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清華北大的大學,與中科大是一家,實力很強但很低調

2020-12-04 樂說安徽

說到大學,有兩個繞不開的學校,那就是北大和清華。北大和清華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北清每年加起來也就招收那麼幾千人,所以想考清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說清北之後的大學,多數人想到的肯定就是華五,也就是復交浙南科這五所高校。

不過現在除了華五之外,還有一所高校實力很強,錄取分是最接近清華和北大的,而且它實力雖然很強,但是卻很低調。沒錯,這所高校就是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它是依附於中國科學院而成立的。所以論及根源,國科大與中科大是一家人,是真正的一脈相承的兩所高校。

可能有些人表示,這所大學好像之前並沒有聽過啊!其實沒聽過倒也正常,因為它招收本科生是從2014年才開始的。而且因為招收的本科生都是科研方向的,被曝光的相對來說也較少。所以說它是最低調的大學,一點也沒錯。

但是要說錄取分,那真的不比北大清華低,以今年的錄取分為例,國科大在北京的錄取分是684分,而北大在京的錄取分是686分。除卻北京的錄取分不說,國科大在全國的錄取分也都差不多。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發展下去,國科大是不是很快就要超越北大清華了?這到不會,因為北清是綜合類大學,而國科大、中科大等高校都是非是綜合類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有限。尤其是國科大,招收本科生也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國家培養人才。

當然,上大學不僅僅是接受教育,做科研等。因為我們常說,大學是個小社會,大學就等於是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期,因此如果論及個人成長,像北清復交這樣的綜合類大學對於鍛鍊人來說,是更好的。當然,如果孩子打小就立志做科研,那麼無論是中科大還是國科大,都是非常適合的。

相關焦點

  • 北大是我們的左手,清華是我們的右手,中科大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辦學目標定位於「質量優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要名要利就讀清華北大,為了國家民族就讀中科大。中科大是一所真正為國家搞科研的大學,是一所真牛的大學,是被美國認可在中國最好的最信任的大學,也是美國最為害怕擔心的大學。現在的大學排行榜多如牛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於一流大學的前10名內。這所大學,低調、務實,不兼併,不吹牛,一門心思抓教學,是我國一流大學中最有特色、最富實力、辦學理念最正的大學。
  • 為什麼「中科大」能和清華北大比肩?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
    為什麼「中科大」能和清華北大比肩?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提到清華北大,大家都知道這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高校,在世界上排名都很靠前,這是留給人們一貫的印象,但是,在國內還有這麼一所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它的實力比肩清華北大,同樣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下面就和大家來分析一下中科大為什麼能這麼強悍,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
  • 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誰最牛?學姐:中科大研究生院是第一所研究生院
    大家都天天知道大學排行榜,北大清華肯定是中國大學的第一名,第二名,這個一點毫無疑問,其他華東五校實力也都很強。211、985大學的考研都有所在大學的研究生院負責,那麼不少人問,研究生院實力和大學實力是不是相關的?
  • 日本高校中的「清華北大」是哪所大學,「人大」又相當於哪一所
    提起國內知名的高校,每個人都能掰著手指頭說出幾個來,至少北京的三大王者「北大、清華、人大」,人人如數家珍,至於復旦、交大、浙大,也是鮮少人不知道的。可見,這些優秀的大學,國人都有一個清楚的等級概念。可是,如果提到國外的大學,許多人就弄得不那麼清楚了。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九章」量子計算機誕生,中科大實至名歸!網友:清華北大該反思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由潘建偉教授等組成的研發團隊成功研製出了粒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據稱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要快一百萬億倍。目前該學術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科學頂級期刊《科學》雜誌上。
  • 數據:中國高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5大學科實力排名...
    今天,學科競賽網就從學科評估的角度,帶大家看看我們學科競賽黨對應的五大專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學哪些高校最牛。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官方針對全國大學的專業實力進行分檔而得到的,在評價高校的單一專業實力方面非常權威。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此外,在我的最新文章《嫦娥五號奔月,這5所大學立大功,他們是國防科技的「黃埔軍校」》中有很多人留言跟我說,為什麼嫦娥五號不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身影?是因為清華和北大實力不行嗎?就國防來說,清華和北大是先天不足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清華北大就不行了。北大的強項是在文科專業,也同樣為國家輸送了很多人才北京大學歷史悠久,可稱之為中國第一大學。北大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大學和文化進步的風向標。
  • 全球前十,中科大排名超越北大,網友:學風嚴謹才是真名校
    日前,自然出版集團公布了2020年度的自然指數榜單,中國有三大科研機構成功進入全球前十,其中中科院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一;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首次進入全球前十,位列第八名;國內最頂尖的學府北大則位列第十名。
  • 清華和北大哪個好?哪個綜合實力強?詳細數據對比來了!
    1.2 院校概況清華大學(以下簡稱:清華)和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同位於首都北京,是國內大學的領頭羊,綜合實力穩居前兩名,均為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的綜合類全國重點大學。
  • 985大學「強基計劃」實力排名:中科大短板明顯,第一令人驚豔
    而目標基本上都定位在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哲學、醫學學等學科中,而強基計劃的實施也引來了無數莘莘學子的報名,而強基計劃也僅是在部分的院校當中開始試點,而在相關的專業部門的統計中,強基計劃的實力排名已經出爐,有意向的學生和家長不妨來了解一下。
  • 排名前20的國家傑青大學!中科大實力低調,安徽師範是黑馬!
    >15、哈爾濱工業大學16、廈門大學17、大連理工大學18、中山大學19、安徽師範大學20、中南大學對於以上排名大家異議最大的就是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安徽師範大學,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分析這三個大學的真正實力。
  • 中國大學30強排行榜,北大清華搶第一,中科大依舊尷尬!
    國內知名校友會大學排名機構也發布了中國大學30強排行榜,關於大學排名,吸引了很多教育者和家長的關注。現在國內最好的大學以原來的985所大學為代表,或者是17年年末畢業的42所一流大學,下面可以根據排名整理簡單的大學排名。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北大中科大前三
    近日,2021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中國前三甲。這次排名據悉以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三大類指標並結合相應權重加權綜合獲得排名參考依據。
  • 985大學「強基計劃」實力排名:中科大短板太明顯,第一令人驚豔
    985大學「強基計劃」實力排名:北大令人驚豔,3所大學實力尷尬北京大學的實力令人驚豔北京大學一直都是國民心中的頂尖大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很多學生夢想的院校,而這樣優秀的北京大學也是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強基計劃的試點院校之一
  • 安徽省高校綜合實力排名,中科大穩居第一,第二又是誰?
    安徽省的高校在全國所有的省份中是屬於中檔水平,但是這裡有一所世界性知名的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也為安徽的高等教育增添不少的分數。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安微省的高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安徽省排名第一的高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在社會各界看來都是沒有爭議的。中科大是理科的強校,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實力和北大差別不大。
  •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提起中國頂尖高校估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清華北大,如果你跟身邊人這樣講沒關係,但是如果別人問你那你就要告訴他們在中國最好的大學還有兩所,分別時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 第四所大學深圳亮相!中科院打造最強高校陣容,實力或超清華北大
    至此,中科院已在合肥、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建設大學,加上中科大在蘇州建設新校區,以及在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科研和園區,中科院系統的高校實力大增,將有趕超「清華+北大」的趨勢。 在中科院系統的四所大學中,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創辦於1958年的高校,1970遷至合肥
  • 中國「最低調」的985大學,18年來從未擴招,實力堪比清北!
    雖然禁止炒作,但是如果我們的身邊能有一位學子考上清華、北大,那麼同樣會吸引到大量關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國內絕大多數考生都夢寐以求的大學。就連現在教育小孩時,都會有不少家長,對小孩說以後要考清華和北大。清華、北大在我國有著很高的知名度。除去清華、北大,像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等也都是名聲在外。然而,有一所大學卻十分低調。
  •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高校排名,清華北大是目標,科大比院大地位高!
    ,然而中科院院大的官網卻默默地根據中國高校的實力,給中國高校做了排名,高校網站下拉菜單具體排名情況如下:1、清華大學,2、北京大學,3、中科大,4、國科大、5、浙江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南京大學、8、復旦大學、9、中山大學、10、華中科技大學、11、武漢大學、12、上海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