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洋洲,我們會想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兩個國家在大洋洲的影響力的確數一數二。不過說到河流和水源,這兩個國家的總和不到大洋洲的1/10。
墨累河作為澳洲水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流量約767立方米/秒。而我國的岷江、湘江、嘉陵江、贛江等省級河流,平均流量都超過2000立方米/秒。
紐西蘭最長的河是懷卡託河,全長約425公裡,水量最大也是懷卡託河,平均流量約340立方米/秒。
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河流水量總和,不如長江中下遊一個省的河流,那麼大洋洲是否還有其他水源呢?
大洋洲九成以上的水源,集中在紐幾內亞島,這個島分屬印度尼西亞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兩國,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無關。
紐幾內亞島,位於大洋洲,隔著託列斯海峽與澳洲相望。紐幾內亞島面積約78.58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
紐幾內亞島在七千年前仍與澳洲的約克角半島相連,後來海平面上升,託列斯海峽把澳洲和紐幾內亞島分隔開。
紐幾內亞島像一隻恐龍,極樂鳥半島是恐龍頭,毛克山脈和中央嶺是脊梁,歐文斯坦利嶺是尾巴。
紐幾內亞島緯度在赤道和南緯11度之間,氣候溼潤多雨,除了中間的山脈,外圍平原以熱帶雨林為主,特別是南部的裡古-弗萊平原,沼澤遍布。
紐幾內亞島上山脈佔據約一半的面積,而且海拔不低,最高峰是毛克山脈的查亞峰,海拔高達5029米。相比歐洲雄偉的阿爾卑斯山脈,紐幾內亞島上的山脈海拔更高,充分保障有足夠的積雪融化,涓涓細流匯流成大河之水。
我們來看看紐幾內亞島上的幾條大河。
弗萊河長約1050公裡,平均流速約6000 立方米/秒,是大洋洲水量最大的河流。
弗萊河發源中央嶺,上遊從北向南流,中遊有的一段是印尼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界河,在平原地帶折向東南方向,注入巴布亞灣。
弗萊河有兩大源頭,以奧克泰迪河與斯特裡克蘭河,如果以前者為河源,長度約為1050公裡。如果以後者為河源,長度約為1290公裡。不過按照水量計算,前者遠勝後者。綜合考慮「河源唯遠」與「水量唯大」的原則,一般把水量更大的奧克泰迪河作為源頭,弗萊河長度約為1290公裡。
曼伯拉莫河,平均流量4580 立方米/秒,是紐幾內亞島流量第二大河,也是印度尼西亞流量最大的河。曼伯拉莫河位於紐幾內亞西北部,水流主要來自毛克山脈,向北流入太平洋。
塞皮克河,全長約1126公裡,平均流量3804立方米/秒,是紐幾內亞島流量第三大河。塞皮克河位於紐幾內亞東北部,水流主要來自中央嶺,向北流入太平洋。
紐幾內亞島所有河流的流量,接近我國長江的流量,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河流的流量總和,不到大洋洲的1/10,不如長江中下遊一個省的河流總和湖北、湖南、江西的面積大約在20萬平方公裡上下,澳大利亞769.2萬平方公裡,紐西蘭面積27萬平方公裡,總共近800萬平方公裡,水量卻僅相當於我們一個省,可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多缺水。
圖-澳大利亞沙漠中一塊巨石
澳洲沙漠多,水源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勢平坦,缺少高山。高山和低地不同,可以形成積雪,融化後匯集到溝渠、溪流,形成江河。發源我國的長江、黃河、湄公河、雅魯藏布江、印度河等河流,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冰雪融化。
澳洲最高峰只有2228米,而且並不在澳洲中央位置,而在澳洲東南角。澳洲的中部,大體上是一塊約7百萬平方公裡大平地。這種地形,就算把北美五大湖的水全部注進來,也會很快被曬乾,因為這裡根本蓄不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