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免疫神經網絡模型在計算機病毒分類檢測中的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688.htm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計算機系統受到計算機病毒的威脅。計算機病毒分類檢測,指將可疑文件作為輸入,執行某病毒檢測算法後輸出結果(無毒、帶毒/帶何種毒)的過程,實質上是對文件的分類。病毒分類檢測應屬於模式識別範疇。由於單一的技術無法有效地對抗計算機病毒,技術的融合併用及智能化,將是未來計算機病毒檢測的趨勢。故採用免疫算法和神經網絡的新型網絡模型,對計算機病毒分類檢測進行研究。

1 模塊化免疫神經網絡模型的提出

人工神經網絡和人工免疫系統都是受生物學的啟發發展而來的理論和技術,兩者在生物學原理和人工原理上各有異同。研究表明,免疫原理可以應用到神經網絡中,以提高神經網絡的性能;反之,神經網絡理論也可以應用到人工免疫系統中,從而產生一個相互之間可以受益的研究領域。

圖1中,抗原(Ag)表示神經網絡中輸入神經元到輸出神經元的權向量Wk(由抗體Ab和自體庫集S共同作用後,基本調節好的權向量),基於計算機病毒的入侵檢測中,代表一類網絡數據包,以二進位串表示。抗體(Ab)表示神經網絡中的輸入樣本。S代表自體庫集合。權值及輸入樣本和輸出單元都使用二進位,即只使用0和1表示,如圖2。

首先抗體庫中的向量都會和白體庫的向量進行識別。如果抗體庫中的向量一旦和自體庫中的向量匹配,則會進行剪枝操作。

沿用傳統的抗體網絡特徵,規定ξj表示網絡中抗體j的抗原濃度,即抗體j所能識別的抗原個數。1個抗體細胞k與某種抗原細胞的親和力,由權向量與該抗體的漢明距離(Hamming)決定,可由式(1)得到與Ag可能性的最大狀態序列δ:

親和力δ越大,說明這種抗體能夠對此抗原進行較好的應答,保留。相反,通過剪枝的方式,從網絡中刪掉。把不與自身反應的抗體保留,進行對抗原的識別,進行後續的工作。

否定選擇後的抗體與抗原進行神經網絡的作用,規則如上,如果抗體不匹配,按照已有的神經網絡的權值算法的改進步驟進行權值的調整,以達到在給定抗體空間中擁有最大的解空間度,即2個抗體之間有最大的不相同度。

更新抗體種群,經過若干次的疊代運算,把抗體種群訓練收斂於一個較穩定的集合,即學習過程完畢。學習完成後,可以用於計算機病毒檢測中。

2 模型設計思路

整個網絡的競爭學習步驟分為2部分:

第1部分:首先從抗體庫裡根據概率密度P(Ab)選擇出1個抗體進行輸入。並和自體庫S進行運算,並設定閾值ε,當滿足式(2)時:

抗體經過了自體耐受,變為成熟的檢測器,且不與自體發生免疫應答,是合格的檢測器。如果超過閾值ε,則從網絡中刪除此抗體節點。抗體Ab1和自體集S中的S1產生了免疫應答。

第2部分:經過自體耐受的抗體分別和某個抗原Agk進行作用,在抗體內部設定1個ξi,一旦抗原的權向量和抗體的漢明距離超過閾值ε,ξj增加1,如果ξj長時間等於0,將此抗體從網絡中刪去。當ξj增加到1個常值M時,不再繼續增加,啟動1個計時器,按一定的間隔時間t遞減ξj,避免了長時間未產生應答的抗體繼續殘留在抗體庫中。新模型中的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如圖3。



技術專區

相關焦點

  • 神經網絡模型在密集圖像中發現小物體
    該項目的目的是恢復期刊文章中丟失的數據,但是這種對象檢測還具有其他應用程式,例如圖像分析,自動駕駛汽車,監視和機器檢查。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為了自動從科學論文中捕獲重要數據,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計算機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在圖像數據中包含的密集,低質量繪圖中準確檢測小的幾何對象,例如三角形。
  • 計算機幫助破解人類生命密碼?
    我們曾經在實驗室裡用過一種有趣的機器學習類型,叫做人工神經網絡(ANN)。大腦由複雜的神經網絡組成,通過在神經網絡中傳導電脈衝進行交流。相似的,計算機神經網絡可以回應其他的神經信號打開並關閉,進行模擬。通過採用模擬真實神經的算法,我們可以讓網絡學習解決多種問題。比如谷歌就利用了一個強力的ANN進行著名的Deep Dream 項目,計算機可以分類甚至創造圖像。而我們的目標在於免疫系統,希望能夠找出癌症的新療法。
  • 圖同構對於圖神經網絡有多難?
    模擬社會身份識別驅動的共識形成的自適應網絡模型;音樂流媒體平臺上跳過行為的普遍性;共同發展的信息生態系統的恢復力和彈性;評論「針對聚類,分類和社區檢測的改進的互信息度量」;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在Twitter上獲取有關自然災害響應的公眾意見;圖同構對於圖神經網絡有多難?
  • 神經網絡實現分類與預測的基本原理
    文章目標:神經網絡特別是深層神經網絡是黑盒的,通過閱讀本文可以讓大家了解神經網絡的基本實現方法、基本數學原理、實現流程等,同時建議初學者從基礎學起,查詢更多的資料豐富認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關注作者或留言。
  • 10分鐘弄懂深度學習4:分類模型與卷積神經網絡的千絲萬縷
    首先介紹一個高大尚的名詞,卷積神經網絡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2016 年,著名的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也讓大眾記住了一個名詞——卷積神經網絡。一時間,卷積神經網絡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領域內可算得上是風頭無兩,一枝獨秀。
  • PyTorch可視化理解卷積神經網絡
    如果你是一個深度學習愛好者,你可能早已聽說過這種神經網絡,並且可能已經使用一些深度學習框架比如caffe、TensorFlow、pytorch實現了一些圖像分類器。然而,這仍然存在一個問題:數據是如何在人工神經網絡傳送以及計算機是如何從中學習的。為了從頭開始獲得清晰的視角,本文將通過對每一層進行可視化以深入理解卷積神經網絡。
  • 盤點| 機器學習入門算法:從線性模型到神經網絡
    原標題:盤點 | 機器學習入門算法:從線性模型到神經網絡 選自Dataconomy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王宇欣、吳攀、蔣思源在商業中,預測分析可以用於告訴企業未來最有可能發生什麼。例如,使用預測分析算法,在線 T 恤零售商可以使用當前的數據來預測下個月他們將會售出多少 T 恤。 回歸或分類 雖然機器學習也可以用於其它的用途,但是我們將在本指南中著重於預測。預測是一種基於輸入變量來估計輸出變量的過程。
  • 光速執行AI運算,港科大雙層全光學神經網絡不要計算機也能做分類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完全通過光學,不要計算機也能構建個神經網絡?港科大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全光學神經網絡,所有線性變換、激活函數通過光學模塊就能實現。圖源:鵬城實驗室 Olivia Wang在處理模式識別、風險管理以及其他同樣複雜的任務時,最強大的計算機都無法與人腦匹敵。但是,近來光學神經網絡取得的進展通過模擬人腦中神經元的反應方式縮小了計算機與人腦之間的差距。這種光學神經網絡比 ML 中的網絡能耗更低、運算更快,是未來大規模應用 AI 的堅實基礎。
  • 什麼是人工神經網絡(ANN)?
    人工神經網絡由一個輸入層和一個輸出層組成,其中輸入層從外部源(數據文件,圖像,硬體傳感器,麥克風等)接收數據,一個或多個隱藏層處理數據,輸出層提供一個或多個數據點基於網絡的功能。例如,檢測人,汽車和動物的神經網絡將具有一個包含三個節點的輸出層。對銀行在安全和欺詐之間進行交易進行分類的網絡將只有一個輸出。
  • 【深度】機器學習進化史:從線性模型到神經網絡
    利用這些技術,Google獲得了巨大成功,比如Google News就非常成功,還有Gmai垃圾郵件分類器,它利用易分布式算法進行排名和文本分類。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些技術已經變得十分成熟了。大約在2005年左右,神經網絡又開始捲土重來。
  • 深度神經決策樹: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結合的新模型
    深度神經決策樹: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結合的新模型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8-19 09:14:44 近日,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結合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的新型模型
  • 再見卷積神經網絡,使用Transformers創建計算機視覺模型
    長期依賴和效率權衡 在NLP中,神經語言模型的目標是創建對文本中的單詞語義儘可能多的信息進行編碼的嵌入。 這些RNN能夠通過被稱為「門」的組件,使用神經網絡來了解信息的元素應該保留,哪些信息應該被刪除,哪些信息應該更新每次處理一個新的令牌 這些模型的體系結構使其對爆炸和消失梯度具有魯棒性,這是RNN中的一個常見問題,這使它們能夠跟蹤序列中元素之間相當長的依賴性,儘管順序地處理令牌並依靠將其信息保留在內存中,但是如果依賴關係真的很遠
  • 解讀| 如何用進化方法優化大規模圖像分類神經網絡?
    我們認為,演化一旦開始,其輸出就應當是一個經過完整訓練的模型,不需任何人進行參與。這項研究尤其重要的是結果的可重複性、可變性以及計算要求。解讀不論是在學術研究還是產業應用方面,神經網絡都展現了強大的能力。為了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多種網絡架構可根據特定的任務而建立。然而如今所創建的有效架構均為人工設計的成果,因此本文為解決神經網絡圖像分類方面的架構優化問題提出了新的方法。
  • 憑咳嗽聲就可檢測出新冠患者?MIT研發可辨別新冠病毒AI模型
    MIT 提供的模型只需要一段簡單的咳嗽聲,就能檢測出受測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無需依靠之前明顯的特徵。這是因為 AI 模型能夠辨別新冠病毒患者和健康人之間咳嗽聲的差異,而人耳不行、即使是專業的醫護人員。1、基於聲學生物標記特徵的 AI 語音處理模型研究中所使用的 AI 模型提取了咳嗽記錄的音頻特徵(梅爾頻率倒譜係數),並將它輸入到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CNN
  • 神經網絡有哪些主要分類規則並如何分類?
    神經網絡模型的分類 人工神經網絡的模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其中,常見的兩種分類方法是,按照網絡連接的拓樸結構分類和按照網絡內部的信息流向分類。
  • 知識普及: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是怎樣工作的?可以做些什麼?
    知識普及: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是怎樣工作的?可以做些什麼?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30 17:37:00 在走進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一些用於給對象分類的模型。最新的科研結果表示,這類模型已經可以在實時視頻中對多個對象進行檢測。
  • 如何選擇神經網絡激活函數:有效的改善模型學習模式的能力
    機器學習是一個使用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原理來創建統計模型的研究領域,用於執行諸如預測和推理之類的主要任務。 這些模型是給定系統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數學關係集。 學習過程是估計模型參數的過程,以便模型可以執行指定的任務。 學習過程會嘗試使機器具有學習能力,而無需進行顯式編程。 這是ANN的作用。什麼是人工神經網絡?
  • CVPR 2019 神經網絡架構搜索進展綜述
    圖片來源:Chen et. al  NAS-FPN:搜索用於目標檢測的特徵金字塔架構這一篇論文則關注了NAS的另一種應用——自動化地改進目標檢測網絡。在過去的幾年裡,特徵金字塔網絡(FPN)幾乎成了所有高性能目標檢測網絡的標配。本質上講,FPN起到了對網絡主幹(編碼器)提取的特徵的逐步解碼的作用。
  • 人工神經網絡與腦控計算機是什麼?
    全世界第1臺計算機誕生於1889年,當時的計算機非常落後,只是用來儲存一些計算的資料,而隨著計算機慢慢發展,它又多了一個新的外號,這個外號就是電腦。電腦=電+腦,前半部分是指電流電子,後半部分是指人類大腦,由此可見,人們認為,最能夠形象的表達計算機的一個形容詞,就是人類的大腦,計算機通過內部大量的一些微晶片儀器,然後通過電流來進行將它們聯繫起來互動,而運作的過程其實跟人類大腦的運行方式高度相似。
  •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及攻擊方式
    一、計算機病毒分類1、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可分為網絡病毒、文件病毒、引導型病毒網絡病毒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感染網絡中的可執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導型病毒感染啟動扇區(Boot)和硬碟的系統引導扇區(M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