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一場毀滅性災難與人類擦肩而過。一個太空中的不速之客,以每秒二十四點五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它就是2019OK小行星,此小行星長一百三十米,寬五十七米,來自於木星與火星的軌道之間。
掠過地球時,距離地球約為七點二萬千米。當科學家發現它時被驚出了一身冷汗。七點二萬千米對於我們來說很可能非常遙遠,但放在宇宙的尺度上,這個距離卻僅為地月距離的五分之一。
如果2019OK小行星的最終目的就是地球,我們可能連抗衡的機會都沒有。因為直到2019OK小行星到達地球的一天前才被巴西索納爾天文臺和美國天文學家們發現。這就意味著我們全人類,只有一天的準備時間,而這一天我們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天文學副教授麥可·布朗表示,「這是一次令人不安的接近,專業機構對類似的小行星飛掠地球缺乏警告,儘管這次小行星沒有襲擊地球,但足以說明這種被撞擊的威脅在加速出現。」
人類目前最快的洲際飛彈只有二十倍音速,而2019OK小行星的移動速度卻達到了驚人的八十倍音速。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攔截2019OK小行星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一旦它撞擊地球,那麼它將釋放出約為十億噸TNT爆炸時所釋放出的能量,這足以在瞬間毀滅一座城市,而撞擊地球所產生的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連鎖反應,究竟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根本無法想像。
在太空中存在著太多我們不知的事物,隕石和小行星只是其中之一,而每隔一段時間地球都會被它們所光顧,下一次的撞擊會在何時,撞擊的物體和能量會有多大?可能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
對此,NASA曾模擬小行星撞地球,曼哈頓遭撞擊,死傷慘重!
2019年3月26日,美國宇航局(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發現一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2019 PDC。經過數月的跟蹤和計算,科學家們發現,這顆小行星長260米,寬140米,在2027年4月29日撞擊地球的機率為1/10,其威力相當於1億到8億噸TNT當量,是地球上爆炸過的最大核彈沙皇炸彈的2到16倍。
經過進一步的計算和研究,2021年底科學家們最終確認,小行星2019 PDC將於2027年4月29日撞擊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為阻止這場災難,NASA與歐洲、俄羅斯、中國及日本的太空機構合作,製造了6艘動能撞擊太空飛船,於2024年發射升空,並在8月抵達小行星2019 PDC,通過撞擊成功偏轉了小行星2019 PDC的軌道,拯救了丹佛市。
2024年9月,監測小行星撞擊情況的望遠鏡發現,2019 PDC分裂出一個長80米,寬50米的碎片,繼續向著地球飛奔。2027年4月19日,科學家們最終確認,這個碎片將在10天後撞擊美國紐約曼哈頓地區。根據測算,這個巨大碎片衝入大氣層的速度將達到19公裡/秒,爆炸當量相當於500萬到2000萬噸TNT炸藥,是廣島原子彈的數百倍到1000多倍。
災難如期而至,曼哈頓從中央公園到下城被夷為平地,130多萬人死亡,傷者不計其數。
這不是科幻或災難電影,而是美國宇航局在本月舉行的行星防禦會議上假想的場景,2019 PDC也不是真實的天體,而只是一個虛擬的小行星。
這次演習中使用的動能撞擊技術,被稱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NASA已在開發之中,並將在2022年由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攜帶,對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即小行星65803)進行實地攔截測試。
地球周圍已經發現的近地天體
美國宇航局近地物體研究中心主任,模擬指揮保羅·喬達斯說,我們必須挑戰自我,提出棘手的問題,如果你每天不去研究最糟糕的情況,就不會學到任何東西。
這就是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你每天都沉浸在假想的歌舞昇平之中,暖風燻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災難真正降臨的時候,可能就會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只有拂去眼前的浮華繁花,洞悉未來可能的危險和災難,才能時時警醒自己,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
你眼睛能看到多遠,你未來的路就有多遠。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自封就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