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提高、企業對降本增效需求日漸迫切為技術的切入提供了廣闊的落地空間,從2018年開始興起的RPA技術是這一趨勢的證明。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產品形態通常為一套自動化軟體,幫助解決重複、流程、規則以及需要在不同系統或傳播介質中切換的工作,模擬人類對各類OS及應用軟體的操作。國內RPA賽道自興起以來,當前已經出現了多個類型的服務商,賽道也進入商業落地的關鍵時期,36氪此前有系列報導。
「九科信息」也是這一賽道上的玩家之一,由招商局孵化,其前身為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創新RPA+AI項目,自2020年9月開始獨立發展。近期,九科信息也正式宣布獲得金沙江創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RPA服務商當前可分為幾種類型,一是做通用平臺的服務商;二是基因是AI、BI、自動化等領域,後延伸到RPA業務的公司;三是針對某個垂直領域做工具型產品的公司,如電商、金融等。
九科信息創始人兼CEO萬正勇對36氪表示,九科信息屬於第一種路線,即做通用平臺,定位企業級雲原生SaaS平臺,為大型企業提供數位化轉型方案。
九科信息的主打產品為「bit-Worker 比特工匠超級自動化平臺」,具備協作開發、配置中心、流程共享、組件共享、跨平臺調度、集中管控等多種企業級核心能力,可將標準化、重複性、跨系統、跨模態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幫助企業智能處理繁複工作,實現數位化、智慧化經營。
市面上主流的RPA平臺分為三部分:機器人(Robot)、開發平臺(Studio)和 協調器(Orchestrator),分別負責流程執行、自動化流程開發和調度工作。萬正勇介紹,從產品結構來看,九科信息的自動化平臺也擁有這三部分,但和當前市面上基於CS架構的方案不同,九科是基於雲原生架構建立產品,優勢在於能快速適應客戶從本地到上雲、業務快速發展所帶來的IT變化,並天然具備跨平臺(Windows、Linux)的優勢,擴展和迭代能力會比較強。
在產品設計角度,九科信息的特點在於產品架構偏向企業級的服務思路,在企業內部的流程共享、多人協作等場景上做了不少優化,並且增強了企業級的統一管控功能。舉例來說,如果一個超大型集團客戶內部A部門開發了一個自動化的流程,若沒有COE或IT部門統籌,B部門日後可能會因為類似的需求產生重複造輪子的情況。因此,九科信息會結合統一管控的需求,為企業做集團層面的自動化規劃和落地。
此外,為提高產品標準化程度、降低運維成本,九科信息基於自有的元素庫也能切實提高產品的自動化交付效率。RPA通常會通過UI元素抓取來識別步驟,一個自動化流程可能涉及包含軟體交互的數十個步驟,如果交互過程中一個輸入框、界面上的一個控制項等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到流程的正常運行——通常的解決方法是由運維人員一個個手動更改流程,但這會帶來巨大的運維成本。九科信息的創始團隊在大型企業軟體領域有超過十五年的經驗,對於企業級用戶的需求有深刻理解,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種需求,將這些易變元素和參數自動提煉並實現統一修改,流程發生改變的時候就能快速完成調整,運維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對企業級軟體、作業系統的適配是RPA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在這一方面,bit-Worker平臺基於瀏覽器建立了可視化流程設計器,能夠實現全SaaS模式交付——也就是說,不必像以前一樣必須下載一個專用的本地客戶端,基於網頁即可完成配置操作。當前,九科信息支持公有雲、私有雲及混合雲模式下的「零」部署或輕部署模式,在交付上也會和行業ISV、諮詢公司等合作,九科信息則專注產品研發方面。
「經過眾多業務場景驗證,九科在金蝶、久其、用友和WPS等國產特色應用中都能做到較好的穩定性與適配性,」萬正勇表示,「目前九科已經有眾多流程能夠做到穩定運行17個月,幾乎零出錯率。」
從市場打法來看,九科信息從大型企業的自動化中臺需求切入,而不是單獨向一個部門售賣機器人,比如九科會為集團性企業建立包括COE(卓越中心)在內的自動化平臺,當集團內的成員企業有自動化需求,可向自動化平臺提出。目前九科信息已與十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萬正勇表示,九科信息由招商局孵化,目前也服務了招商局旗下的多家公司,招商局複雜的業務線為九科信息的產品快速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本輪融資後,公司也將進一步引進研發、產品、市場方面的人才,快速建立生態夥伴合作體系,構建從產品研發到渠道市場層面的自動化生態,加強對行業標準層面的探索。
九科信息的新一輪融資也已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