjanidae屬:笛鯛屬 Lutjanus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