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們都聽說過這樣的說法:細節決定成敗,歷史上就有無數這樣的例子,比如古代的一個將軍在廁所裡發現了一群螞蟻。事實上,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在意,但這位將軍說過,命令軍隊趕快撤退,不服從者格殺勿論。那這群螞蟻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呢?
一、成功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即使早在10多年前,圖書市場上就已經有了許多成功學書籍,當然,相信現代人都知道,成功學其實都是胡扯,但要想成為成功者,確實需要滿足某些必要條件,否則就不可能成功,如本文開頭所說的「將軍」。
一、耐心
想成為成功人士,就必須有耐心。每一個人一出生就是對這個世界一竅不通,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才會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而有些人對許多事情做了片面的了解,就會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而有些人則會做到耐心學習新的東西。
這一點,雖然很簡單,但能夠做到的卻很少,許多人在對事物一知半解之後,就不再耐心去學新的東西,這就是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很少的一個原因。
事實上,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知道要把耐心用在學習上,即使是許多企業家、商人,也要耐心學習經文,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否則就一事無成。照片:商務人士劇照
2,觀察
從商務人士的角度來看,商務人士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及時抓住商機,而抓住商機,其實是要有一定的見識積累的。
比如古玩市場的撿漏,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古玩鑑定技術,即使無價之寶擺在他面前,他也找不到它的價值,更不用說撿漏了。無論古往今來,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將軍,都需要善於觀察,能夠從一些平淡無奇的事情中,得到對自己有用的情報。
本文開頭提到的這位將軍,之所以被一群螞蟻驚動,是因為這些螞蟻給了他們自己一個特別的信息。本文提到的這位將軍,就是清朝初年的名將趙良棟,其實趙良棟算得上是一個典型的勵志人物,他出生於明末的寧夏地區,對明末歷史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由於朝廷在寧夏等地區橫行霸道,導致西北地區的百姓處於一種民不聊生的狀態。
所以,了解明末歷史的人都知道,由於朝廷在寧夏等地區橫行霸道,西北地區的百姓都處於一種不安分的狀態,所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領袖紛紛揭竿而起,寧夏等地區成為了第一個撬動明朝基石的據點。出身平庸的趙良棟,屬於那種豐年勉強吃飽,不幸年富力強的人,趙良棟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度過了太多的擔驚受怕的日子,所以非常崇拜將軍這一群體,甚至渴望自己也成為將軍,可以說,趙良棟是明朝典型的軍迷。
在興趣的驅使下,趙良棟通過自學,讀了不少兵書,不過,軍事這個玩意兒,光是紙上談兵就沒用了,此時趙良棟,離名將遠去。
但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清軍入關後,清朝在陝甘地區積極擴軍,準備與南明交戰。趙良棟聽了這消息興奮不已,果斷加入清軍,開始與南明交戰。但此時,趙良棟的地位與他理想中的名將相去甚遠,此時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且戰爭非常殘酷,趙良棟能否活著回來,還真是個未知數。
因為趙良棟心胸縝密,加上英勇作戰,在與南明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少功勞,終於,因為軍功,趙良棟被清朝冊封為總兵,這一職位雖然與王侯將相比,還差得很遠,但要知道,這一職位也是許多普通人一生中當兵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此時此刻,清朝已完成了對南明的討伐,天下開始太平,這意味著,此時的清朝,武將的地位開始下降,畢竟打天下時,朝廷需要武將衝鋒陷陣,但等到天下太平時,享受福利的才是文官制度,這在古代王朝中並不例外。所以,趙良棟覺得:自己這輩子也許要做一輩子的總兵,畢竟,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英雄們只能被埋沒,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的。
趙良棟終究還是等到了機會,話說康熙在位時,雲南吳三桂因不滿康熙皇帝的打壓而起來反抗,吳三桂的節操雖然不敢恭維,但其軍事才能卻是相當的強大。吳三桂叛變後,殺了康熙一人措手不及。半壁江山康熙帝,很快被吳三桂攻佔,康熙帝曾一度準備逃往瀋陽。
但康熙帝經大臣推薦,委派趙良棟為要職,來對付吳三桂,話說這天,趙良棟帶軍與吳三桂交戰,趙良棟感到腸胃有些不適,便上了廁所。結果上廁所時,發現一大群螞蟻在該地區活躍,趙良棟仔細觀察這些螞蟻的活動軌跡,於是命令屬下:通知全軍撤出此地,否則按違反軍規處理。
此時已是黃昏,部隊也剛剛完成安營紮寨,所以對於趙良棟的要求,不少士卒敢怒不敢言,但還是要按照趙良棟的命令,將其安置在山上。
於是當晚,就有大雨,原來駐軍駐紮的地方,已被暴雨完全淹沒,要是清軍沒有及時撤離,這裡肯定都要被暴雨淹死,即使在暴雨來臨時及時撤離,也必定發生相互踩踏的事,所以將士們都稱讚趙良棟的英明,但趙良棟表示,這只是行軍中積累的經驗。由這一細節可以看出趙良棟是如何成為一名將軍的,後來吳三桂平定後,趙良棟又先後擔任雲貴總督、兵部尚書,可謂風光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