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擼貓、擼狗成了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在門診接觸的孕前檢查以及早孕患者中,有很多是來諮詢懷孕了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尤其是貓)的鏟屎官。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大家的恐慌,甚至讓各位寵物主子面臨流離失所的危機?今天我們請北京市海澱醫院產科主任金玲醫師為大家解答。
金 玲
北京市海澱醫院 婦產科副主任 產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擅長領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合併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前置胎盤、雙胎妊娠等高危妊娠的管理;產後出血、子癇等產科危重症的搶救。
誤區
謠言:懷孕了,就不能養寵物?
懷孕不能養貓、養狗!寵物身體裡有弓形蟲,孕媽媽很容易被感染。若孕期被染上弓形蟲,不僅會引發流產還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胎,後果非常嚴重。
真相:懷孕與養寵物並不衝突。
孕期做好防護,科學養寵,就能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那麼如何科學養寵?讓孕婦和寵物和平相處?請大家認真看下去。
解惑
是否感染弓形蟲?應該做哪些檢查?
在孕期體檢中,有一項叫做TORCH的檢查。TORCH一詞是由幾種病原體的英文名首字母組成,其中字母T就代表弓形蟲。(其他幾個字母分別代表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
弓形蟲有什麼危害?
雖然我國弓形蟲感染率處於低水平,孕婦感染弓形蟲後宮內傳給胎兒的機率也很低,但胎兒一旦感染弓形蟲,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比如孕早期流產、孕中期胎兒畸形等,成年後可致智力低下,甚至有研究指出某些精神分裂症也與弓形蟲感染有關。
弓形蟲的感染機制
所謂知己知彼,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弓形蟲以及它的感染機制。弓形蟲,大名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1908年由兩位法國科學家發現,我國的人口感染率處於全世界較低水平,約5~20%。貓及貓科動物是唯一宿主,人和狗、豬、牛等許多動物也可感染弓形蟲,是中間宿主。
每次傳染的發生都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我們首先聊一聊傳染源:弓形蟲會在貓科動物的腸道內產卵,將卵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帶有弓形蟲卵的貓糞就成為傳染源。
然後通過糞-口傳播途徑,例如接觸被汙染的生肉、植被才會感染。人或其他動物感染後,弓形蟲只能進行無性繁殖,並形成包囊,存在肌肉組織中,不會經腸道排出。易感人群則是免疫能力低的孕婦和兒童,以及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哪些動物身上有弓形蟲?
貓體內天生是沒有弓形蟲的,只吃貓糧、在室內活動的貓主子是不會感染弓形蟲的。而且每隻貓一生只會感染一次弓形蟲,一生也只會排出一次弓形蟲卵,蟲卵需要1~5天的時間才具備傳染性,所以新鮮貓糞是不會傳染弓形蟲的。
再來說說汪星人,汪星人大多愛溜達,若吃了生肉、生奶或者接觸了被感染的水和土壤、草地時,就可能會感染弓形蟲。弓形蟲卵形成包囊後存在狗狗的肌肉等組織中,但並不會從糞便中排出,所以只要不生食狗肉也不會傳染上弓形蟲。
另外雖然弓形蟲卵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數年,但極怕熱,70攝氏度條件下即可殺死蟲卵。
孕媽媽如何與寵物和平共處?
對於各位鏟屎官準媽媽來說,既不要過分恐慌,也不能麻痺大意。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是完全可以跟你的寵物們和平相處的。
綜上所述,養寵物並非孕婦的禁忌,只要掌握好方法,科學地與寵物相處,就不必在家中迎來一個新生命的同時,拋棄另一個生命。
作者 | 北京市海澱醫院 金玲 孫凌
編輯 | Zody、蘇蘇
排版 | 蘇蘇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