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援助災區背後的故事

2020-11-30 中國網

    5月27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郊外的傑格拉拉空軍基地,巴基斯坦聯邦衛生部長萊赫曼(第二排左五)和中國駐巴大使羅照輝(第二排左六)為即將奔赴中國甘肅地震災區的巴基斯坦醫療隊隊員送行。當日,巴基斯坦醫療隊首批28名隊員帶著醫療設備搭乘兩架巴空軍運輸機前往中國甘肅蘭州。新華社記者李敬臣攝 


 


    外國元首哀悼汶川地震罹難者: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

    巴基斯坦對中國地震災區的援助仍在繼續。27日,一支由2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巴基斯坦醫療隊飛赴中國甘肅地震災區。為此,巴方專門動用了最後兩架戰備運輸機。

巴基斯坦共有4架運輸機,其中兩架用於日常飛行,另外兩架作為緊急備用。目前有兩架運送救災物資的飛機仍在中國,巴政府經過緊急磋商後決定:動用剩下的兩架備用飛機。

中國四川汶川發生地震之後,巴基斯坦政府已在第一時間將逾10噸救災物資運往中國地震災區。在獲悉地震災區帳篷緊缺後,巴政府又先後捐贈了22260頂帳篷。回顧巴方對中國地震災區的援助行動,有很多故事值得銘記。

  「他們是去救人的,有菜葉吃就行」

  對於巴基斯坦的首批醫療隊赴甘肅地震災區進行救援,中國有關接待部門非常重視,也希望能為他們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為此,國內專門向中國駐巴使館詢問巴基斯坦醫療隊的飲食安排問題。

  巴外交部東亞司司長馬丁·汗告訴中國駐巴使館政務參贊姚敬,巴基斯坦醫療隊自己會帶一些簡單的食品,儘量不給災區增加麻煩和負擔。

  「不用操心醫療隊的吃飯、接待問題,他們是去救人的,有菜葉吃就行。」馬丁·汗說。

  「不要談錢」

  急災區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國地震發生後共提供了兩萬多頂帳篷。中國駐巴使館非常清楚,這些帳篷對於經濟並不發達的巴基斯坦來說是筆很大的開銷,所以希望以中方購買的方式送給災區。但是經過幾次詢問,巴基斯坦國家減災局主席法魯克和其他巴方官員都拒絕透露帳篷的價格。

  「這些帳篷是救災用的,是我們心意的表達,」法魯克說。

  「巴方說:『這些援助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兄弟以前幫助我們的時候,跟我們要過錢嗎?』聽到這裡我眼淚都出來了,」一位使館工作人員動情地說。

  姚敬介紹說,根據市面價格,一頂帳篷一般約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帳篷一項,巴基斯坦的捐贈價值就達到了400多萬美元。

 

 

相關焦點

  • 國際社會緊急援助南亞地震災區(圖)
    本報通訊員 肖斌 攝  在南亞次大陸發生芮氏7.6級強地震之後,國際社會迅速做出反應,對受災國家表示慰問,並積極提供援助。北京時間9日,中國政府派遣國際救援隊搭乘中國民航包機趕赴巴基斯坦地震災區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救援隊當日抵達伊斯蘭瑪巴德機場。  中國派救援隊赴巴災區  南亞大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立即做出反應。
  • 巴基斯坦援助中國地震災區物資啟運
    專題:震城突進——解放軍抗災紀實  新華網伊斯蘭瑪巴德5月16日電(記者李敬臣)兩架巴基斯坦空軍運輸機當地時間16日清晨從伊斯蘭瑪巴德郊外的傑格拉拉空軍基地起飛,將飽含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深情厚誼的救援物資運往中國四川省省會成都。
  • 中國順利完成對巴基斯坦地震緊急物資援助工作
    商務部9日宣布,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新提供的第10批緊急救災物資已於11月9日晚安全抵達伊斯蘭瑪巴德。至此,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地震災區新提供的緊急物資援助已全部完成。  自巴基斯坦地震災害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分三次先後向巴提供了2673萬美元的無償援助,包括物資、現匯和派遣醫療救援隊等。中國提供的物資共約1911噸,分24架次運往災區。  商務部有關方面負責人說,中方提供的援助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高度評價,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巴方表示,巴政府和人民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在巴災後給予的同情和物資援助。
  • 中國援巴物資於本月15日運抵巴基斯坦地震災區
    佛教在線11月16日訊 11月15日,協助援巴救災物資運輸工作的新疆自治區民政廳有關人員從巴基斯坦返回喀什。這標誌著新疆圓滿完成首次承擔的國際救援運輸任務。 今年10月8日發生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克什米爾的強烈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巴基斯坦紀念南亞大地震一周年
    巴總統穆沙拉夫發表講話,讚揚了災區人民的勇敢和頑強,並對國際社會的援助表示感謝。   巴控克什米爾首府穆扎法拉巴德是地震重災區之一。  穆沙拉夫在紀念儀式上說,在這場巴基斯坦歷史上最大的救援行動中,全國人民都做出了貢獻。他同時感謝國際社會對巴基斯坦重建的援助。
  • 巴基斯坦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00萬美元(圖)
    人民網7月25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3年7月24日,王毅外長會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的100萬美元人道主義捐款。  王毅說,患難見真情,巴基斯坦不愧是中國的「鐵哥們」。
  • 巴基斯坦地方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3500頂帳篷
    運載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捐贈給中國地震災區的3500頂帳篷的車隊駛達紅旗拉甫口岸。孟祥麟攝影車隊停在我檢查站接受檢查。孟祥麟攝影運送帳篷的巴基斯坦車隊。孟祥麟攝影巴基斯坦司機在接受我邊防人員檢查。孟祥麟攝影中巴兩國官員在車隊前合影留念。
  • 南亞地震災區迎來艱難冬季 巴基斯坦救援仍在繼續
    地震發生後,巴基斯坦政府把震後工作劃分為營救、救濟、安置和重建四個階段,並緊急成立了以祖拜爾中將為主席的地震救援和重建局,全面協調災民安置、物資運送、傳染病防治及災區重建等工作。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和重建局的主持下,巴基斯坦軍方工程部隊在災後5個星期的時間內,打通了傑拉姆峽谷、尼拉姆峽谷和卡漢山谷等三大重災區的大部分進山道路,為趕在嚴寒天氣到來前進行更大規模的救援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急需人道主義援助(13)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8年10月3日(外代一線)(15)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急需人道主義援助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士兵從一架軍用飛機上卸下救援物資。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說,在中蘇拉威西省災區,包括4.6萬名兒童和1.4萬名老人在內的19.1萬名災民需要人道主義緊急援助。 新華社/路透
  • 中國向巴基斯坦移交第二批地震救災物資
    人民網伊斯蘭瑪巴德1月25日電(記者徐偉)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第二批總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物資援助,25日運抵巴首都伊斯蘭瑪巴德。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巴國家災難管理局主席阿斯加爾·納瓦茲出席交接儀式,並籤署了物資交接證書。
  • 南亞大地震一周年老布希為災區籌款
    去年10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襲擊南亞地區,造成巴基斯坦7萬多人死亡,300多萬人流離失所,近6000所學校被毀。地處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的巴拉考特市在地震中被夷為平地,3萬居民中約8000人死亡,成為地震重災區之一。在地震一周年後,巴拉考特的許多地方仍然保持著地震發生後的舊貌。
  • 港澳臺地區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回顧
    10年來,不論是震後救援還是災後援建,港澳臺同胞的身影和援助一直與受災地區的民眾同在。他們用一筆筆捐款,一個個援建項目,一次次回訪,詮釋著血濃於水的真摯情感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  香港援建記:8年投入100億港元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臥龍小學的建築遭受重創。
  • 中國商務部啟動應對阿富汗、巴基斯坦地震緊急援助預案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據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27日消息,商務部已經啟動應對阿富汗、巴基斯坦地震災情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預案。  10月26日,阿富汗發生7.8級大地震。據報導,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韓國政府將「鹿莎」颱風災區定為特災區
    韓國政府將「鹿莎」颱風災區定為特災區 2002年9月13日22:37  新華網   新華網漢城9月13日專電(記者張利)「鹿莎」颱風給韓國造成重大損失
  • 品味習近平講給世界的20個小故事
    時間:2015年4月21日  場合:習近平在巴基斯坦議會的演講  故事1: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援助  在中國遇到自然災害和困難挑戰的時候,巴基斯坦總是及時伸出援手。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巴基斯坦傾囊相助,出動所有的戰略運輸機,將全部戰略儲備帳篷第一時間運到了災區。隨行醫療隊為節省飛機空間,拆掉了飛機上的座椅,一路上席地而坐。今天,數以千計的巴基斯坦工作人員在各地同中國職工一起夜以繼日建設中國承擔的項目,湧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 汶川地震香港援助項目完工率98%
    汶川地震香港援助項目完工率98%     截至今年10月底,189個援助項目已完工186個        在汶川地震災區,14個項目獲省結構優質工程獎    在蘆山地震災區,我省邀請香港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代表全程監督資金使用
  • 阿聯對巴基斯坦表達不滿:現在不聽話,經濟合作和援助也都停了
    來自印度方面稱,巴基斯坦與前盟友的關係再度出現了緊張: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沒有聽從阿聯的話。巴基斯坦政府知情人士說,阿聯對2017年坎大哈爆炸案的調查使5名阿聯外交官喪生,該爆炸案顯示了極端武裝分子和巴基斯坦武裝分子的介入。
  • 人道主義援助
    人道主義援助[ 2008-12-23 09:35 ]近年來,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頻繁發生海盜襲擊、劫持過往船舶事件。海盜問題已成為一大國際公害。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艦艇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中國船舶及船員的安全,以及保護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船舶的安全。在上面的報導中,humanitarian relief就是指「人道主義援助」,有時也寫作「humanitarian 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