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帝企鵝等極地動物為主題的海昌海洋公園(股份代碼02255.HK)早已走出大連,也把極地動物帶向了全國。 目前海昌海洋公園旗下擁有的海洋動物數量超過5萬頭(只),繁殖數量居於國內首位。數量龐大的海洋動物已落戶大連、青島、成都、武漢、煙臺等城市,同時海昌海洋公園還在上海和三亞開啟了新的項目。與其他傳統主題公園不同的是,海昌的背後,需要諸多海洋動物養殖培育技術的支撐,以及文化IP創新等方面的突破。
海洋動物唱主角
北京商報記者從海昌海洋公園方面獲悉,海昌在上海和三亞的項目如今正在進行中,相較於其他海洋公園,上海和三亞的項目更為綜合,既保留了海洋文化這一核心,又增添了水樂園和冒險樂園的設施。可以說,隨著上海和三亞項目的推進,海昌海洋公園的新一輪擴張已快速啟動。
但不論項目落子何處,海洋動物都是海昌海洋公園的主角。一場鯨豚表演幾乎吸引了園區內的所有遊客,而這也成為成都海昌極地公園吸引遊客的亮點。北京商報記者在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發現,在表演期間,遊客幾乎都會願意前往表演場地,甚至定鬧鐘提醒自己觀看表演的時間。據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樣一場由跳躍等多個動作組成的表演,需要歷時兩個月才能完成。以上海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為例,這樣一家海洋公園佔地面積為29.7公頃,有9個展示場館、3個大型動物互動與表演場、2個影院和12項遊樂設施組成,其中包括可容納4000人的鯨豚表場。
近幾年的中國主題公園市場迅速崛起,以海洋文化為主題、海洋動物為特色的海昌海洋公園也迅速在主題公園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目前,海昌海洋公園有超過10萬立方米水體量和總數超5萬隻各類極地海洋動物,同時在繁殖方面,海昌海洋公園是中國最早引進白鯨、帝企鵝並開展專項馴養繁育的研究機構,人工繁育了世界上第一頭偽虎鯨、國內首例跳巖企鵝、阿德利企鵝,人工繁育北極熊及帝企鵝的數量居世界之首。
海洋公園的動物展示和表演是直觀印象,但這背後的技術支持才是相關企業的核心。海昌海洋公園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旭光也表示,海洋動物保育管理技術、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是海昌海洋公園在海洋館運營諮詢及水族館技術管理服務方面的兩大核心競爭力。而這些技術的保持,建立在海洋公園的管理和技術團隊之上。據海昌海洋公園方面介紹,海昌海洋公園的動物保育和科研隊伍由近600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動物護理人員組成,大部分動物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在五年以上。王旭光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海洋文化是海昌海洋公園的核心,在未來的發展中也都會以此為核心。
背負較大資本壓力
在越來越多的主題公園加碼連鎖運營的時期,海昌海洋公園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除了正在建設上海、三亞兩大項目,海昌海洋公園近日對媒體透露,未來海昌還計劃在河南、浙江、安徽、廣東四個省新建海洋公園項目,其中河南和安徽都是內陸城市。隨著海昌海洋公園在內地市場、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逐漸滲透,海昌也逐漸從大連走向了全國。
海昌海洋公園並非主題公園行業的先行企業,其母公司大連海昌集團起家於石油貿易,1992年成立於大連。十年之後,海昌在大連建起首家主題公園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極地館;2007年7月,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開業;2010年,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和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開園迎客;2011年9月,武漢海昌海洋公園開園運營,煙臺海昌漁人碼頭也正式迎客。2014年底,海昌完成了對大連海昌發現王國主題公園和重慶加勒比海水世界的收購。這一階段的布局是海昌海洋公園的第一輪布局,即在環渤海、華中及成渝經濟圈搭建園區;海昌海洋公園在第二輪的布局是針對長三角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即近兩年正在上海和三亞進行的項目;第三輪拓展主要針對區域中心省會城市和旅遊業發達的大中城市。海昌海洋公園的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八大主題公園的遊園人次為1231萬,且自2002年以來累計接待8000萬人次。
然而,大面積鋪局也造成了高投入的壓力。據媒體報導,即將在明年底完成施工的上海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項目第一期投資就有30億元。然而,海昌海洋公園的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為6.631億元,核心淨利潤413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其中公園運營收入為4.538億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
大連海昌集團擬投20億建設廈門極地海洋度假綜合體
海昌海洋公園中期溢利減至4200萬元 淨利率6.3%
海昌公園:去年營收增長11.7%
深挖海洋文化產業 海昌海洋公園上海投建「長江生態館」
海昌海洋公園出售股份予日本歐力士並展開全面合作
搜索更多: 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