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雷監控技術在港口起重設備上的應用

2021-01-08 網易

  肖炳林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貨櫃碼頭分公司 廣州 511462

  摘 要:針對貨櫃碼頭單臺起重機安裝防雷措施存在保護缺陷的現狀,對港口大型起重設備進行了智能防雷監控技術改進,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應用,取得很好的防雷保護效果,實現了實時監控防雷設備工作狀態,並有效採集了雷電衝擊基礎數據,為日後港口起重機的管理提供依據。

  關鍵詞:港口起重設備;智能防雷監控;研究;應用

  中圖分類號:U653.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 0785(2018)07-0116-04

  0 引言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公布的10 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進入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電子信息系統在國民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中國有21 個省、區、市雷暴日在50 d 以上,最多的可達134 d。我國雷暴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 ~ 8 月。據統計,每年我國有上千人因雷擊傷亡,造成財產損失達到50 億~ 100 億元。

  雷擊對電子電氣設備同樣有著嚴重的危害,如網絡機房伺服器主機主板、伺服器埠、監控機房設備損壞、電視機、路由器、電梯主板、門閘、監控攝像頭等。我國廣州港瀕臨南海,地處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於東經 113°36′,北緯23°6′,屬亞熱帶氣候和海洋性氣候決定了廣州港屬於雷電高風險區。目前配備有大型貨櫃起重機共計96 臺,港區照明高杆燈74 座,變電站15 座。

  1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防雷的重要性
1.1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簡介
大型貨櫃碼頭常見的起重機有岸邊貨櫃起重機(以下簡稱岸橋)、門座起重機(以下簡稱門機)、輪胎式貨櫃門式起重機(以下簡稱場橋)和軌道式貨櫃門式起重機(以下簡稱軌道吊),本文則以某港高度最大的岸橋和數量最多的場橋為主,岸橋結構見圖1。

  

  圖1 岸橋結構示意圖

  岸橋的作用是將貨櫃從貨船上卸下並放置於集卡,集卡再將貨櫃出港或轉到堆場,由場橋將貨櫃卸下放置於堆場,或將堆場的貨櫃轉移至集卡。貨櫃碼頭貨櫃的裝卸和堆垛,主要由岸橋與場橋完成,其設備完好率與綜合利用率,是港口滿足客戶高效裝卸船速度的必要保證,直接經濟效益創造單位。

  1.2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雷電風險
雷電對人體、電氣設備的危害來源主要有4 種方式,分別為雷擊設備、設備附近發生閃電、雷擊公共設施(供配電線路,通信線路等)和公共設施附近發生閃電等。相應的損壞類型有由接觸和跨步電壓造成對人的傷害、雷電效應包括火花產生的物理損壞(火災、爆炸、機械破壞、化學物質釋放等)以及雷電電磁幹擾造成的內部系統故障,這些風險均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設施損壞及經濟損失等損失。

  1.3 雷擊對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破壞形式
在貨櫃碼頭起重設備上,雷擊經常損壞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風速儀、質量傳感器、監控設備、小車/俯仰變頻器、通訊模塊、光耦、通訊 DP 接頭、電源模塊 、電纜卷盤箱內絕對值編碼器、大車電機速度編碼器、PLC 等設備。雷擊原因為臨近的雷擊或雷擊建築物(含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電磁脈衝引起感應過電流,導致設備損壞。

  2 貨櫃碼頭原始防雷方案
2.1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防雷相關要求
裝卸現場的龍門起重機、岸橋、散糧筒倉倉頂的金屬結構和礦石、煤、油等專用碼頭的大型裝卸機械及其金屬構築物等,如符合JT 556-2004 規定的要求,可作為防直擊雷的裝置。

  龍門起重機等裝卸機械設備的軌道必須接地,接地點不少於2 處,沿軌道每隔30 ~ 40 m 設一個接地點,並同時與並行的另一軌道相跨接。軌道的接地線與跨接線採用熱鍍鋅圓鋼或扁鋼,圓鋼直徑不小於20 mm,扁鋼截面積不小於160 mm2,厚度不小於4 mm,每個接地點的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0 Ω。

  場地運行的場橋、輪胎式正面吊等輪胎式起重機械不能作防直擊雷設施使用,發生雷暴時應停放在有防直擊雷設施的保護區內,並人機分離。

  岸橋和場橋上安裝的無線通訊設備的接收或發射天線應有防直擊雷的設施及安裝浪湧保護器,保護器的接地線與車體就近連接。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由於其高度及金屬鋼架結構,極易接閃直擊雷。此外,港區高架高壓線路遭受的直擊雷會沿供電線路通過變電所和箱變等供配電設施引入到貨櫃碼頭起重設備,變電所和箱變內的中高壓避雷裝置主要針對較高雷電流進行洩放,而洩放之後的殘壓值依舊對岸橋等用電設備有著較高的風險。

  貨櫃碼頭起重設備採用的外部避雷針防直接雷擊,接地線接地洩放雷電流,依防雷分級(IEC 62305標準)保護原理,從電源進線側開始對電氣各保護點進行電源類浪湧保護器(SPD)進行1、2、3 級防雷保護,同時也需對設備信號傳輸的兩側進行信號類防雷保護,確保起重設備安全穩定的運行,防雷配置依防雷分區進行,岸橋和場橋防雷如圖2、圖3 所示。

  

  圖2 岸橋防雷示意圖

  

  圖3 場橋防雷示意圖

  2.2 原始防雷解決方案存在問題
原始雷方案電源類採用浪湧保護器(SPD)進行1、2、3 級防雷保護,同時也應對設備信號傳輸的兩側進行信號類防雷保護。由於設備使用後SPD 老化與失效,接地線的接地狀態要進行有效監測。為此,GB/T 21431-2015 規定:防雷系統的檢測主要分為3 中,竣工驗收檢測、定期監督檢測和單位自行安全檢測。其中,竣工驗收檢測應符合設計要求和GB/T 21431-2015 標準的規
定,定期檢測要求每年雷雨季節到來之前進行全面檢測,單位自行安全檢測則要求單位不定期的經常性檢測。對此檢測,涉及到人員及需求、人為因素、設備停機影響、檢測及時性的問題,時時不能有效及時進行。在SPD 已失效,接地不良,未能及時檢測到,造雷擊時即造成設備損壞。

  2.3 問題解決方案
對於檢測不及時的解決方案是可增加人力與時間投入,但隨著人力的增加,同時保證貨櫃碼頭起重設備投入,公司的經濟效益考慮,該方案不是行之有效的。因此,隨著工業4.0 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應用物聯網的感測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智能防雷監控技術應運而生。

  1)智能防雷監控原理
① SPD 監測模塊監測SPD 狀態的正常 通過採集SPD 失效時表現狀態(遙信端子的通斷)來評定SPD是否失效。同時監測雷擊次數與時間,通過檢測不同部位的雷擊次數與分析,使SPD 的配置更合理,減少重複配置或少配。數據採集器:接收各設備通過有線方式或無線方式 ,傳入數據通訊機,供實時監測。
②雷電流監測儀監測雷電流 通過安裝在SPD 接地(PE)線上的雷擊感線圈,實時檢測分析記錄雷擊電流的大小、方向、峰值,通過統計分析報表,檢測SPD選擇合理性,提供更科學的防雷方案。
③接地電阻檢測儀 通過接地檢測儀,實時檢測設備的設備接地不良。
④數據通訊機 將系統傳送的數據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向傳入工控機做數據分析、整理,形成報表,並對異常做能過報警裝置報警。整個系統也可通過雲臺供手機APP,其他網絡分析使用。

  2)智能防雷監控技術框架圖,如圖4 所示。

  

  圖4 智能防雷監控技術框架圖

  2.4 智能防雷監控技術的主要功能
記錄並查詢雷電擊中次數及所對應的雷電流峰值、方向、雷擊能量,通過數據分析貨櫃碼頭起重設備的雷擊情況;實時SPD 狀態監測,快速有效地維護SPD,防止因不能及時更換SPD 所造成的損失;實時接地電阻監測,每天定時採集接地電阻阻值,防止接地異常帶來的電氣系統損壞。簡訊通知與郵件通知,產生報警,立即發送簡訊到所指定的手機端(或郵箱地址),通知相關人員處理異常;數據統計分析,圖表化管理,提供報表查詢及列印;提供SPD 產品信息錄入窗口,系統化的管理SPD 產品檔案及維護記錄;可根據需求擴展多個終端設備,並支持多種信號傳輸方式。

  3 智能防雷監控技術的應用
該系統技術於2015 年下半年始分期、分批對20 臺岸橋和60 臺場橋進行了防雷系統應用改造以及相應的軟體建設,改進投入實踐2 a 以來,每年經歷數次強颱風及強雷雨考驗,岸橋和場橋沒有發生任何雷擊故障,有效保障了起重機安全,減少了起重機自然災害損失,強颱風和強雷雨之後起重機迅速投入生產,同時起重機上防雷檢測設備和元器件實時狀態得到有效監控,雷電
衝擊次數、強度等數據實時得到採集和後臺分析,實踐證明智能防雷監控技術應用於港口起重機上是成功的。

  4 結束語
經過現場應用檢驗,該智能防雷監控技術現階段在貨櫃碼頭起重設備防雷保護方面是行之有效的,直接保障了港區的生產作業。不斷完善起重設備防雷保護措施,就是不斷減少應雷擊產生的財產損失、減少人員傷亡,提高設備的綜合效益,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顧明觀. 岸邊貨櫃防雷設計初探[J]. 港口裝卸,2012(2):1-4.
[2] 趙國. 起重機的防雷[J]. 起重運輸機械,1994(1):16-18.
[3]IEC 62305-2006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S].
[4]JT 556-2004 港口防雷與接地技術要求[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信息與控制技術的運用,高效率運轉的港口
    得益於管理技術、控制技術、位移技術的充分發展,現代化的港口已經可以滿足每天20萬噸貨物的裝卸,為全球貿易做出了卓越貢獻。不斷提高港口吞吐量,充分利用港口集散資源,是世界各地港口孜孜以求的未來,在這個環境下,智慧港口應運而生。
  • 智能視頻監控分析技術的概念及原理
    智能視頻分析是計算機圖像視覺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的一個分支,是一種基於目標行為的智能監控技術。區別於傳統的移動偵測(VMD-VideoMotionDetection)技術,智能視頻分析首先將場景中背景和目標分離,識別出真正的目標,去除背景幹擾(如樹葉抖動、水面波浪、燈光變化),進而分析並追蹤在攝像機場景內出現的目標行為。
  • 防雷技術在變電通信機房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感應雷由靜電感應產生,也可由電磁感應產生,形成感應雷電壓的機率很高,對建築物內的低壓電子設備造成較大的威脅,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防雷工作重點是防止感應雷入侵。安裝問題感應雷就是附近有雷電時,通過電磁感應在金屬導線上形成的瞬間高壓,從而打壞設備,所以你把和設備相連的所有金屬導線斷開,理論上就不會感應到雷擊。
  • 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委員會電氣工作組會議在大連召開
    2019年12月3日至5日在遼寧省大連市召開了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氣設備工作組一屆四次會議,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工作組組員、秘書處人員共21個單位26名代表,會議由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氣設備工作組嶽文翀組長主持,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趙春暉秘書長應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講話。
  • 防雷插排真的有用嗎?防雷插排原理是什麼?
    防雷插排真的有用嗎?既然名之為防雷插排,它必然是有用的。在雷擊之後,會使導體瞬間感應到極大的電壓和電流,對建築物的用電設備造成傷害。現在一般的建築物都安裝有避雷針,但是避雷針只能防直擊雷,而且智能對建築物形成保護,同時還會在防直擊雷的時候洩放大量的感應雷,使其沿著天線、信號線和電源線等侵入電器內部,給電器帶來損害。防雷插排解決了這些問題,它不僅可以有效的阻擋電源線中的電湧和感應雷的傷害,還可以消除電視電纜、計算機網線中的各種電湧和感應雷,在雷雨天是比較安全的。
  • 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丨 保障貨物安全高效轉運
    、裝卸、吊運等機械設備(簡稱起重機設備),在港口吊運、裝卸物料的作業人員。要杜絕安全事故發生,不但要求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熟練掌握起重機設備理論知識、電工基礎知識、設備維保相關知識、港口生產運營知識、起重機各機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與使用方法,各機構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各指示燈、參數指標顯示意義,操作臺、設備設施的使用、調整、維修保養方法及重點注意事項,還要求操作工時刻將安全意識銘於心、踐於行。
  • 中國港口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1.4.1 港口設備滾裝工藝分析    1.4.2 PLC及變頻技術的應用第二章 中國港口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1 港口行業的發展概況分析    2.1.1 港口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1)第一代港口發展分析      (2)第二代港口發展分析      (3)第三代港口發展分析      (4
  • 自已動手DIY家庭防雷系統_網絡設備技術應用_太平洋...
    【PConline 技術應用】說起防雷這件事,很多讀者可能覺得與已無關,實際上這幾年環境惡劣後, 那些所謂"千年一遇」的災害天氣年年遇。經常會聽到哪家的電視機被雷電擊壞,人員受傷或是遇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特別是農村自建房樓頂裝的金屬水箱、太陽能熱水器、衛星天線接收器等設備更是吸引雷電的元兇。
  •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組成及應用方案分析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組成及應用方案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3 10:37:51 城市交通領域三個難題: 城市經濟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
  •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領域5大創新技術應用
    1挖掘改變視頻監控領域應用格局  智能分析、雲計算、雲存儲和大數據挖掘等眾多創新技術對公共安全領域的技術革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視頻監控技術和公安業務需求的不斷發展,公共安全領域對視頻監控的規劃和需求建設重點,正在從布點數量向管理應用質量提升轉變。
  • 英飛睿紅外光電雷達系統無死角晝夜監控,機場油田港口周界安防!
    英飛睿(睿創微納(科創板:688002)全資子公司)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光電雷達系統,搭載自主研發的非製冷型紅外熱成像機芯組件(解析度640×512或1280×1024)或製冷型紅外熱成像機芯組件,融合先進的光學穩像和圖像處理技術,基於人工智慧、雲端數據、光電技術等完美實現快速360°廣域實時監控,同時具備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功能
  •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及其在Blackfin處理器上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帶寬的增加使得城域網視頻監控成為現實。而經過科研人員40多年的不懈努力,計算機視覺已經進入突破式發展階段。得益於計算機視覺的研究成果,智能視頻監控系統開始得到產業化應用。Object Video, Hisign,3VR等公司率先實現了智能視頻監控的工業應用。在國內,中科院自動化所,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處於研究的前列。  2.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技術背景簡介  智能視頻監控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特定目標的自動跟蹤。
  • 皓圖智能:通過3D行為識別技術改變傳統安防監控
    隨著近兩年人工智慧與安防行業的結合日益緊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倡「智能安防」的概念,並且以此為中心出現了一系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用平面的眼光看待立體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這句話恰到好處的描述了現有安防監控行業遇到的技術瓶頸。藉助2D圖像技術的傳統監控設備中看到的平面影像無論多麼高清,都無法實現精準的行為識別。
  • 智慧太陽能路燈監控系統介紹
    概述:4G工業攝像機太陽能監控系統主要特點是低功耗,清晰度高,抓拍精準,高清錄像,安裝方便,即插即用,廣泛應用於野外場所或取電不便的室外環境,本產品為電力設備監控,森林防火監控,河流水位監測及其他室外應用需求提供更智能化更實用節能的有效保障。
  • 塔式起重機中風速傳感器的作用
    其次安裝在塔式起重機上的風向傳感器應該與風速報警器的高度相同並且安裝的風向傳感器應該儘量的避開塔式起重機上面的一些障礙物。等傳感器安裝完畢以後應該制定由專人進行的維護工作。所以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基於傳感器技術、嵌入式技術、數據採集技術、數據融合處理、無線傳感網絡與遠程數據通信技術,高效率地完整實現建築塔機單機運行和群塔幹涉作業防碰撞的實時監控與聲光預警報警功能,並在報警的同時自動中止塔機危險動作。塔式起重機上的應用傳感器總共有5類傳感器,分別是:測重傳感器、風速傳感器、迴轉傳感器、幅度傳感器和高度傳感器。
  • 鑫達自主研發天車安全監控及智能點檢系統順利上線!
    為解決這一難題,鑫達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組織召開會議決定構造天車安全監控及智能點檢系統,並最終於9月12日,在二煉鋼廠42#天車上線運行。 整套系統的架構:在起重設備的電氣室中,新增一套起重機維護站,用於從PLC等現場設備中對數據進行採集、存儲、運算並輸出運算結果,為操作者提供操作的界面和信息接口
  • 《民用機場飛行區工程施工智能監控技術指南》正式發布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鄒廷念、陳鵬飛 報導:近日,《民用機場飛行區工程施工智能監控技術指南》由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發布,並作為重要成果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一周年紀念活動現場進行了公開展示該指南編制遵循「協調性、適用性、一致性、規範性、引領性」的原則,旨在提升民航專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效能、促進新技術推廣應用。該指南共分八章,包括總則、縮略語和術語、系統監控平臺、前端智能監控設備、後端硬體設備、數據通信與定位基準站、施工智能監控、其他智能監控等內容。質監總站將該指南的編制任務作為年度重點工作進行部署落實,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堅定致力於提升行業內工程建設信息化水平。
  • 電流傳感器實時監控電流 智能電網促進技術升級
    隨著電源問題日益突出的嚴重性,電源技術漸漸被廣大廠商重視,具有傳感檢測、傳感採樣、傳感保護的電源技術漸成趨勢,保護電源的設備也隨之誕生,檢測電流或電壓的傳感器應運而生。電流傳感器是指能感受被測電流並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在國內外的用途非常廣泛。
  • 產品報告:2020智慧工地塔吊安全監控系統三大品牌對比
    ,是全自動起重機械無人化智能控制、起重機械安全監控、自動化控制及工業電子領域內的集產品研發、工業設計和系統集成、配套生產、產品銷售與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系統認證,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基礎 上,不斷提升產品的國際化水平,吸收國際高品質技術,向更廣闊的國際化公司發展。 2002年企業創建初期,就立足於高點、高科技、高品位,是以開發研製各種起重機械 電器控制,配套產品及低壓電控成套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
  • 防雷接地施工技術
    一、施工準備認真閱讀電氣施工圖及建築相關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準備好防雷接地系統施工的相關材料、機具設備,對防雷接地系統施工所需半成品進行加工。二、防雷接地焊接工藝要求 1、鍍鋅扁鋼焊接:鍍鋅扁鋼焊接長度不小於其寬度的2倍,不少於三面施焊;當扁鋼寬度不同時,搭接長度以寬的為準;敷設前扁鋼需調直,煨彎不得過死,直線段上不應有明顯彎曲,並應立放。2、鍍鋅圓鋼焊接: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不小於其直徑的6倍並應雙面施焊;當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以直徑大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