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就會跟我哥拿著鐵鍁去田野裡挖老鼠,如果你沒挖過老鼠洞,你可能以為它就是一個小洞口,裡面直直的到底,但是如果你挖過,你就會被老鼠錯綜複雜的洞結構給震撼到。很多人都說老鼠洞的結構圖比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還複雜,按理說,老鼠小小的體型,壓根就沒有必要挖這麼複雜的一個洞穴,那麼它們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耗時巨大、錯綜複雜的「工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老鼠洞的具體結構
老鼠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它們通常成群棲息在一個洞穴之中,通常一個老鼠族群有自己的一塊領地,領地的範圍根據食物的多寡而定。如果族群中老鼠的數量足夠多,那麼在這個洞穴上就有多個洞口(出口)。
由於小時候挖過許多次的老鼠洞,所以我對老鼠洞的構造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田野裡,老鼠的洞口分布很廣,看似沒有什麼跡象可循。但實際上,在農田中的老鼠洞大都是老鼠臨時的洞,這些洞通常只有半米深,通常洞內只有兩條通道,一條是老鼠在遇到危險時暫時躲避的,一條是暫時的儲存糧食的。在這樣的洞裡,冬天幾乎不會有任何的收穫,因為這些洞大都是夏秋兩季老鼠暫時用的,到了冬天,它們的糧食早已經轉移到真正的洞裡了。
真正的老鼠洞
真正的老鼠洞遠比上面我們說的複雜的多。首先,它們的洞口很少在平地上,一般都是野外的小山坡上,打開這個直徑約為3-5公分的洞口,往裡走大約有5-10公分左右是與洞口平行的,之後洞道突然向下,向下的洞道非常的深,我挖的大多都是向下約30公分左右,之後,洞道開始與地面平行,整個平行的洞道有2-3米長,在這條平行的洞道上有向上和向下的分支洞道。分支的洞道還會再次「開枝散葉」,有的分支洞道甚至有3-5個小的分支,這就是老鼠洞的「精華」所在。
通常一個擁有5-10隻老鼠的老鼠洞,這種分支洞道約有4-8條,這4-8條的分支洞道還會分出8-16個更細小的洞道。那麼這些洞道是幹什麼用的呢?
首先,佔據多條洞道的是儲藏室,這裡是老鼠儲存糧食的地方,其次,剩下的洞道中有老鼠的「廁所」、「臥室」(根據老鼠的數量而定)、以及盲洞(通常與另一條廢棄的洞道相連,但平時是不通的,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它們會挖開逃走)。
老鼠為什麼要費勁的修建老鼠洞?
從上面老鼠洞結構簡單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整個的老鼠洞內是另有乾坤的,這裡之所以修建的比較複雜,有四個主要原因:
第一,老鼠是群居的,分開的「臥室」方便多隻老鼠休息
第二,老鼠到了冬季食物短缺,所以要提前的存糧,因此老鼠洞裡就必須要有存糧的「倉庫」,一般情況下,即使只有2隻老鼠的老鼠洞都有2-3個倉庫。
第三,老鼠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洞中的,如果說將糞便排在洞口外,就容易暴露自己,所以吃喝拉撒主要也是在洞裡完成的。這樣就需要一個「廁所」。
第四,老鼠洞往往在地面上或者是離地面比較近的位置,這樣下雨時可能就會導致雨水將老鼠洞淹沒,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老鼠洞中總是有垂直向上的洞道,這樣即使灌水,它們也能通過用水堵住向上洞道口的方式來度過難關。
因此,老鼠修建複雜的鼠洞其實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這樣不但能夠保證自己的糧食儲備,也能保證自己居住的舒適性,這個設計,已經是能媲美我們建造的獨棟別墅了。看到這裡網友都說,美國駐伊拉克的大使館真的不如老鼠洞,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