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麼麼噠
今天,公考君要用血淋淋、活生生、赤裸裸的事例向大家展示——強行打臉,最為致命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百度百科中還包含日期詞條,例如我們搜索「12月27日」,便會得到歷史上這天發生過的重大事件、或者當天名人出生或逝世的匯總
因為之前經歷過一些驗證,我發現這些匯總並非完全準確,有些歷史上有爭議的日期沒有辯證指出。在這個基礎上,我看到了今天這條——
作為業餘段位半吊子等級的三國愛好者代表人物,我居然頭一次發現曹植擁有個如此精確的逝世時間,看著那些在空間、微博、朋友圈藉此複製「煮豆燃豆萁」來緬懷曹植的人,年少無知的我打臉欲望油然而生
畢竟在當時還「 圖樣圖奶義務」的我看來,這事不靠譜啊
對三國這種動亂年代的古人來說,能有個(192—232)樣式——好似為了保護隱私,特地抹去了中間五位電話號碼——的生卒年就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我們見過太多人的名字後面跟著(19?—2??),人家的生卒年都快成尼克揚了(參見下圖),曹植怎麼還好意思連日期都如此詳細
對待三國問題,首先要查證的就是《三國志》,陳壽的這部著作對三國時期事件的記述相對準確。檢索到《陳思王曹植傳》,其中對曹植逝世的描述為「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時年四十一。」
——看,是吧,完全木有日期記載。
有時候,或許《三國演義》中也藏著某些真相。繼續搜索,可以發現,曹植最後一次出場是在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其中表述是:「貶曹植為安鄉候,植拜辭上馬而去。」
——甚至連曹植之死都未有交代。
成書距離三國時期最近,表述應當最為準確的《三國志》中沒有明確記載;距離三國時期遙遠,但前人參照著作頗豐的《三國演義》,作為小說也沒有為曹植的去世設定日期。於是我初步斷定,這個日期的存在是不靠譜的
更何況,這種日期書寫方式一般用於公曆日期,而我們知道,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後的次年,才由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將公曆採用為國曆。因此,即便有對曹植逝世的記載,也不會是以公曆格式記述的
綜上,科普之心澎湃的公考君決定將這種現狀寫成文章警醒大家,倒不是單為一個曹植,而是希望大家面對過於詳細的古人生卒年時保持警惕,以此為基礎,學習態度更加嚴謹
這篇文章,暫時擬定標題為《曹植的棺材板快要壓不住了》
聰明的你可以看出,打臉不成反被扇的情節馬上就要上演了
隨後的論據搜集中,我還發現,劉備的兒子『阿鬥』劉禪、孫權的兒子孫亮,生卒年記載分別為(207—271)、(243—260),同樣作為「皇二代」,這兩個繼位成功的都沒有具體的駕崩日期,曹植作為憑藉七步詩才從曹丕手中得以活命的帝位競爭失敗者,愈發不像個擁有逝世日期記載的人
我甚至開始腦補某個網文作者在聖誕節後給曹植隨手安插了個死亡證明、之後卻以訛傳訛逐漸被大家認可的故事了——這種事當代其實並不罕見
——直到我手賤順手搜了諸葛亮
誒??丞相,你這不按套路出牌啊
並且——
「1.諸葛亮去世於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按中央研究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其時已經是西元234年10月8日」
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會碾平我的兩個基本論點:
1.有詳細的日期記載是有可能的
2.有個叫「兩千年中西曆轉換」的東西可以將文獻中的日期轉換成公曆日期
隨著《曹植的棺材板快要壓不住了》即將成型,棺材好像抖動的更厲害了。。。
我只好更加認真的去檢索關於曹植的信息,終於,我在同屬《三國志》的《魏志·明帝紀》中發現,「庚寅,陳思王植薨」,並且從前文可知,此事發生在十一月
轉換後——12月27
子建兄,那麼一大篇《陳思王曹植傳》不夠你嘚瑟的嗎——
——有多大?在《三國志》中單人篇幅已經超過了大家更熟悉的《關張趙馬黃傳》整體——
——不夠嗎不夠嗎不夠嗎?非要去跟自己的大侄子曹叡湊熱鬧嗎?
這次的裝*就這樣無疾而終了
一個人的跳坑,為大家帶來了更多的知識
強行打臉,最為致命
我是公考君,希望你開心
PS.但是我還沒有搜到諸葛亮的逝世日期出處,我已經自打左臉,現在勇敢的伸出右臉,歡迎探討
—— The End ——
對啊2017公務員多省聯考系統直擊班
現已開課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前往報名
對啊公考君
籤到打卡
晴 |54
點擊連結前往課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