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冷霜的榮耀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地鐵。
為了緩解當時倫敦的交通壓力,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倫敦大都會鐵路在1863年1月10日開通並投入運營。然而這條地鐵的首位發明者和倡導者居然是一位法官。
查理是倫敦市的一名法官,他總是因處理一些交通上的糾紛而疲憊不堪原來,19世紀中期的倫敦人口劇增,而城市的道路建設卻沒有跟上人口的增長,道路又窄又小,常常堵塞,導致人馬相撞事故經常發生,市民們怨聲載道,他們強烈要求市政府投入資金改變這種交通現狀,但是市政府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案來解決此種局面。查理是一個有著強烈公共意識的人,他不想讓這種局面繼續下去,於是苦苦思索著最優的交通方案。
當時的交通工具是馬車,但是馬車的乘客容最非常有限,這就必然要有更多的馬車在路上行駛以適應乘客數量的劇增。馬車的速度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很慢,且方向不好控制,必然要導致交通塔塞要想改變城市的交通狀況,首先要提高人的流動速度。可是,如何提高人流速度是查理最傷腦筋的問題。他想到火車是容量最大的,速度快,但是火車都是在城市之間的長線空地上行駛的,城市裡空間有限,火車肯定不能在市裡像馬車那樣行駛。那該怎麼辦呢?他又陷入了長長的思索中……
一天下午,他在家裡打掃衛生,當他把牆角邊存放已久的箱子搬開時,發現牆邊有一個老鼠洞,這個洞一直通到牆外。查理看了看,不由得自言自語起來:「老鼠真厲害呀,鑽在地下到處跑,也不怕交通堵塞。」他頓時想到:能不能讓火車像老鼠那樣,在地下跑呢?如果讓火車入地成功的話,交通狀況將會大大改善。
查理於1843年向倫敦市政府提出修建地下鐵道的建議。可是,1854年被批准的鐵路計劃由於財政等各種原因被一再推遲,直到1860年這一建議才被正式採納。修建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經常遇到各種阻力:有人認為這樣會把地挖空,使得上面的建築物塌陷,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也有人認為,火車在地下跑不安全,隨時都可能出車禍,這純屬「天方夜譚」;甚至還有人湧入市政府,強烈抗議政府修築地下鐵路……最後,政府多次出面向市民解釋其安全性,才勉強獲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1863年1月10日,倫敦地鐵終於投入運營。
最初,好奇心促使市民們爭構地鐵風採。可是好景不長,人們不願意乘坐地鐵了,因為地鐵裡整天濃煙滾滾,氣味嗆人。後來,政府部門召集專家「會診」,終於開出了新處方——在隧道的頂部開鑿一些孔道排出地鐵裡的煙霧。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鐵隧道突然冒出的一股股濃煙常常嚇得馬狂奔亂跑,車禍不斷。後來,一些專家共同努力,終於研製出無汙染、速度又快的電動地鐵列車,使地鐵的運行步入了現代化。
地鐵與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擁擠和充分利用空間外,還有很多優點:一是運量大。地鐵的運輸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車大七至十倍,是任何其他城市交通工具都不能比擬的;二是速度快。地鐵列車在地下隧道內風馳電掣地行進,行駛的時速可超過100公裡;三是無汙染。地鐵列車以電力作為動力,不存在空氣汙染問題,符合現代人的環保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