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見習記者 韓永先 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導
主營業務是簡單的組織舉辦各類型專業性展覽會,如果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振威展覽」)能上市成行,振威展覽將成為首家純粹依靠會展服務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將給目前20多家新三板掛牌的會展行業企業打滿「雞血」。
但是在門檻極低、企業數量超多、競爭環境激烈的行業中,僅憑會展服務,能有多久的發展潛力,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業績能否經受的起檢驗,這都將是振威展覽這類會展企業面臨的問題。
懷抱巨量資金
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會展服務公司多是輕資產運營,幾乎沒有運營資金壓力和償債壓力,振威展覽同樣如此。
2015年至2017年,振威展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9億元、1.78億元和2.11億元,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59.05萬元、3455.3萬元和4370.9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356.87萬元、3791.88萬元和5218.16萬元。
資產情況來看,振威展覽並不缺錢,也沒有任何還債壓力。
2017年末,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顯示,振威展覽資產總計2.68億元,流動資產為2.17億元,負債合計為5208.90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合併)為19.45%。
振威展覽的流動資產2.17億元,主要由貨幣資金1.87億元、應收帳款1916.02萬元和預付款項 711.54萬元構成。其中,貨幣資金佔比86.18%,貨幣資金99.94%為銀行存款,振威展覽表示,公司盈利能力較強且多次進行股權融資,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銀行存款餘額整體呈增長趨勢。
而公司的負債構成,報告期內,公司負債均為流動負債,2017年末負債餘額5208.90萬元,其中應付帳款1232.40萬元、預收款項 1790.61萬元、應付職工薪酬943.66萬元、應交稅費1039.64萬元和其他應付款202.58萬元,公司主要通過自身積累和股權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不存在任何銀行借款。
同時,報告期內,振威展覽連年股利分紅,2015年分配現金股利4589.45萬元,2016年分配現金股利350.25萬元,2017年分配現金股利883.25萬元,累積達5800萬元。
目前振威展覽相當於手握2億元重金,刨除4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完全可以滿足公司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1.52億元、網絡會展系統1606.89萬元和信息化升級1320.20萬元募投項目資金需求。
「商務服務業是典型的輕資產行業,項目運營主要需要小規模的流動資金投入,不需要大規模的固定投資,也不需要巨額的融資投入。會展公司上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打造品牌影響力,要麼就是圈點資金。」某展覽行業公司項目總監分析說。
低端產業玩資本?
2017年底,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統計工作委員會的《2016年中國會展行業資本市場發展報告》統計推算,2017年我國展覽行業經營單位達到3.94萬家,直接從業人員97.5萬人次。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在新三板上有包括振威展覽在內的20家以會展及會展上下遊為主營業務的企業。2016年,20家新三板會展企業總計實現營收37.81億元,平均營收1.89億元,其中營收10億級別的有1家(即中青博聯),億元級別的有11家,千萬級別的有5家,千萬以下的有3家。2016年,此20家會展企業總計實現淨利潤2.77億元,平均實現淨利潤為1385.70萬元。
一位中國貿易促進會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這充分說明中國會展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少,行業分散,集中度很低。會展行業的低門檻,造成國內展覽行業同質化嚴重,均依賴傳統經營模式,給自身帶來的桎梏。
以振威展覽為例,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賴作為展會的主辦方或承辦機構,通過開展整體策劃、市場營銷、展臺搭建、招展招商、現場組織等工作,獲得展位費、廣告宣傳費、展會承辦費、展臺搭建費、會議服務費等收入。客戶分散、粘性較低,行業整合度不高等都成為影響營業收入和塑造會展品牌的障礙。
振威展覽認為,商務服務業中的會議及展覽服務業,處於較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行業內會展企業數量多、市場集中度較低。但隨著國務院促進展覽業發展的相關文件相繼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機關脫鉤,會展業的市場化進程逐步推進,運營能力弱、缺乏創新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會展企業逐步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如果公司不能持續對國內外競爭對手保持競爭優勢,經營業績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募投當年可盈利?
據招股說明書,振威展覽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約2.21億元,4000萬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1.8億元投向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網絡會展系統和信息化升級項目。
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主要內容是,招聘51人、37人和15人分別用於籌劃消費類電子展、新能源汽車展和智能電網展三個會展,並負責新展會的策劃、推廣、銷售和運營。
三個會展面積分別為10萬平米、5 萬平米、3萬平米,擬定參展商家數分別為1500家、600家、300家。
振威展覽稱,該項目的開發期為1年,運營期為6年,第一年即可實現收入1320萬元,年均淨利潤1368.95萬元。
網絡會展系統項目的開發期為1年,運營期4 年,第一年即可實現收入 400萬元,年均淨利潤322.52萬元。
但是公司目前的客戶資源有限,2017年大於50萬元銷售額的僅有51家,公司總計4997個客戶中,5萬元銷售金額以下的小客戶佔到87.25%,且主要是北京石油展、天津制博會、上海電池展、新疆農業會等展會客戶,與募投項目客戶重合度不大,如何快速實現品牌傳播吸引客戶,將是募投項目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令市場焦慮的是,募投展會項目也同樣面臨市場需求波動、行業競爭加劇、新會展項目虧損、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展會運營等多重風險,能否如期實施尚不得知,市場運營能力和競爭力更要經受檢驗。
編輯:石省昌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