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一些路邊林地裡,生長著一種「雜草」,小時候並不知道它是中藥材,也不知道有什麼功能,就是感覺好玩,因為它的株型很特別,沒開花時有一尺多高,葉子往上叢生,成橢圓形,而且植株是扁著長得,拔掉一棵,減去頂部的葉子,拿在手中就是一把極好的扇子,扇起來涼風中帶著一股青香,真的很愜意。
由於它的莖杆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的,而且又是扁著生長的,我們當地人稱它為扁竹。到後來才知道它的學名叫射幹,是一種極其常用的中藥材,根部入藥,射幹不僅株型漂亮,花更漂亮,有很多農民把它種到院子裡觀賞用,更有城裡人把它栽到花盆裡放在陽臺上觀賞。
如今農村人種植射幹的多了,在當地也不怎麼稀罕了,但種植射幹確實為農民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這些年射幹價格比較穩定,還是比種植糧食作物划算。
醫書記載,射幹為清熱解毒藥,具有清熱去火,化痰利咽、解毒消結、活血化瘀的功能,為感受風熱或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常用藥。
小偏方:
1、治咽喉腫痛:用射幹根、山豆根,陰乾碾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痺不通:用射幹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用射幹根研汁一碗,服之則通。
4、乳腺炎初期:用射幹根加萱草根研沫加蜜調製。
5、治腮腺炎:射乾鮮根三至五錢,水煎,飯後服,早晚一次。
是藥三分毒,用射幹對症治療時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服用,因為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適合服用中藥,本文的根本目的還是弘揚我國中藥文化,鼓勵農民種植中藥材,從而提高收入,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