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懲兇鑄正義——全國公安機關推進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紀實

2020-12-13 新華社客戶端

「今年以來,截至12月8日,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共抓獲命案在逃人員4601名,潛逃時間最長達38年。」公安部日前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攻克一大批久偵未破的命案積案,抓獲一大批潛逃多年的命案逃犯。

當前,我國每10萬人命案發案數處於世界最低行列,2019年,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9.8%。但由於時代條件所限,多年來全國仍有一部分年代久遠、線索缺乏的命案積案沒有偵破。攻堅命案積案,既是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殷切期盼,也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題中之義。

緊盯不放、不破不休——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詮釋

今年2月26日,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將「1992.3.24」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告破的消息告知被害人母親。年近80歲的老人手握救心丸,淚如雨下。

28年前,南京。22歲的大四學生林某晚自習後突然失蹤。4天後,其屍體在學校教學樓天井內的一口窨井中被發現。警方勘驗現場認定,死者被人用鈍器打暈,強姦後按入窨井窒息死亡。

平靜的校園發生如此兇案,一時震動南京城。南京公安全警出動,傾注大量心血,可是因為時代和技術條件限制,兇手一直未能抓獲。

此後每年3月24日前後,林某父母都會來到南京,到女兒曾經的校園裡祭奠,並向公安機關詢問案件進展。

「每年清明節前後,當看到兩位老人互相攙扶蹣跚而來,我們都知道這是『3·24』死者的父母,大家的心一下就揪住了。」曾在刑警支隊工作的南京市公安局民警葉寧回憶。

1999年,林某父親在悲傷、抑鬱中去世,母親仍堅持每年3月來南京祭奠女兒。

江蘇省南京市「1992.3.24」強姦殺人案犯罪現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南京市公安局供圖)

20多年來,公安機關從未放棄。「它就像壓在我們心上的一塊大石頭。不把它破了,就堵得慌。」俞衛東是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DNA實驗室負責人。1993年參加工作的他幾乎每年都要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在此案上。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南京公安機關對120多本案卷逐一梳理分析,先後分赴10餘個省份,行程近2萬公裡,再次對案件每一個線索深入開展調查。

今年2月23日凌晨,專案組檢驗發現,南京市玄武區麻某鋼的DNA數據與現場物證完全一致,其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將其抓獲歸案。經審訊,麻某鋼對28年前在原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麻某鋼已被一審判處死刑。

放眼全國,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重新組建專案組、梳理卷宗、檢驗物證,利用大數據手段進行研判,短時間內突破了一批案情重大、久偵未破的命案積案。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內,警務人員在後臺實時監控各類動態信息(2018年11月14日攝)。該局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手段,打造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了警務效能。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成功破獲寧波「2001.3.28」搶劫殺害計程車司機案、天津成功破獲寧河「1998.6.27」殺害女童案、福建成功破獲三明「1995.7.6」殺害「全國文物安全衛士」、博物館副館長廖國華案……

今年以來,截至12月8日,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共偵破20年以上的積案2476起,佔46.8%,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共抓獲命案在逃人員4601名,其中潛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潛逃時間最長達38年。

「案件告破,逃犯歸案,是對被害亡靈最好的告慰,也是對家屬心靈創傷最有力的撫慰。」公安部刑偵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命案積案攻堅不僅消除了部分治安隱患,更彰顯了社會公平正義,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最新武器、實戰前沿——這是提升公安核心戰鬥力的大練兵

1995年7月5日,福建三明市將樂縣博物館內,守夜的副館長廖國華倒在血泊中,直到第二天一早才被發現。「從邊門到大廳,再到值班室,牆上、地上到處都是血。」當時出警的戴燕明如今已是將樂縣公安局副局長,「廖國華如同一個血人,他是為了保護文物與犯罪分子殊死搏鬥而犧牲的。」

廖國華遇害,但館藏的1000多件文物安然無恙。

公安機關在現場找到了嫌疑人血跡。然而,當時的刑偵技術只能判斷嫌疑人血型,無法提供更多信息。面對這樣的情形,現場勘查人員還是儘可能多地將那些血樣保留下來。

今年攻堅行動中,血樣再一次被送到三明市公安局重新檢驗。清晰的DNA數據最終被提取出來。

6月5日,通過詳細排查,遷居福建南平的犯罪嫌疑人最終被鎖定並緝捕歸案。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DNA室主任吳微檢驗「2003.3.4」搶劫殺人案物證(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公安部刑偵局供圖)

「在告破的5000餘起案件中,這是一起典型案例。」公安部刑偵局侵犯人身案件偵查處負責人說,當前,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取得良好戰績,得益於在行動組織、科技手段、在逃人員緝捕、專家支援、協作機制、法律保障等方面準備充分,進一步調動激發了全國公安機關攻堅積極性。

「新技術」檢驗「舊物證」發生「聚變」反應。全國公安機關依託最新資料庫,利用新技術對舊物證再檢驗、再比對。統計表明,今年破獲的5000餘起案件中,超過70%得益於新技術的運用。多名基層民警表示,命案積案攻堅把最新的刑事科學技術應用到基層辦案實踐,極大提高了一線辦案水平。

完成當天工作的法醫走出長春市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DNA實驗室」(2014年1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

發揮專家優勢,集中力量攻克「堅中之堅」。公安部刑偵局成立了205人的專家隊伍,各地也組織專家重點從具備排查認定條件的現場物證出發,有什麼就用什麼。對100起重大案件,公安部直接掛牌督辦,集中力量向最疑難案件發起攻堅。

「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的戰果,是對全國公安機關近年來刑事技術等刑偵基礎工作建設的一次全方位實戰檢驗,帶動促進了新技術新手段的建設應用,提升了公安機關的核心打擊能力。」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清除隱患、彰顯正義——這是「平安中國」建設的堅實步伐

1998年6月27日,天津市寧河區一名8歲女童在上學途中失蹤,經過搜索在村西的玉米地內發現了受害人屍體。經檢驗,系被他人扼頸窒息死亡。案件發生後,全村百姓人心惶惶。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失去生機,由於打擊過大,受害女童的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一家人陷入了生活困境。也是從那時開始,村裡學生家長紛紛護送孩子上學。

破案懲兇,是老百姓樸素的情感,是受害者家屬最深切的期盼。

連續22年,每年過年前,女童父母都會來見一見辦案民警。見了民警,他們卻只是低著頭一聲不吭,眼淚在眼圈裡打轉。在村裡看到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大的姑娘都結婚生子,他們心中痛楚萬分:「我閨女要還活著,孩子也該這麼大了。」

案發現場的殘忍,犯罪分子的殘暴,一直刻在偵查員腦海中,成為一代代民警心中的結。

「受害人是8歲女童」,是這起案件留給偵查員們最深刻的記憶。「一定要給死者一個交代。」22年來,辦案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從未放棄對此案的偵破。

多年來,案件的相關物證儘管已多次送檢,但都沒有檢出有效物證。攻堅行動開始後,專案組一再送檢,終於在2020年5月6日,檢驗人員檢出了一名男性的DNA,經過排查比對發現,天津市寧河區潘莊村劉某有重大嫌疑。

5月13日,民警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

長春市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DNA實驗室」法醫馮震使用「微量物證粘取器」提取DNA(2014年1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

一代代民警前赴後繼,一道道謎題找到答案。

犯下滔天罪行卻逍遙法外,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就是要發揚不破不休的精神,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公安部建立立案地和戶籍地共同承擔緝捕責任、研判地和潛藏地雙向追逃制度,形成了一體化聯合追逃工作格局。

廣東對在逃人員逐一建檔;河南對在逃人員採取傳統上門勸投的方式追逃;黑龍江要求確定專人開展信息研判,全面搜集其活動信息……

不論嫌疑人潛逃到哪裡,漂白成何種身份,廣大民警緊盯不放、不破不休,夜以繼日檢驗物證、加班加點核查線索、輾轉多省萬裡緝兇——

山東省濱州市公安局民對「2004.11.24」故意殺人案物證進行DNA檢材提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公安部刑偵局供圖)

6月10日,吉林四平警方在上海將砍傷1人、捅死1人在逃26年的犯罪嫌疑人何某抓獲。26年來,該案一直懸而未破,潛逃的何某已經成為一家汽車4S店負責人。

6月29日,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公安局成功將潛逃在外長達23年的命案在逃人員應某某抓捕歸案……

拂去時間的塵埃,讓正義的陽光穿透迷霧,用真相告慰逝者、撫慰世人,這是人民公安的使命擔當,也是「平安中國」的堅實腳步。

文字記者:熊豐、朱國亮、劉懿德

視頻記者:熊豐、朱國亮、林凱、閆然、周敏(實習)

新媒體編輯:陳倩

相關焦點

  • 解析2020年呂梁警方偵破18起命案積案...
    今年以來,山西省呂梁市公安機關集中一切優勢資源、窮盡一切偵查手段,通過艱苦偵查和強力攻堅,成功偵破18起命案積案,緝捕了29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根據經驗,部分命案積案的卷宗並未真正丟失,只是由於時間久遠、管理不善,散落在參與辦案的民警和曾經送檢的單位,甚至就在物證室裡『躺』著。」呂梁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公安局局長王文成多次強調,在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中,一定要把卷宗、物證徹底梳理清楚,全部錄入命案管理系統。
  • 沉積26年的連雲港這樁命案終於破了!兇手是他...
    沉積26年的命案成功告破,收穫了當前公安機關抗擊疫情和偵查破案最振奮人心的喜訊,了卻了幾代專案組民警多年的心結,告慰了受害者。這是公安部、省廳部署的「雲劍行動」命案積案攻堅中連雲港警方啃下的又一塊「硬骨頭」,也是連雲港創建「最安全城市」新的重大戰果。事情得從26年前的那一夜說起。
  • 不懈追兇,廣東警方抓獲命案積案在逃人員244名
    13年前命案在逃嫌疑人落網27年前入室搶劫殺人案最後一名在逃人員被捕身負命案潛逃31年的2名兇手就擒……今年以來,廣東公安機關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雲劍-2020」行動部署,迅速掀起緝捕命案積案在逃人員高潮
  • 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這項行動出手有點狠
    >自「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開展兩個月以來,全市公安機關集中力量、集中手段,迅速行動、全力推進,尤其在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毒品犯罪、「食藥環」犯罪和黃賭違法犯罪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 「雲劍」再出鞘│沉積17年命案積案告破
    今年以來,按照公安部「雲劍-2020」專項行動部署要求,市公安局將此案列為重點攻堅案件,由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組織相關警種抽調精幹警力組建專案組,對該案發起全力攻堅。專案組經認真梳理案件,最終研究確定了以物證打開案件突破口的偵查思路,專案組充分運用現代刑事科學技術,通過不懈努力,終於獲取河南省安陽市人李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案件關鍵線索。
  • 廣東警方抓獲命案積案在逃人員244名 4人潛逃30年以上
    中新網廣州7月29日電 (索有為 林孟群 李長達)記者29日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自全國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廣東警方已抓獲命案積案在逃人員244名,其中潛逃15年以上175人,潛逃20年以上75人,潛逃25年以上34人,潛逃30年以上4人。
  • 陝西清澗警方再破命案積案 潛逃29年疑犯被抓捕歸案
    正義會遲到至此,「1991.10.06」命案所有逃犯全部落網,為「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再添新功。2011年12月25日,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清網行動2020年清澗縣公安局「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副縣長、公安局長張殿文高度重視命案積案偵破工作,多次組織刑偵等部門召開案件研討會,要求全面梳理逃犯信息,全力攻克命案積案,抓捕一批網上在逃人員,並將抓捕景某強作為工作重點,成立專案組,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抓獲歸案。
  • 「17年了,爸爸的骨灰可以入土為安了」160天,他們破了7起命案積案!
    日前,隨著逃亡25年的命案嫌疑人秦某華落網,福建省古田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通過160天的激烈鏖戰,連續破獲7起命案積案。其中破獲的翁某故意殺人案,時間跨度長達29年,是「雲劍行動」以來,福建省告破的歷時最長的命案積案;抓獲的嫌疑人葉某坡,系福建省公安廳掛牌的全省十大命案在逃人員之一。
  • 為這榮耀的節日,溫州奮力書寫新時代公安工作新篇章
    從1949年5月11日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公安科成立到如今,溫州公安接續奮鬥,砥礪前行,掀開了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壯麗篇章。 「雲劍」「獵狐」「淨網」「打假」等專項行動績效居全省前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得到中央督導組高度肯定,反詐、禁毒、打私等多項工作在全國、全省作經驗介紹,被國家禁毒辦評為全國禁毒示範創建工作先進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連續五年下降,交通健康指數在全國汽車保有量最大的35個城市中排名第6位;政法一體化改革獲評2020全省公安改革三個特別案例之一;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獲全省市級公安機關綜合實績評估優秀單位,
  • 湖北武漢警方偵破一起28年命案積案
    湖北武漢警方偵破一起28年命案積案 發布時間:2020-10-10 18:21 星期六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志月 通訊員 楊槐柳 萬成 「我們是武漢警察,知道為什麼找你嗎?」 「知道。
  • 晉城公安向人民匯報……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捨我其誰、逆行出徵,圓滿完成了疫情防控各項任務。掃黑除惡鬥爭開展以來,我們亮劍出鞘、打傘斷血,累計摧毀黑惡團夥121個,涉惡戰果數排名全省第一;一年來,堅持精準發力,7起現行命案全部告破,破獲命案積案16起,潛逃二、三十年的命案逃犯悉數歸案,用實際行動還人民群眾一個朗朗乾坤。
  • 容縣「雲劍」出鞘,沉積13年的命案終昭雪!
    「雲劍·2020」命案積案專項攻堅行動以及掃黑除惡百日會戰開展後,該局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成立命案積案攻堅領導小組和專班,多次召開命案積案專題工作會議,對案件進行梳理研判,把所有涉案物證再次送檢比對,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覃某森、鳳某圖。
  • 「我並不傳奇,我只是一直用心」 十七年裡 她在1c㎡上破案數以萬計
    她用十七年芳華紮根在這些纏繞不清甚至殘缺變形的指紋裡;用幾百甚至上千次的檢索比對,破獲數以萬計的案件,她是貴陽市南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聘任制警務技術人民警察、貴州省公安機關刑事技術專家庫成員、公安部刑事技術特長專家——楊小宇。在1c㎡上破案數以萬計2006年5月,楊小宇剛來到南明公安分局,接受指紋比對工作。
  • 兩隻母雞引發命案,兇手逃亡20年後落網
    至此,20年前發生在銅仁石阡那起因兩隻老母雞引發的命案成功告破。逃了20年的兇手歸案時間撥回20年前——2000年7月29日,石阡縣城一醫院,當地人楊某文因搶救無效死亡。很快,石阡警方查明這是一起楊姓村民兩家之間的鬥毆引發的命案,起因僅僅是兩隻老母雞。「你家老子我都敢打,別說你這兩個『小雜毛』……」2000年7月29日上午8時許,石阡縣湯山鎮村民楊某和一家與鄰居楊某文、楊某雲再次因兩隻老母雞起矛盾時,楊某和發狠亂罵。隨即,兩家開始一場毆鬥。
  • 「三打兩控一遏制」15年前的命案疑團:終於揭開了
    兇手伏法塵封15年的命案卷宗終於可以畫上句號......「15年了,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我沒睡過一個好覺。你們來了,我終於可以解脫了」。面對大興安嶺漠河市公安局辦案民警,命案嫌疑人王某某發出了無奈的嘆息。
  • 17歲女生遭姦殺焚屍,沉積20年命案終告破!
    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公安機關確認死者為安平中學一名年僅17歲的高一學生,系10月7日晚被害。當地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破,儘管付出了大量艱苦努力,但限於當時客觀條件,偵破工作一直未有突破性進展。20年來,這起案件成了壓在辦案民警心頭的一塊沉重石頭,但大家始終沒有放棄,多年來一代接一代接續偵查,窮盡全力追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