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剛剛證實,它已經收購了教育軟體開發商Kno,據悉所有Kno員工都將加盟英特爾。
在英特爾的官方聲明裡,並沒有透露該起收購的價格。有的新聞稿把這起收購稱為:「這是英特爾進軍教育市場的最新舉措」。
呃,其實虎嗅想說,Kno這家公司本來就是英特爾資本早投資了的創業公司好嗎!這起案子,典型的是「炒股炒成股東」的升級版——「風險投資投成全資收購」啊。
應該說,Kno是一次未盡雄心的教育領域創業,它本來想替換學生們手中的課本。
Kno成立於2009年,2010年9月已經融資4600萬美元,早期投資者包括知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等。2011年4月,英特爾資本領投Kno總額為3750萬美元的C輪融資,其中英特爾資本出資2000萬美元。這是Kno由硬體向軟體轉型的一個信號。
Kno創建之初,是想針對教育行業市場推出平板電腦。2010年秋天時,Kno的確推出單屏幕版和雙屏幕版本的平板,採用Ubuntu 9.10版為核心的系統,擁有一套非常漂亮的GUI界面。它的優勢在於,把軟體、硬體和服務進行整合。當時,Kno已經跟大部分美國的教科書出版社合作,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這款產品購買下載教科書,價格是紙本書的八折到五折之間。單屏版599美元,雙屏版899美元。
但是在蘋果、亞馬遜、谷歌等知名公司的擠佔下,Kno憑藉細分定位,在平板市場絕難出頭。Kno平板推出一兩個月後,其銷售成績已充分說明這一點,隨後便停售。
隨著英特爾資本的進入,Kno把這一平板電腦的硬體設計授權提供給英特爾,轉而專注於面向學生市場的軟體開發,研發教育軟體解決方案。當然,一貫做晶片設計製造的英特爾並不會直接進入平板電腦市場,而是將Kno的硬體藍圖與OEM合作夥伴分享。
Kno創建以來總融資額並不確切,但加起來無論如何是一個近億美元的數字。這個數字顯然並沒有砸出一個足夠光明的未來,但是它積累的教育內容與產業經驗,是英特爾認為有價值的,遂乾脆全部買下。事實上,Kno團隊幾個月前就在跟潛在收購者談判收購事宜——與其跟外人談,不如賣給自己現有股東好了。
上文那句「英特爾進軍教育市場的最新舉措」,改成「英特爾開發自主教育業務的最新努力」是更確切的。英特爾近期還針對教育市場Android平板電腦機型推出了參考設計,並加入了電子教育項目。通過對Kno的收購,英特爾擁有了一大票教育資源。Kno之前幾年與75家出版商建立了合作,擁有20萬本互動圖書,從幼兒園一直覆蓋到大學的教科書,都可以在iPad、Android或Windows平板電腦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