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的大骨頭扔哪兒?咱得見「圾」行事!

2020-12-05 澎湃新聞

吃完的大骨頭扔哪兒?咱得見「圾」行事!

2020-12-01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津雲新聞記者 段瑋 攝影 蒲永河 戴濤

12月1日起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垃圾分類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新常態」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社區、學校、公園、地鐵站、商場、超市等場所的垃圾桶悄悄變了樣,大部分市民對於垃圾分類都持積極的態度,垃圾分類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在南開區華苑街長華裡社區,一字擺放的4種分類垃圾桶,配合著垃圾分類說明指示牌,讓居民在投放的時候可以進行參考。「咱吃完的大骨頭是其他垃圾,不是廚餘垃圾,您注意,得放到這個桶裡,別放錯了。」《條例》實施首日,城管執法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者在投放點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現場指導,糾正分類錯誤的行為。

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丁蕾介紹,社區內共設置了這樣的分類垃圾桶20餘處,都在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上,方便居民投放。每天,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會將各點位的垃圾統一集中到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集房,統一收集清運。「在此之前,我們每周都會組織社區在職黨員、社區居民等通過培訓、發放宣傳品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條例》開始實施後,我們還將繼續加強指導,鞏固前期宣傳的成果,讓垃圾分類落到實處。」丁蕾說。

「平常家裡的垃圾就是廚餘垃圾比較多,另外就是一些瓶瓶罐罐的多,就自己備個垃圾袋隨手帶下來也很方便。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社區居民薛似玉笑著告訴記者。

在和平區小白樓街開封裡社區,明黃色的智能分類垃圾桶特別顯眼。它可以對紙類、紡織物、塑料、金屬等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居民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屏幕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即時實現垃圾的分類回收。居民黃雯已經習慣了每天將垃圾分好類再投放,她說:「垃圾分類對於保護環境非常重要,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也是個好的生活習慣。作為市民,我們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出力。」

街道社區是垃圾分類工作宣傳推廣的重要關口。早在今年5月,和平區新興街朝陽裡社區就開啟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通過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的充分宣傳引導,居民逐漸養成了「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習慣,垃圾減量化效果逐漸顯現。「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社會工程,需要長期堅持。」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苗苗表示,社區大黨委充分發動了居民、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志願者等多方力量,一體推進該項工作。

除了日常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之外,餐飲業的廚餘垃圾處理是另一個「重頭戲」。河西區環境衛生管理第二隊提前準備了20部容量不同的垃圾車和12部移動式垃圾桶,便於分類運輸處理。12月1日起,這些專業車輛都將投入到全區各街道社區、5600餘家沿街商鋪、1000餘家企事業單位所產生的廚餘垃圾的收集轉運中。

在恒隆廣場的垃圾處理站,專業的微生物分解器對餐飲商戶產生的廚餘垃圾進行油水分離、乾濕分離,分解後的垃圾數量可以減少約一半。總經理朱天博告訴記者,通過前期對商戶和顧客的積極宣傳引導,目前效果良好。未來或將設置專門工作人員現場監督,更好地實現綠色、健康、環保的工作理念。

硬體設施水平的提升讓本市廚餘垃圾收運能力大幅提升。「就近就地」的方式更是減少了廚餘垃圾在轉運過程中異味與遺撒等問題的發生。目前,本市已建設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40餘座,設計處理能力150噸/日。

垃圾到了處理廠

又會怎麼被安排?

視頻來源:TJTV新聞頻道

原來垃圾回收後

搖身一變能發電、能做磚塊

生活垃圾的管理關乎城市運行與形象,更是事關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自然環境和諧的大事。目前,本市建成區垃圾分類已覆蓋居民340萬戶。全市建成了130餘個精品示範小區、30餘所精品示範學校,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5%,5217家公共機構實現基本全覆蓋。此外,全市3669所各級各類學校已將垃圾分類納入教育教學體系,覆蓋率達到94%。垃圾分類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天津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四分類」標準

請牢記!

廚餘垃圾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垃圾如何輕鬆分類?

掃一掃國務院小程序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吃完的大骨頭扔哪兒?咱得見「圾」行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成為日常生活「新常態」,以後扔垃圾咱得見「圾」行事!
    垃圾分類成為日常生活「新常態」,以後扔垃圾咱得見「圾」行事!「咱吃完的大骨頭是其他垃圾,不是廚餘垃圾,您注意,得放到這個桶裡,別放錯了。」《條例》實施首日,城管執法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者在投放點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現場指導,糾正分類錯誤的行為。
  • 粽子吃完了,粽葉不能扔廚餘垃圾桶?
    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您有沒有想過:吃完粽子產生的是哪類垃圾?吃完了該怎麼扔?目前,全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名單已有46個,垃圾分類正在不少地方推行。在從垃圾分類新手向小能手「進化」的道路上,您是否依然有很多問號?日常生活垃圾都分清楚了嗎?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迄今已近兩個月。
  • 吃開封:軟嫩鮮香,強壯有嚼勁,抱著大骨頭
    小李安利給了你這個大骨頭店,這是開封第一家製作秘制大骨的店鋪,受到了周圍東北人的高度評價!我們每天中午和晚上燉一鍋大骨頭,我們遲到的時候不能吃,香噴噴的大骨頭充滿了誘人的香味,小李心痒痒很好吃。大骨頭的秘密就在於獨家成分!每天都是大炒菜。
  • 見「圾」行事 看駱駝蓄電池如何變廢為寶
  • 吃完的罐頭瓶別扔!劃一刀變削皮器,比買的更好用
    吃完的罐頭瓶別扔!掛 平 板 有的人就是想一心二用 那這一招就得學學了
  • 夏季高溫,剩飯剩菜都得扔嗎?這些飲食誤區必須了解
    剩的飯菜真的都得扔嗎?全部扔掉肯定不可取,一股腦全扔冰箱當然也是不行的!那怎麼能既保證食品安全,又不至於造成浪費呢?其實剩菜要不要扔,能不能吃,要看剩的是什麼,剩了多久,剩了後怎麼儲存的,再吃的時候如何加熱的,不能一概而論。
  • 「行事」竟有7個好處,很多男女嘗到了甜頭,沒有開玩笑
    事實上,很多人都誤會了「行事」,認為「行事」是透支身體本源,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真相是,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適量、規律的「行事」對身心健康都有著大量的好處。「行事」竟有7個好處,很多男女嘗到了甜頭,沒有開玩笑1、鍛鍊身體、輔助減肥一項國外關於成年人行事的研究調查報告表明,人在行事時,相當於進行全身性的劇烈運動,尤其是腰椎和腰部肌肉能夠得到更強的鍛鍊,若一周行事兩次,一年在行事上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於慢跑80~90
  • 蘋果吃完核不要扔,取出種子,教你在家種出好看又好吃的蘋果盆栽
    蘋果吃完核不要扔,取出種子,教你在家種出好看又好吃的蘋果盆栽首先讓我們把吃完的蘋果核裡的種子取出來,然後洗淨晾乾,再找一個淺盒子,一張衛生紙,把衛生紙平鋪在容器裡打溼,把種子整齊的擺放在紙上,溫度要保持在20度左右,這讓發芽的比較快。
  • 關於「垃圾分類中吃過的骨頭要放在廚餘垃圾裡,為什麼大骨頭和小...
    11月19日,陳女士諮詢:垃圾分類中吃過的骨頭要放在廚餘垃圾裡,為什麼大骨頭和小骨頭要分開
  • 你們吃完了蘋果會直接扔掉嗎?
    我們都知道平時吃蘋果的時候,一般那種蘋果可吃完了之後我們就直接扔了,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那個東西的作用還是挺大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蘋果殼這個東西,雖然說他是比較沒用的一個東西,但是它裡面有蘋果的種子,我們一般人吃蘋果的話,一般吃完蘋果之後就隨手一扔的,
  • 吃完這些果殼不要扔,其實渾身都是肥,埋土裡點兒,爆盆炸開花!
    吃完這些果殼不要扔,其實渾身都是肥,埋土裡點兒,爆盆炸開花!天氣轉涼,又到了周末可以宅在家嗑瓜子、剝花生、吃核桃追劇的時候了,今天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這些果殼扔掉渾身都是寶,給花盆埋一點,不僅可以鬆土保水還能給花提供養分!
  • 果殼箱外「流浪」著一包包垃圾 怎麼扔垃圾是門學問也是文明規範
    每到深夜,旁邊就會被扔上不少垃圾,其中最多的是吃剩下的快餐。有些是用黑色垃圾袋紮好的。袋子破了,裡面的泔腳水流得一地;垃圾多的時候,甚至讓等公交的人無從下腳。負責這一段道路保潔的印阿姨介紹,把垃圾扔在此處的大部分是附近的商家,還有在便利店買了吃食的市民。「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公交站後面一家便利店的店員說:「有顧客買了吃的,出去等公交,吃完了就把包裝扔那兒。」
  • 畢業生宿舍樓梯扔滿垃圾 保潔稱年年如此(圖)
    宿舍樓梯間扔滿垃圾,影響學生上下樓。記者 王燕 攝  本報訊 昨天是部分高校畢業生離校的日子,每年到畢業季,以往整潔的學生宿舍就慘遭「厄運」。在同時配發的圖片上,一個樓梯拐角被五顏六色的雜物廢品堆得滿滿當當的,許多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網友「小寶--CEN宸」說:「其實這不奇怪,大學畢業離校的時候,寢室都是這個樣子的!尤其是我們學美術的,大一時使勁買各種各樣的材料,到最後離校的時候發現好多都成了廢物,只能丟掉了!就成了這個樣子!」
  • 「君子以申命行事」是什麼意思?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一)釋字(詞)巽八卦之一。《易·說卦傳》曰:「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巽卦》天時為「申」,就要以「申命」行事,故曰「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以申命行事」的具體表現就是功臣思退。《易·繫辭傳》曰:「《巽》,稱而隱」。「稱而隱」就是權衡然後退隱的意思。又曰:「《巽》,德之制也」。「德」在這裡指君臣之義;「制」就是形成的制度。《巽卦》,是君臣之義形成制度的卦,也就是反映王權世襲代替禪讓制的卦。
  • 薯片桶別再扔了,裡面放上保鮮袋,家人誇好,鄰居見了紛紛學起來
    薯片桶,在生活中很常見,平時都當垃圾扔了!其實只需簡單改造下,在生活中,還是有大作用的!第一,裝麵條,平時家裡拆開沒吃完的麵條,我們可以直接放進薯片桶裡,蓋上蓋子!乾淨衛生又防潮,麵條就再也不會發黴了!第二個妙用呢,我們先把薯片桶,沿著這條線給它切開!注意兩頭不要切開!做好以後就是這個樣子的!
  • 吃完桃子,核別扔,教你種棵桃子樹!
    1、吃完的桃子,將桃核留下,然後將外面的殼夾開,將裡面的果仁取出來。
  • 一口下去獅子傷得不輕,獅子見了就跑
    一口下去獅子傷得不輕,獅子見了就跑草原上的大多數動物見到獅子的時候,那都只有逃跑的份。但是大自然在創造萬物的時候都是公平的,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完美的,有優勢也有劣勢。那麼大家知道能夠制服獅子的動物是哪一位嗎?原來獅子的天敵是它!一口下去獅子傷得不輕,獅子見了就跑!河馬體形肥大,它們的體重都是以噸為單位的。
  • 斷舍離:扔吧,扔吧,扔了吧!丟掉這160樣東西,讓家更美好
    因為那個時代的物質太匱乏了,家裡的家具、物件堆砌得越多,也就越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而如今,減法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學會了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剔除那些無意義的東西,大量留白、少量陳設。不讓過度的物質欲望捆綁了自己,才能讓生活回歸真正的簡單。
  • 世界盃法國門將吃蜻蜓,據說是奪冠的象徵,中國隊得吃啥才成啊
    不過這哥們兒死得很喜劇。話說公元前458年,埃斯庫羅斯造訪義大利西西里的傑拉城,被一隻憑空飛來的烏龜正中腦門,當場死亡。這就是埃斯庫羅斯雕像和案發現場。被烏龜砸死,這死得也太離奇了!後來人們分析啊,天上不是都掉餡餅嗎?這次為啥掉烏龜呢?可能是當地的一種鷹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