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剛進交大的忐忑迷茫,
到專注執著、全心投入科創競賽捧回大獎,
她將熱愛進行到底,起航青春;
從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到投身國防的交大人,
她「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
矢志報國,不負青春與眾望
......
她是2019年交大「學術之星」獲得者,
2020屆上海市高校
0000001號就業協議籤約者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生 高 嬌
讓我們一起走近,
看她在交大蛻變成長,勇敢追夢~
01
從忐忑擔憂到捧起大賽特等獎盃,
她堅定科研志趣,在科創中青春起航
交大是高嬌高中時期的夢想,高考未能如願的她選擇以碩博連讀生的身份進入交大繼續求學。回憶起剛入交大的那段時光,她也有過擔憂和忐忑:「剛入學時我對自己並沒有什麼信心,我會覺得那些在高考中取勝的同學們一定比我優秀。第一次參加課題組的組會完全聽不懂導師和師兄師姐們所討論的內容,那段時間,我對自己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科研工作充滿了擔憂。」
對高嬌來說,交大是一個理想的「學術天地」——不論是知識淵博的師長還是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的同學,都給了她學術上的幫助與啟發。研究生階段她參加了「挑戰杯」大賽,起初抱著「學習」與「鍛鍊」的態度,出乎意料的順利漸漸地讓她慢慢找到信心。回憶起當初參加「挑戰杯」的時光,她直言抗壓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最終,他們組的成果獲得了第十五屆「挑戰杯」能源化工組特等獎。除此之外,成果還獲得2018年「創青春」全國銀獎,第十屆「節能減排」大賽全國特等獎,第四屆「錢學森」杯特等獎等榮譽。
「挑戰杯」特等獎的榮譽是對努力與汗水的肯定,回首時我驚喜地發現自己不再擔憂未來,已經有充足的信心迎接未來的一切。
——高嬌
02
不斷摸索、從研究中沉澱,
她籤約首份畢業協議,投身國防不負青春
在科創中起航的高嬌決定以博士的身份繼續在交大學習與探索。設計、搭建試驗臺,做實驗,找bug,寫論文……接下來的科研生活中高嬌不斷摸索、積累沉澱。
「第一個試驗臺是在蘇州的一家工廠加工的,剛開始跟著師兄師姐一起還挺開心,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及時向師兄師姐們請教,到後來師兄要忙畢業論文,師姐的試驗臺也加工完成,我就只能一個人在蘇州做實驗。有時候試驗臺出現故障自己又擰不動閥門或螺絲,只好向車間的師傅們求助,剛開始不好意思開口,後來也慢慢跟師傅們熟絡起來。我在科研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趣。」 經歷了若干個科研項目,高嬌不斷成長,到第二個試驗臺的設計、加工以及調試時,完全由她自己獨立負責。
基於以上研究,她先後發表了10篇SCI論文,其中5篇為第一作者,針對所研製的新型多滷化物複合吸附劑和尾氣餘熱驅動的製冷系統,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申請了4項國家發明專利。此外,也參加了多次國際和國內的學術會議,兩次獲最高獎。
作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她獲得了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稱號。面對眾多選擇,談及未來,高嬌說:「一棵大樹俯身而臥的地方,正在長出一片森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希望自己能夠為這片森林增添一份綠。學校一直在號召『青春與祖國同行』,在秋招中特地安排了國防科技招聘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物院』)的招聘宣講會則作為秋季校園招聘的開幕。宣傳冊上『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梁』幾個大字讓我感觸很深,無論是從工作性質還是工作地點,都是我理想的選擇,我想這也是我作為學校的學生黨員標兵,作為交大學子的選擇。」
最終,高嬌順利通過了中物院的面試,成為2020屆上海市高校0000001號就業協議籤約者,她將在「兩彈一星」元勳于敏曾經工作過的地方——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學研究所,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一名國防事業建設者。這是她崇高志向所在,希望她在未來的道路上,不負青春與眾望。
潛心科研、矢志報國,
交大姑娘,
太颯了!
來源: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就業中心
學習強國、文匯教育 等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推薦閱讀
1、
2、
3、
4、
5、
原標題:《編號0000001!籤署滬高校首份就業協議,交大女博士太颯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