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A股會展第一股? 振威展覽「腰纏萬貫」也融資

2021-01-13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見習記者 韓永先 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導

主營業務是簡單的組織舉辦各類型專業性展覽會,如果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振威展覽」)能上市成行,振威展覽將成為首家純粹依靠會展服務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將給目前20多家新三板掛牌的會展行業企業打滿「雞血」。

但是在門檻極低、企業數量超多、競爭環境激烈的行業中,僅憑會展服務,能有多久的發展潛力,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業績能否經受的起檢驗,這都將是振威展覽這類會展企業面臨的問題。

懷抱巨量資金

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會展服務公司多是輕資產運營,幾乎沒有運營資金壓力和償債壓力,振威展覽同樣如此。

2015年至2017年,振威展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9億元、1.78億元和2.11億元,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59.05萬元、3455.3萬元和4370.9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356.87萬元、3791.88萬元和5218.16萬元。

資產情況來看,振威展覽並不缺錢,也沒有任何還債壓力。

2017年末,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顯示,振威展覽資產總計2.68億元,流動資產為2.17億元,負債合計為5208.90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合併)為19.45%。

振威展覽的流動資產2.17億元,主要由貨幣資金1.87億元、應收帳款1916.02萬元和預付款項 711.54萬元構成。其中,貨幣資金佔比86.18%,貨幣資金99.94%為銀行存款,振威展覽表示,公司盈利能力較強且多次進行股權融資,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銀行存款餘額整體呈增長趨勢。

而公司的負債構成,報告期內,公司負債均為流動負債,2017年末負債餘額5208.90萬元,其中應付帳款1232.40萬元、預收款項 1790.61萬元、應付職工薪酬943.66萬元、應交稅費1039.64萬元和其他應付款202.58萬元,公司主要通過自身積累和股權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不存在任何銀行借款。

同時,報告期內,振威展覽連年股利分紅,2015年分配現金股利4589.45萬元,2016年分配現金股利350.25萬元,2017年分配現金股利883.25萬元,累積達5800萬元。

目前振威展覽相當於手握2億元重金,刨除4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完全可以滿足公司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1.52億元、網絡會展系統1606.89萬元和信息化升級1320.20萬元募投項目資金需求。

「商務服務業是典型的輕資產行業,項目運營主要需要小規模的流動資金投入,不需要大規模的固定投資,也不需要巨額的融資投入。會展公司上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打造品牌影響力,要麼就是圈點資金。」某展覽行業公司項目總監分析說。

低端產業玩資本?

2017年底,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統計工作委員會的《2016年中國會展行業資本市場發展報告》統計推算,2017年我國展覽行業經營單位達到3.94萬家,直接從業人員97.5萬人次。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在新三板上有包括振威展覽在內的20家以會展及會展上下遊為主營業務的企業。2016年,20家新三板會展企業總計實現營收37.81億元,平均營收1.89億元,其中營收10億級別的有1家(即中青博聯),億元級別的有11家,千萬級別的有5家,千萬以下的有3家。2016年,此20家會展企業總計實現淨利潤2.77億元,平均實現淨利潤為1385.70萬元。

一位中國貿易促進會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這充分說明中國會展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少,行業分散,集中度很低。會展行業的低門檻,造成國內展覽行業同質化嚴重,均依賴傳統經營模式,給自身帶來的桎梏。

以振威展覽為例,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賴作為展會的主辦方或承辦機構,通過開展整體策劃、市場營銷、展臺搭建、招展招商、現場組織等工作,獲得展位費、廣告宣傳費、展會承辦費、展臺搭建費、會議服務費等收入。客戶分散、粘性較低,行業整合度不高等都成為影響營業收入和塑造會展品牌的障礙。

振威展覽認為,商務服務業中的會議及展覽服務業,處於較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行業內會展企業數量多、市場集中度較低。但隨著國務院促進展覽業發展的相關文件相繼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機關脫鉤,會展業的市場化進程逐步推進,運營能力弱、缺乏創新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會展企業逐步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如果公司不能持續對國內外競爭對手保持競爭優勢,經營業績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募投當年可盈利?

據招股說明書,振威展覽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約2.21億元,4000萬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1.8億元投向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網絡會展系統和信息化升級項目。

創新展會運營中心建設主要內容是,招聘51人、37人和15人分別用於籌劃消費類電子展、新能源汽車展和智能電網展三個會展,並負責新展會的策劃、推廣、銷售和運營。

三個會展面積分別為10萬平米、5 萬平米、3萬平米,擬定參展商家數分別為1500家、600家、300家。

振威展覽稱,該項目的開發期為1年,運營期為6年,第一年即可實現收入1320萬元,年均淨利潤1368.95萬元。

網絡會展系統項目的開發期為1年,運營期4 年,第一年即可實現收入 400萬元,年均淨利潤322.52萬元。

但是公司目前的客戶資源有限,2017年大於50萬元銷售額的僅有51家,公司總計4997個客戶中,5萬元銷售金額以下的小客戶佔到87.25%,且主要是北京石油展、天津制博會、上海電池展、新疆農業會等展會客戶,與募投項目客戶重合度不大,如何快速實現品牌傳播吸引客戶,將是募投項目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令市場焦慮的是,募投展會項目也同樣面臨市場需求波動、行業競爭加劇、新會展項目虧損、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展會運營等多重風險,能否如期實施尚不得知,市場運營能力和競爭力更要經受檢驗。

編輯:石省昌 主編:陳鋒

相關焦點

  • 振威展覽鄧小輝、劉文娟、張超凡、賈鵬洲授課 培養會展人才
    2017年5月,振威展覽第六期學員培訓圓滿結束,振威展覽內訓每年兩期,目前已經培養了近500名會展人才。振威展覽培訓中心常駐講師陣容相當「豪華」:內部講師有振威展覽股份董事長、國家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張學山,振威展覽股份副總裁鄧小輝、劉晨、許鋒、劉文娟,北京振威總經理賈鵬洲、制博會項目總監張超凡;外部講師有鰲亞洲論壇副秘書長與高級執行總監、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姚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貿與會展學院院長、國內著名會展專家劉大可教授,國內知名會展培訓師
  • 振威展覽2018年度 營收增長17.63%
    振威展覽(834316)於今日發布(2018年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248,126,999.24元,比去年同期(210,932,553.72)增長17.6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451,261.83
  • 振威展覽子公司財務一團亂麻
    招股書申報稿披露,該公司在過去幾年業績穩定增長,年均扣非淨利潤增速達30%,但是在2018年一季度卻僅收穫了9.83%的同比增速,這是否意味著振威展覽的成長性放緩?  與此同時,該公司存在的多項財務疑點也非常引人關注。首先引人關注的是振威展覽的子公司。根據申報稿,振威展覽子公司新疆振威在2015年12月以887.5萬元的價格收購直洪霞持有的成都振威 55%股權。
  • 振威展覽助力智能高端科技全面發展,3E Beijing 2019明年8月北京舉行
    作為全球會展綜合服務商,振威展覽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布局消費電子、人工智慧、智慧零售、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據統計,振威展覽年均承接40餘個政府展會,其中19個為國家級展覽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僅以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為主的科技類展會近10個,包括: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陝西省人民政府指導。
  • 暫緩IPO計劃,振威展覽2019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5.1%至2144.89萬元
    振威展覽2019年上半年營收131,408,397.38元,同比增長31.5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448,901.45元,同比增長5.10%。   9月2日,資本邦訊,振威展覽(834316.OC)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
  • 振威展覽打造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5月盛大開啟
    由振威展覽組織的第六屆中國(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簡稱:洛陽工博會) 將於2021年5月27-29日在洛陽會展中心隆重開啟。中原地區釋放高質量製造業的旺盛需求近年來,順應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全國各地探索符合各具特色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中原地區釋放出了勃勃的商機和發展潛力。
  • 振威展覽鄧小輝:大族/宏山/迅鐳等雷射名企8月11日亮相天津金屬...
    振威展覽鄧小輝:大族/宏山/迅鐳等雷射名企8月11日亮相天津金屬加工展    導讀:雷射焊接與切割已經成為現代製造業可或缺的兩大工藝。第十三屆天津金屬加工展主辦方振威展覽股份副總裁鄧小輝表示:雷射製造工藝隨著技術的日臻成熟,在「中國製造2025」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帶動工業格局調整,雷射焊接與切割將中國北方製造業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 振威展覽2019年盈利4792.49萬減少5%世界經濟持續低迷
    挖貝網 5月5日消息,振威展覽(834316)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295,001,262.2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8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924,881.12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01%;基本每股收益為1.57元,上年同期為1.66元。
  • 南京會展助推城市經濟走向國際
    綜合發展指數依據20座城市展覽數量、展覽面積、展覽場館數量、UFI成員及認證項目等指標權重,進行綜合評分,這是首次以商務部名義對外發布中國城市展覽業發展報告。    這背後,是南京一直將國際化、品牌化作為會展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南京會展經濟,多年穩步增長,主要指標每年增幅超過20%,綜合實力,緊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 每日八張圖縱覽A股:A股市場韌性強爭當全球表率!這些板塊調整後的...
    截止收盤,中國武夷、中華企業、蘇墾農發、永安林業、吉林森工等十餘只個股漲停。此外,銀行板塊尾盤異動拉升,截止收盤,紫金銀行、張家港行直線飆漲停,青農商行、江陰銀行、蘇州銀行、青島銀行等多隻個股表現突出。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成都穩居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前列
    成都市博覽局供圖人民網成都12月5日電 (記者宋豪新)11月29日,商務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布2018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成都憑藉 「大型會議舉辦數量」「會展人才培養」等共12個分項指標的均衡表現,得分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位居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連續三年領跑中西部城市。
  • 三大國際會展巨頭緣何搶灘蓉城?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成效頻出
    人民網成都9月1日電 (記者 宋豪新)2018中國(成都)國際旅遊交易會、2019年亞洲國際建築工業化展覽會、中國成都環保產業博覽會……8月29日,荷蘭皇家展覽集團(Jaarbeurs)、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VNU)、義大利展覽集團(IEG)同時對外宣布將進駐成都,並落戶一系列知名國際性會展項目。
  • 南京會展協會換屆大會召開 打造「國際知名」會展名城
    會展名城目標,重點打造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7個、具有較大區域影響力的展會15-20個、高端國際會議項目2-3個。  中國城市會議展覽業協會聯盟主席鄭智在致辭中表示:南京市會展行業協會在第一屆會長蔣裕德的領導下,以開放的視野、創新的思路和開拓的精神,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南京的會展設施越來越完備,會展企業越來越多、越做越強,會展項目越做越好,已形成了「一核三中心」的格局,湧現出了一批知名企業,同時在中國的會展版圖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
  • 這份規劃讓三亞會展人熱血澎湃!
    展覽方面,2017年舉辦規模超過300個標展以上展覽場次26場,展覽總面積210477平米,參展商達到13761個。三亞會展企業業務量顯著提升,會展規模穩步擴大。新興會展主題不斷湧現,涵蓋了網際網路、美妝、醫療、大健康、婚慶等新興行業。
  • 首屆蘇州金雞湖國際會展周開幕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園區會展業開闢了一條將會議、展覽與核心產業緊密結合的創新發展路徑,讓會展業匯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與產業結合發展,互相促進。2014-2017年,在園區酒店及載體共舉辦規模以上會議661個,包括500人以上大型品牌會議342個;舉辦展覽共計158個,展覽面積累計317.91萬平方米,參展觀眾近700萬人次。
  • 《海南省會展產業統計調查制度》解讀發布會
    會展產業是海南省重點發展的十二大產業之一,是海南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為了全面、準確、綜合反映我省會展產業發展的規模、水平及帶動我省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發展的情況,省商務廳會同省統計局制定了《海南省會展產業統計調查制度》,於2020年10月16日正式實施。本制度是結合我省會展產業發展狀況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制定的第一部會展產業統計制度,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將對海南會展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 中國會展行業十大新聞·2020發布!
    二、商務部、公安部、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展覽活動防疫指導意見    7月6日,商務部、公安部、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展覽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包括:嚴格落實展覽活動舉辦地防控責任、壓實壓緊展覽活動舉辦單位、場所單位等疫情防控責任等內容。
  • 融資客爆買鋰電池龍頭 39股獲連續加倉(附名單)
    據第一財經報導,從深康佳獲悉,其投資約10億元的晶片封測廠也計劃於2020年底試生產,年產能將達2億顆,著重在存儲晶片領域。未來,康佳將打造「設計、封測、渠道」的存儲產業鏈條,搭建半導體產業投資平臺。  在周四盤中創階段高點後,深康佳A股價已大幅回落。在深康佳A股價陡然走強的同時,市場活躍資金一方的融資客近日大舉加倉該股。
  • 江蘇浙江兩省會展企業學習交流活動在無錫舉行
    參加活動的有來自兩省的省市級會展協會和會展辦、展覽場館和展覽主辦單位的負責人近40人。   4月17日,參會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江蘇省會議展覽業協會執行會長鄒國芳、浙江省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劉志剛、無錫市會展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徐惠娟分别致辭。江蘇省商務廳服貿處副調研員金虎出席了會議並講話,介紹了江蘇發揮政策引導,優化布局,依託特色產業發展特色會展,壯大會展主體打造龍頭企業,優化發展環境,發揮協會作用,組織好重點會展,開拓國際展覽市場的情況。
  • 澳門首三季會展數量按年減少860項 會展經濟需結合「一中心、一...
    首三季會展數量按年減少860項   據統計,今年澳門首三季共舉行215項會展活動,按年減少860項,與會者/入場觀眾減少68.6%至39.9萬人次。   隨著會展活動陸續恢復舉行,第三季共有63項會展活動,較前一季增加25項,與會者/入場觀眾上升12.8倍至29.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