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dào jiā)。
中國古代的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朱自清《「好」與「妙」》:「道家是逃避現實提倡隱逸的,老子和莊子更用詩來寫他們的哲學。」]
道家參考例句:
1、因經長期戰亂,漢代初年採道家思想,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
2、道家學者常有遺世獨立的思想。
3、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始祖。
4、他對道家的「盈滿之咎」理解得很透闢。
5、道家講究溯本求源,且道法自然,你下去想想,自會有解決之道。
6、其散逸書風,頗類道家的寧為狂狷,不為鄉愿。
7、他用筆坦然利落,一揮而就,從而顯現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8、在道家無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導下,與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實踐。
9、山水畫在中國倍受青睞與道家的思想有很大關係。
10、道家的主張很好,但垂拱而治的國家從來就沒有。
道家有關的成語:
1、無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2、六神無主(liù shén wú zhǔ):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3、清淨無為(qīng jìng wú wéi):道家語。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4、洞天福地(dòng tiān fú dì):道家指神道居處。現喻指名山勝地或非常幽美的環境。
5、福地洞天(fú dì dòng tiān):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6、三魂七魄(sān hún qī pò):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魂七魄」。
7、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8、吸風飲露(xī fēnɡ yǐn lù):道家及詩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絕食五穀。
9、知白守黑(zhī bái shǒu hēi):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10、諸子百家(zhū zǐ bǎi jiā):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種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後用來對我國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道家造句和解釋_道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