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忠臣遇上逆賊,咬舌自盡啊,一了百了。
比如《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董承為了保護同黨,就在曹操面前咬舌自盡。一咬,一噴,一倒,三秒立斃。
當烈女遇上淫賊,咬舌自盡啊,以免受辱。武俠小說、演義故事中,貞節烈女也都這麼幹的。
當然,也有的烈女,更烈!
多年前,杭州有一姑娘,晚上回家行至暗處路遇淫賊。姑娘趁其不備,「咔」一下咬住了淫賊的舌頭。這貨掙兩下血出來了,立馬慫!兩手提著褲子,嘴裡吐著舌頭,渾身哆嗦著被姑娘「牽」到了大街上。
路人上來相助,姑娘才鬆口,把這貨「血淋淋」的生擒。
後來醫生從專業角度分析,淫賊放棄反抗,疼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對斷舌的恐懼。一般人都發抖。
事實上,「咬舌自盡」只是故事中的梗,文獻中記錄的舌意外斷裂以及咬舌自殘案例中,致死的極少。
我國近代咬舌致列的可靠報導,僅有一例。一位抑鬱症患者,精神恍惚中突然咬斷舌頭,因舌頭出血、腫脹,阻塞氣管,導致窒息而亡。
一般情況下,斷舌再植的成功率很高。
1975年,廣東一男子因情感糾葛,將女友舌頭咬去一半,並將斷舌拋棄。三小時後才找到,39℃高溫啊,醫生還是將斷舌再植成功,康復後女孩兒說話、吃飯都跟原來一樣。
所以,千萬別玩「咬舌自盡」這傳統招數,因為,很疼很疼,而且你還會很疼很疼的活著。
好好活著,要咬就咬醬豬舌頭。
另外,看陳老師這口條!遇到這樣動不動伸舌頭的,躲遠點,沒壞處。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