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八月,位於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的阪神甲子園球場都會上演一場激烈的賽事——日本全國高校(高中)棒球選手權大會。
這場比賽也稱日本高中棒球錦標賽,它由朝日新聞社在 1915 年發起,是日本高中棒球史的開端。這場比賽在 1924 年遷至甲子園球場,因當年是甲子年,遂命名為甲子園。
時至今日,甲子園早已成為了流行於日本學生間的高校棒球殿堂的代名詞,對於愛好棒球的學生來說,能打進甲子園,絕對象徵著棒球運動生涯中的最高榮譽。
圖片/《即使弱小也能獲勝》
今年,日本高校棒球大賽迎來了第 99 屆賽事(比賽曾在 1942-1945 年間因為太平洋戰爭而一時中止)。這場關注度頗高的比賽每年都會吸引不少品牌方來借題發揮,各種視頻宣傳片紛紛上線,主辦方朝日新聞每年慣例推出的「棒球舞」聲援 MV 就是其中之一。
有趣的是,今年朝日新聞的宣傳還不止是「棒球舞」 MV,日本全國農業聯合會( JA 全農)也加入到了這場吸引眼球的賽事宣傳運動,並發起了「用米助威」的活動。
在朝日新聞的頁面上,為全農特設了一個頁面入口。進入之後是一副全日本 47 個都道府縣的大米地圖,這幅地圖特意選取每個地區的特色水稻品種,加上一張清晰、飽滿的大米圖和一句激勵人心的話,為棒球大賽加油助威。
比如岡山縣的「娟娘」米,可以媲美越光米的「秋田小町」米,以及代表北海道大米最高峰的「夢ぴりか」米等…如果點擊這些大米的圖片,可以直接導入到朝日新聞關於該地區報導的相關頁面。
如果你在這個頁面上提交一份關於大米的問卷調查,就有機會獲得一份 4kg 的大米。
除此之外,全農還為這場活動製作了一支關於棒球動漫廣告,不過這個動漫故事只放出了前篇,在主人公正欲投球之時戛然而止。它另設了一個後篇故事的募集頁面,接受故事投稿,並將在明年夏天選出最好的故事製作成動畫。入選者的獎品就是全農的農產品。
值得一說的是,日本全國農業聯合會是個除了北海道地區之外的日本農業聯會,它由全日本 65%-70% 農民組成,另外還設有北京、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海外辦事處。
全農基於聯結日本農民和消費者的協同組合原則成立,發展至今,它儼然成了一個有著龐大經濟實力的組織機構。除了農業之外,全農的事業範圍還包括金融保險、能源、物流等,僅下設的全農公司每年就有 600 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它「以日本的食物養育強壯的日本人」為口號,主要從事農資原料和農產品的儲存、加工和流通等。 依託在這個組織之下的農民只管種好菜,不用操心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問題,而下設的各種災害保險和年金制度則可以為農民提供生活保障,讓農民也變成一種「旱澇保收」的職業。
全農對支援日本青少年體育運動也很上心,聲勢浩大的全農杯「チビリンピック」小學生運動會目前已經舉辦到第 39 屆,每一年出場的農作物吉祥物代表以及頒發的農產品禮物也都挺有趣的。
題圖來自:全農、kuttekak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