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8年播出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到1976年的18年間,全國僅播出電視劇180多部。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電視劇總產量增至5875集,是1958年至1978年前20年的近30倍。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進入市場化階段的中國電視劇持續高產,2007年日均生產電視劇40集,年產529部、14670集,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電視劇生產大國。
今年是中國電視劇誕生50年。50年來,中國電視劇經歷了試驗階段、轉型階段以及市場化階段。上周四,隨著王剛帶有思辨性的解說,北京電視臺耗時一年多打造的20集電視專題片《電視往事》亮相。這部專題片引領著觀眾穿過時間隧道,從社會轉變、經濟變化、觀念衝突等多視角展現社會變革帶給中國人的巨變,而電視劇成為了「穿針引線者」。記者尋著這部專題片的腳步並對參與者進行採訪,梳理出對中國電視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7個「第一」。
穿梭於浩如煙海的時空記憶,搜尋那一樁樁、一件件與電視劇相關聯的過往,是一次沉重而又愉快的過程。對於從無到有的中國電視劇產業而言,7個「第一」無疑是掛一漏萬,但這些發展節點的故事裡,卻承載著我們生活的喜怒哀樂,凝聚著一個時代的記憶。
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
說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史,不能不提《一口菜餅子》,它是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今天的人們恐怕很難相信,最初的電視劇竟然是以直播形式出現的,並持續8年之久。
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的演播室內直播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講述一位母親將僅有的一口菜餅子留給女兒,在饑寒交迫中死去的故事。當時的演播室裡因陋就簡地搭起了一個小小的舞臺布景,兩部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畫面,正是這部20分鐘的「直播電視小戲」,開啟了中國電視劇的序幕。
《電視往事》總導演郭宏介紹:「由於是直播形式播出,《一口菜餅子》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專題片在展現這一內容時,只能用屈指可數的幾張黑白照片重複播出。」著名播音員趙忠祥回憶說:「那個年代只能直播,沒有任何一種記錄的手段。」
第一部連續劇《敵營十八年》
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當電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生活的時候,中國的電視節目卻逐漸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1979年,電影部門決定,新製作的故事片必須在上映半年後才能提供給電視臺;與此同時,舞臺劇也怕影響上座率而不願意再讓電視臺錄像。同年,當時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在第一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上建議,各地電視臺凡有條件的,都可以製作電視劇。
1981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9集)。
和今天電視劇的大製作相比,《敵營十八年》拍攝「簡陋」得讓人難以置信。主角江波的國民黨軍裝,沒有時間特別趕製,只能去借。借不到褲子,只好將人物的全身鏡頭改為半身鏡頭。領子太小,系不上風紀扣,「國民黨少將高參」居然整場戲敞著領子;帽子太小,就拿在手裡,作戴帽狀;八個匪兵,只借到兩條褲子,於是,讓有褲子穿的匪兵在前景,用他們的身體擋住後景沒有軍褲的另外六個兵的下半身……談起當年的往事,主演張連文很感慨:「由於經費太少,只借到了幾套軍服,所以畫面沒有大場景,儘是特寫。我一米八的個子,可軍裝特小,袖子特短,動作都不敢做大,生怕弄壞了。」儘管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很多老地下工作者反映,按照主人公江波的玩法,甭說潛伏18年,恐怕連18天都混不下去,但該劇在當時有如傳統評書一般,讓人看了上集想下集。
重點推薦:
全球80後調查:哪國年輕人最優秀?神秘古埃及咒語:墓內講述毀滅人類傳說
隱藏兩千年:秦始皇陵墓留下的九大謎案
陪葬不為秦始皇 誰是兵馬俑神秘主人?
湘西趕屍真相 臺媒圖解探秘[組圖]
香豔雙乳峰:世界上最大最美的「乳房」
外國人看中國男人:選老婆為何要漂亮的?
更多文化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