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說過孩子誤食藥品致死嗎?
相信大家對藥都不陌生,它們能治療或者預防人類的某種疾病。
然而大家知道嗎?藥也可以「害人」,誤食導致的藥物中毒從來都不是偶然現象。
但你們相信嗎?我們的孩子恰恰是誤食藥品的主力軍。
據相關統計
藥物中毒是兒童傷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因為誤服藥物導致兒童死亡的病例高達 1500 例。
尤其是 1-4 歲的孩子好奇心比較重,一些藥品的色彩、形狀對他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對小孩加強監管,妥善保管藥品,避免孩子把藥片當作糖果誤食。
今天,浪媽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
誤食降壓藥
近日,廣東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況下,誤服了放在桌上的降壓藥。奶奶發現後,先聯繫了女童母親,未及時將孩子送醫。
幾經波折之後,女童才緊急轉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此時距離孩子服藥的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
最終,女童經搶救無效後不幸離世。
據了解,孩子奶奶因患有高血壓,兜裡有降壓藥。等發現藥被孩子誤吃時,大半瓶藥都沒了。
十分慌亂的奶奶沒有先撥打120送醫,而是找了當時正在上班的孩子媽媽。
幼童吃藥是下午2點多,等送到醫院時已是下午4點半,錯失了最佳搶救時機。
幼小的生命戛然而止,真的太令人痛心了!
到了年紀,家裡的長輩就總會有吃降壓藥。
而小孩子誤服的硝苯地平片是一種藥片很小的糖衣片,孩子當糖豆咽下幾十粒並不困難,況且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模仿大人服藥的行為並不罕見。
硝苯地平苦味不重,所以糖衣化完後孩子咽下的可能性比較大,他們會在第一粒糖衣化完後放入口中第二粒藥,吞咽口水時把第一粒藥物吞入,整個過程並不困難。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的就應該儘量不要在小孩子面前吃降壓藥,不然孩子以為是好吃的東西,老想著悄悄拿來吃。
孩子聰明,模仿能力非常強,我們總以為一些不好的行為、不好的話被孩子看到、聽到,孩子沒反應就沒事了。
可其實孩子都記在心裡,突然就模仿起來~還有的是,無論是藥、燒水壺、刀具等等一系列的大人用的物品,都應該在結束使用後,存放得當,起碼小朋友摸不著。
幸運的孩子少不了父母的細心
前段時間,也有一個小女孩誤食了藥品,但是幸運的是,她被救下來了。
回憶起那一幕,琳琳的媽媽黃女士仍心有餘悸。
原來,家住冬瓜山的黃女士,做好中飯從廚房出來的時候,發現獨自在客廳玩耍的琳琳手上拿著一板空的維生素 AD 滴劑藥殼,嘴裡還在不停的嚼著。
黃女士上前一看,發現抽屜裡一盒新的維生素 AD 滴劑已被打開,黃女士嚇了一跳,趕緊從孩子嘴裡往外摳。
可是,藥物都已經被孩子吞進去了。經過黃女士的清點和詢問,發現孩子把十粒維生素 AD 滴劑當成糖果誤服了。
黃女士擔心寶寶會中毒,趕緊拿上藥盒,將孩子帶到長沙市第三醫院兒科急診。
所幸,這個小女孩被媽媽及時的發現,可以說這個媽媽警惕力還是很高的。
一方面,家長應樹立安全意識,家中有毒物品、藥品一定要放置於孩子看不見、接觸不到的地方,如上鎖的櫥櫃、抽屜等。
當發現小孩誤食毒藥,不論劑量大小、有沒有不適症狀,應儘快清除毒物、第一時間現場急救,例如清理口腔、減少毒物經消化道吸收。
隨即快速將小孩送往醫院治療,不能因沒有明顯症狀和不適而掉以輕心。
家長在護送中毒患兒前往醫院時,也要將剩餘毒物包裝好並隨同攜帶,清楚毒物的名稱和食用的量。
為醫生的診斷提供有效線索,便於醫生在最短時間內對毒物成分進行臨床甄別,及時準確制定治療計劃,以免耽誤治療時間和效果。
注意好孩子的蛛絲馬跡
相信大家對百草枯並不陌生。
百草枯毒性極大,且無特效解毒藥,口服中毒死亡率可達百分之九十,2到6克就可以讓成年人喪命。
但是有一個一歲九個月的孩子誤食了此藥。
所幸孩子的爺爺及時送醫,被搶救了過來。
這個孩子是幸運的,但幸運可不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
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誤服藥物的新聞:
家長要牢記,寶寶好奇心重但是膽子很小,通常不敢告訴父母他偷偷吃了什麼,所以父母必須能夠從一些小細節去觀察和發現「蛛絲馬跡」。
1、寶寶隨時隨地昏昏欲睡
如寶寶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會表現出無精打採、昏昏欲睡的狀態,家長遇到此事,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寶寶動過。
2、寶寶嘴裡有異味
當寶寶出現異常症狀時,父母可以湊近寶寶的小嘴,聞聞看有沒有怪異的味道。因為很多藥品都有獨特的化學氣味,所以會殘留在寶寶口腔中,父母可以憑此作為判斷的一個依據。
3、寶寶嘴裡有異物殘留
有的時候,寶寶會誤以為藥品是糖果誤食,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會採用把藥品嚼碎或者融化的方式誤服,那麼就會在嘴唇上或者舌頭上留下藥品殘渣。父母一旦發現寶寶嘴上有奇怪的物品殘渣,就要立刻警覺起來。
4、寶寶舌頭有灼傷的痕跡
有時寶寶誤食的藥品是具有較強腐蝕性的,例如強酸或者強鹼性藥物,就會灼傷舌頭甚至嘴唇,但因為害怕被責罵所以忍痛不敢出聲。這種情況非常嚴重,一旦發現要立刻送醫院救治。
做好防範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浪媽最後想說:
對於 " 誤服 ",家長更應該做到的不是 " 治 ",而是 " 防"。
年輕的家長除了自己要掌握兒童用藥的安全常識外,還要和其他家庭成員一同參與到兒童藥物中毒的預防中,一起為孩子創建一個安全的用藥環境。
家長在餵小孩吃藥時,應該告訴他們正確的藥名和作用。
儘量不要在小孩面前服藥,避免他們不必要的模仿。
家中的藥物要妥善保管,不能用飲料瓶、飲水杯等盛放液體藥品、消毒劑、農藥等,避免孩子當作食物誤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