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然界奇異生物,為了生存進化出了特殊的進食方式

2020-12-07 騰訊網

自然界是一個神奇神秘的地方,存在著許多難以想像的生命,而其中有一種生物叫做蠕蟲,蠕蟲是一種多細胞無脊椎動物,全球超過一百萬種這樣的蠕蟲,它們擁有者無限再生的能力,這也是當下科學家所研究的重點,而今天所說的是一種外形和蠕蟲很想的動物叫做船蛆。 船蛆是一種軟體動物,其身體是被一種石灰質外殼包裹,以木材為食,身長能到達1米左右。而科學家在菲律賓發現了一種巨型船蛆(Kuphus polythalamia),而它有著一種特殊的進食方式與以往的船蛆完全不同。

科學家對這種巨型的船蛆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進食跟以往船蛆的進食完全不一樣,因為它們吃東西根本不用口吃,相反的它們卻使用了一種微生物,正是這種微生物就能夠給這種巨型的船蛆提供足夠的養分,要知道,這種巨型的船蛆身長能夠長到1.5米。

此次該研究團隊對這種動物可以說是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於是就不斷的在海洋之中尋找這樣的生物,科學家證實,這種海洋之中的生物應該是比較喜歡生活在偏遠的一些地區,或者說是在一些海底的泥沙之中。

科學家幸運的捕捉到了這種生物,並且將其帶回了實驗室,進行了相關的研究。這種軟體動物它的外表是有一個比較硬的外殼將它們完好的包裹。科學家將這個外殼給敲開之後,就能夠看到裡面的這個軟體的動物,但是驚奇的發現它們的消化器官其實非常的小,也就是說在相同大小動物裡面,它們的消化器官要小很多,而且胃部也是特別的小,更沒有發現之前船蛆進食木材來進行消化的所謂的器官,而且這種動物它們的腸子已經非常的短。

當然,通過這些研究,科學家表明,這種動物好像在它們的生長過程中,關於身上的胃以及腸子這些器官應該是幾乎不需要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的作用,所以才會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那麼這種動物如果不需要這些器官的話,那麼它們的進食方式成為了科學家好奇的方面,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種巨型的船蛆跟以往船蛆的進食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它們不需要用口來吃食物,它們只是依賴於一種生活在身體鰓中的細菌。

雖然說這種動物是比較大的,但是它們卻只需要依靠這些細菌,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也就是說這些微生物寄生在它的身體裡面,同時需要給它提供足夠的食物,這樣才能夠讓它生活下去。一般來說這些都是生活在海底泥沙之中,尤其是比較臭的泥漿裡面,而這些泥漿裡面含有的一種特殊的成分就是硫化氫。

這種硫化氫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學過化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特殊的物質,它有一種奇怪的味道,就是像臭雞蛋一般的味道,而這些細菌正是使用了這種硫化氫,才能夠製造有利於這種巨型蚯蚓生活的食物,那就是一種碳化合物,當它們製造出來之後,就會將這種食物供給這種巨型的船蛆。

至於說它們製造的食物是如何供給的,科學家猜測,很有可能這些細菌所生產出來的食物並不是需要通過消化道之類的來吸收,而是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將這些養料輸送到的血液裡面,所以這些動物好像看起來根本不需要吃任何的東西,就能夠一直這樣持續生活下去,因此它跟以往的船蛆應該是不一樣的。

至於說這種巨型的船蛆,它們這種奇怪的捕食途徑,還真的是讓科學家感覺非常的驚訝。當然,這種與眾不同的捕食途徑以及進化過程,也給這種巨型的船蛆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優勢,相比較於以木頭作為食物來說,可能這種轉化而成的碳化合物其實更能夠滿足它們身體的需求,因為畢竟含有的能量要比木頭更高一些。

雖然說這種動物看起來外貌是特別醜陋的,但是它們的這種進食方式的進化卻吸引著研究人員,為什麼它們會進化出這樣的方式來進食,生存在海底的生物以後的進化又會怎樣?這種與細菌共生的方式是否會在海底生物中繼續發展?這些都是需要科學家一一去研究發現的。

地球在改變,地球上生物的的生存環境也在改變,但是生物依然要生存,為了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許多生物悄然的發生了很多改變。

相關焦點

  • 進化到極致的生物,為了生存,身體早已退化,洞螈在它面前都弱爆
    進化到極致的生物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生物,但除了人類以外,還有一些生物的進化也非常厲害,例如,生活在歐洲某些洞穴的獨特生物——洞螈。這種生物從外觀來看,很像我國神話故事中提到的「龍」的模樣。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喜歡生活陰暗潮溼的洞穴之中,在一般情況下,它們的身上都呈灰色或者粉紅色,看上去十分可愛。
  • 自然界中,有哪些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奇葩」的?
    這是個容易違規的問題,不過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還是決定冒險一試。交配是物種繁衍的一種手段,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像蚯蚓這種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生物,它們是通過兩條粘在一起互相給對方授精的方式繁殖的,也就是說兩條蚯蚓「又當爹、又當媽」。那麼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的交配方式很奇葩呢?
  • 美國造出數字生物 進化中表現出超強智慧(圖)
    「數字生物」的進化實驗不僅生動證明了「複雜系統來自簡單的祖先,不同的進化渠道能產生相同的複雜器官」的進化論觀點,還有兩項實驗與自然界生物的進化驚人相似。  計算機中的「生命氣息」  進化就是逐漸適應與慢慢演變的過程。簡而言之,生物的進化遵循的規律是,用進廢退,力求在有利於自己繁衍與生存的環境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 自然界7種有特殊能力的小動物 你都知道嗎?可以5年不喝水的小動物...
    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而一些不起眼的小動物卻有一些特殊的能力,相比較於用智力創造工具的人類,很多生物為了保護自己會在長期的進化中進化出一些非常奇異的能力出來,在自身遇到威脅的時候可以通過這些來尋求自保,這樣的例子在自然界數不勝數,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7種有特殊能力的小動物,你都認識它們是什麼嗎
  • 胎生、卵生哪種方式更適應自然界的進化?
    其實這還是由動物們在自然界的進化和適應程度而決定的。胎生和哺乳,能保證後代較高的成活率。  而卵生動物絕大多數處於食物鏈的底端,生存空間很大,但是生存環境卻較為惡劣,天敵過多,所以進化過程中,一直恪守「跑量」的原則去繁衍,能不能活下來靠寶寶們的「造化」,靠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以犧牲大部分寶寶的生命保全小部分的生存方式去繁衍。
  • 生物為何會進化出性行為?
    但並非所有真核生物都將繁殖看作性交的目的。例如,有一種藻類就不會為了繁殖進行性交,它們進行無性繁殖的效果反而更好。這種團藻可以自行選擇是進行自體克隆、還是與其它團藻性交,而當它們選擇後者時,往往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概率。
  • 方舟生存進化生物特殊技能盤點 特效生物有哪些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方舟生存進化當中那些有特效特殊技能的生物哦,感興趣的小夥伴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盤點擁有特殊技能特效生物】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二期內容,第一期內容可點擊→方舟生物特殊技能盤點第一期; 蜣螂:又稱屎殼郎,這貨生來就是食屎而存在的,把各種糞便放到它包裡,然後左上角龍頭打開開啟巡邏,過一段時間後,糞便可以分解成化肥和油; 鄧氏魚:毫無亮點,除了全身甲殼減傷,包括麻醉值,所以有馴服的話,你會發現很難打暈他;
  • 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生物?主要有3個原因!
    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生物?主要有3個原因!地球上的生物保守估計大概有800多萬,由於數量種類過多,生存的環境不同,他們進化出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身材巨大的,身材微小的,擁有高等智慧的等等,這些生物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樣的前提下,在地球上發現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 殘酷的進化!細數自然界為了生存而發生的各種殘酷現象!
    歸根結底,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為了適應環境,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它們進化出了各種各樣奇特的行為,甚至有些動物會作出一些殘酷的事情!但是你們知道嗎,螳螂的交配十分的複雜,這就導致了雌螳螂在交配完成後異常飢餓,為了給雌螳螂足夠的營養培育幼崽,這個時候雄螳螂就會選擇犧牲自己被雌螳螂吃點,以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存活,生命的繁衍真是殘酷!
  • 方舟生存進化特殊技能有哪些 生物特效技能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中擁有大量的生物可以馴化,而這些生物有的會有一些特殊技能,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方舟生存進化特殊技能盤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生物特效技能 【盤點擁有特殊技能特效生物】 蜣螂:又稱屎殼郎,這貨生來就是食屎而存在的,把各種糞便放到它包裡,然後左上角龍頭打開開啟巡邏,過一段時間後,糞便可以分解成化肥和油; 鄧氏魚:毫無亮點,除了全身甲殼減傷,包括麻醉值,所以有馴服的話,你會發現很難打暈他; 電鰻:絕招十萬伏特、野生強得一批,馴服沒啥卯用,而且得和平馴服
  • 烏龜冬眠能幾個月不進食,而洞穴裡有種生物,能做到7年不進食
    眾所周知,在自然界中有著數百萬種生物,如果要問哪一種生物的壽命最長?那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聯想到烏龜,畢竟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烏龜都是一種象徵著長壽安康的生物。而像烏龜這種生物在冬天時會進入一種特殊的生命狀態,就是我們常說的冬眠,它們在冬眠時不需要進食獲取能量,僅維持著最低程度的代謝消耗。在生物圈裡,像烏龜這樣有著冬眠習慣的生物還有很多,不過即便它們冬眠時有多麼不消耗能量,這種狀態也不能維持太久,一般來說都是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大多是進行間歇性的冬眠,即中途可能會醒來幾次的那種。
  • 生物為何會進化出性行為? 新答案公布
    幾乎每種真核生物都會進行性交,但每種物種都有著獨特的性體驗。對於植物、單細胞原蟲、果蠅和人類而言,開展性行為的方式可謂千差萬別。但並非所有真核生物都將繁殖看作性交的目的。例如,有一種藻類就不會為了繁殖進行性交,它們進行無性繁殖的效果反而更好。這種團藻可以自行選擇是進行自體克隆、還是與其它團藻性交,而當它們選擇後者時,往往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概率。
  • 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生物?主要有3個原因
    地球上的生物保守估計大概有800多萬,由於數量種類過多,生存的環境不同,他們進化出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身材巨大的,身材微小的,擁有高等智慧的等等,這些生物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樣的前提下,在地球上發現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 非洲「變態魚」,為了生存,不惜吃掉一半的身體
    非洲「變態魚」,為了生存,不惜吃掉一半的身體 大自然是個神奇的存在,創造出了世間萬物,為了適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環境,自然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很多激烈的戰鬥,不僅對別的動物狠,有一種魚類對自己更狠,被稱為非洲的變態魚。
  • 螞蟻進化出「盾牌」,飛蝨進化出「齒輪」,昆蟲要進行工業革命?
    自然界充滿了許多神秘的未知,等待人類來探索,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來說,只有不斷進化,才能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不會出現滅絕的情況。不管是靠繁殖能力,還是靠生存能力,動物都要忍耐人類對自然生存環境的改變,有一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原有的野性功能,開始適應人類飼養的環境,逐漸成為了人類的寵物。
  • 人類進化的關鍵推手——線粒體:為了更好地使用能量
    在藍藻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地球大氣中氧氣濃度持續推高的環境下,有的細菌為了生存,只能通過進化,發展出能夠適應氧氣、並利用氧氣的功能,從而確保其物種的延續,其中,就包括目前被認為是線粒體祖先的「α-變形菌」[7, 8]。在細菌攝食過程中,吞噬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能夠讓細菌更快地獲得能量,用於維繫生命和繁殖後代。在細菌吞噬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個細菌直接吞噬另一個細菌的情況。
  • 海洋動物覓食方式多樣,不但過濾海水留下食物,還進化出陷阱功能
    筆者認為,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講,和進化成陸地動物相比,還是繼續做海洋生物更輕鬆。不過也是由於這樣的「想法」,對於那些站在更高食物鏈上的動物,或者那些進化的方向比較獨特的動物來說,尋找食物的難度可比陸地生物低多了。
  • 為什麼自然界沒有進化出進攻性的食草動物?
    我認為食草和食肉性動物是選擇性進化而形成的二者區別,任何生物皆起於單細胞生物,科學家說植物源於古藻類生物,如果食草先主當時環境有很多藻類則以食藻為生,並漸漸進化出一套消化植物的器官,而食肉先主一開始或後期進化性選擇了食草動物,並進化可消化肉食的腸胃,當然以有兩種都吃的動物,以適者生存的方式進化而來,加上它們吃草草不會反抗,而食肉必須有進攻性方試才能生存,故進攻性強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痛苦深淵地牢上線,通關方式可自由選擇
    生存沙盒手遊《方舟:生存進化》本周推出全新的「痛苦深淵」地牢,該地牢位於冰雪環境,具有殺傷力驚人的「冰刺閘刀」陷阱,但「痛苦深淵」地牢的難度並不高,通關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例如「冰刺閘刀」陷阱可以選擇繞過,也可以擊敗小怪(恐狼、牛龍、厚鼻龍)直接挑戰BOSS。
  • 你知道人類進化出味覺的最初目的嗎?
    味覺是我們感知愛與美好的重要方式。但是人類進化出味覺的最初目的,卻不是為了享受美味。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可沒有挑食的權利,他們無法根據經驗來進食,必須不斷地嘗試每一種看起來可以吃的東西。在這充滿危險和死亡的過程中,人類進化出了可以判別食物營養價值和有害程度的功能——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