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多樣性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2021-01-08 化學高中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節 鐵的多樣性

【學習目標】

1.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

2.了解科學探究過程包括提出問題和假設、設計方案、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分析解釋或建構模型、形成結論及交流評價等核心要素。

3.結合真實情景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亞鐵鹽和鐵鹽的主要性質,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知識清單】

1.鐵元素含量: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1(□)________三種元素。

2.鐵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態

(1)游離態:存在於2(□)________中;

(2)化合態:主要以3(□)________的化合態存在於礦石中。自然界中含有鐵元素的礦石有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等。

3.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有鐵元素的物質有許多,如鐵鍋的主要成分是7(□)________,補鐵保健品中含有8(□)________,粉刷牆壁的紅色塗料中含有9(□)___________,雷射印表機的墨粉中含有10(□)___________等。

自我校對:

1(□)氧、矽、鋁 2(□)隕鐵 3(□)+2價或+3價 4(□)黃鐵礦

5(□)赤鐵礦 6(□)磁鐵礦 7(□)鐵單質 8(□)亞鐵鹽 9(□)三氧化二鐵 10(□)四氧化三鐵

亞鐵鹽和鐵鹽

1.亞鐵鹽是組成中含有1(□)________的鹽,如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等;鐵鹽是組成中含有5(□)________的鹽,如6(□)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等。

2.亞鐵鹽與鐵鹽性質的預測與假設

3.實驗方案

(1)證明9(□)______具有較強氧化性,需加入10(□)______劑,如鐵、銅、鋅等。

(2)證明11(□)______只具有還原性,需加入12(□)______劑,如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等。

(3)證明13(□)______具有氧化性,需加入14(□)______劑,如Zn等;證明其有還原性,需加入15(□)______劑,如氯水、酸性KMnO4溶液等。

4.實驗內容、現象和結論

已知:Fe3++3SCN-===Fe(SCN)3,Fe3+與SCN-反應使溶液顯紅色。

(1)Fe3+(以FeCl3為例)的氧化性實驗探究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結論

鐵粉溶解,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

Fe3+具有氧化性,Fe具有還原性,離子方程式:16(□)_______________

銅片溶解,溶液由棕黃色變為藍色

Fe3+具有氧化性,離子方程式: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的還原性實驗探究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結論

鐵釘逐漸溶解,有18(□)________生成,溶液變為淺綠色

Fe具有還原性,離子方程式: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20(□)______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淺綠色

Fe具有還原性,離子方程式: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探究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結論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22(□)__________色

Fe2+具有還原性,離子方程式: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紫紅色變為棕黃色

Fe2+具有還原性,離子方程式: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25(□)____________色變為無色

Fe2+具有氧化性,離子方程式: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2+、Fe3+的檢驗方法

(1)Fe2+的檢驗

滴加KSCN溶液(――→)27(□)________滴加氯水溶液變28(□)________,證明含有Fe2+。

(2)Fe3+的檢驗

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29(□)________,證明含有Fe3+。

自我校對:

1(□)Fe2+ 2(□)FeSO4 3(□)FeCl2 4(□)Fe(NO3)2 5(□)Fe3+ 6(□)Fe2(SO4 )3 7(□)FeCl3  8(□)Fe(NO3)3 9(□)Fe3+ 10(□)還原

11(□)Fe 12(□)氧化 13(□)Fe2+ 14(□)還原 15(□)氧化 16(□)2Fe3++Fe===3Fe2+ 17(□)2Fe3++Cu===2Fe2++Cu2+ 18(□)氣體

19(□)Fe+2H+===Fe2++H2↑ 20(□)紅 21(□)Fe+Cu2+===Fe2++Cu 22(□)紅 23(□)2Fe2++Cl2===2Fe3++2Cl-

24(□)5Fe2++MnO4(-)+8H+===5Fe3++Mn2++4H2O

25(□)淺綠 26(□)Fe2++Zn===Fe+Zn2+ 27(□)無明顯現象

28(□)紅 29(□)紅

【對點訓練】

1.成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瑰寶,許多成語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成語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木已成舟 B.百鍊成鋼

C.鐵杵成針 D.滴水成冰

解析:選B。木已成舟、鐵杵成針、滴水成冰只是物質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變化,故A、C、D錯誤;因生鐵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生鐵中的含碳量比鋼高,經過高溫,生鐵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由此降低含碳量,多次冶煉精度更高,由此得到鋼,故B正確。

2.證明Fe3+具有氧化性的物質可以是(  )

A.Cu單質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D.氯氣

解析:選A。若要證明Fe3+的氧化性,需加入具有還原性的物質,綜合分析,應選擇A項。

3.鐵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3+遇KSCN溶液顯紅色

C.Fe可在純氧中燃燒

D.Fe2+可被還原劑還原為Fe3+

解析:選D。A項,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A正確;B項,Fe3+遇KSCN溶液顯紅色,故B正確;C項,Fe在純氧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故C正確;D項,Fe2+可被氧化劑氧化為Fe3+,故D錯誤。

4.下列關於實驗基本操作、藥品保存、使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剩餘的藥品都不能放回原試劑瓶

B.運輸濃硫酸的槽車貼上標籤

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

D.保存硫酸亞鐵溶液時常在其中加顆鐵釘

解析:選A。A項,做金屬鈉實驗時,剩餘藥品要放回原試劑瓶,一般剩餘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以防汙染,A錯誤;B項,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選項中是腐蝕品標誌,B正確;C項,取用液體時:①試劑瓶瓶口要緊挨試管口,防止液體流出;②標籤向著手心,防止液體流出腐蝕標籤;③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汙染瓶塞,從而汙染藥品,圖中操作正確,C 正確;D項,亞鐵離子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鐵離子,所以保存硫酸亞鐵溶液時需要放入鐵釘,D正確。

5.將鐵放入下列溶液中,鐵溶解而溶液質量減輕的是(  )

A.FeCl2溶液 B.稀H2SO4

C.熱的NaOH溶液 D.CuSO4溶液

解析:選D。A項,鐵與FeCl2溶液不反應,鐵不溶解,溶液質量不變;B項,鐵與稀H2SO4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質量增加;C項,鐵與熱的NaOH溶液不反應,鐵不溶解,溶液質量不變;D項,鐵與CuSO4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由於硫酸亞鐵的摩爾質量比硫酸銅小,所以溶液質量減輕。

等級性測試[學生用書P92(單獨成冊)]

1.(2019·西安長安區第一中學高一期中)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正確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不含Fe2+

B.某溶液中先通入氯氣,再加入KSCN溶液呈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某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澱,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D.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產生無色氣體,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解析:選C。A項,如果該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能證明存在Fe3+而不能證明沒有Fe2+,故A錯誤; B項,先通入Cl2,Cl2將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後也呈紅色,無法證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3+,故B錯誤;C項,加入NaOH溶液,得紅褐色沉澱,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3+,故C正確;D項,加入稀硫酸溶液產生無色氣體,若含有HCO3(-),也能產生無色氣體,不能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故D錯誤。

2.(2019·北京東城區高一期末)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後仍有固體存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變紅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

剩餘固體中一定含有銅

解析:選B。Fe3+的氧化性強於Cu2+,加入鐵粉,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先後規律,反應的順序為Fe+2Fe3+===3Fe2+、Fe+Cu2+===Fe2++Cu,銅與鐵離子不能共存:Cu+2Fe3+===2Fe2++Cu。A項,因為有固體存在,該固體可能是Fe、Cu的混合物,也可能是Cu,無論哪種情況,都能判斷出溶液中一定不含Fe3+,因此加入KSCN溶液後,溶液不變紅,A項正確;B項,根據A選項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B項錯誤;C項,如果鐵粉與Cu2+反應,鐵粉不足,溶液中有Cu2+剩餘,固體為Cu單質,符合題意,C項正確;D項,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剩餘固體中一定含有銅,D項正確。

3.下列物質反應後,最終可以不含+3 價鐵的是(  )

①過量的Fe 與 Cl2反應 ②Fe 與過量稀硫酸反應 

③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l2 ④Fe和 Fe2O3 的混合物溶於鹽酸中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選C。①過量的Fe與Cl2反應,Cl2是強氧化劑,發生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產物與反應物用量無關,故①一定含+3價鐵;②Fe與過量稀硫酸反應,發生置換反應,氫離子的氧化性弱,只能把鐵氧化為+2價鐵,故②不含+3價鐵;③因為還原性順序為I->Fe2+>Cl-,當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時,發生反應:2I-+Cl2===2Cl-+I2;當FeI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時,發生反應:2Fe2++4I-+3Cl2===2Fe3++2I2+6Cl-,故③可以不含+3價鐵;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於鹽酸中,Fe2O3溶於鹽酸生成氯化鐵,如果鐵足量,可發生Fe+2FeCl3===3FeCl2,所以最終不一定含有+3價鐵,故④可以不含+3價鐵。所以最終可以不含+3 價鐵的是②③④。

4.要證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則進行如下實驗操作的最佳順序為(  )

①加入少量氯水 ②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解析:選C。因為KSCN與Fe3+作用使溶液顯紅色,與Fe2+作用無此現象,可以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說明原溶液不含Fe3+,再滴加氯水後顯紅色,說明滴加氯水後溶液中含有Fe3+,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2+,即最佳順序為③①。KMnO4溶液呈紫色,對實驗有幹擾,故不能選②。

5.為了檢驗某氯化亞鐵溶液是否變質,可向溶液中加入(  )

A.稀H2SO4 B.鐵片

C.硫氰酸鉀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解析:選C。FeCl2易被氧化為FeCl3而變質。Fe3+與稀H2SO4不反應,故A項不符合;FeCl2溶液中若含有Fe3+,加入鐵片,Fe與Fe3+反應時,溶液顏色變化不明顯,故B項不符合;Fe2+與SCN-不反應,但Fe3+與SCN-反應使溶液變紅,故C項符合;KMnO4隻與Fe2+反應,不與Fe3+反應,故D項不符合。

6.將過氧化鈉投入氯化亞鐵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最終生成白色沉澱 B.最終生成紅褐色沉澱

C.有黃綠色氣體產生 D.無變化

解析:選B。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將Fe2+氧化成Fe3+,又Na2O2與水反應有OH-生成,則Fe3+與OH-反應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澱,Na2O2與水反應還產生O2,無黃綠色氣體產生。

7.某水體中含有較多的泥沙及其他懸浮物,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來淨化此水的是(  )

A.KCl B.Fe2(SO4)3

C.KAl(SO4)2 D.FeCl3

解析:選A。Fe2(SO4)3、FeCl3可產生Fe(OH)3膠體,能用於淨水,KAl(SO4)2可產生Al(OH)3膠體,也可用於淨水。

8.有關鐵的化合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是紅棕色的,常用作紅色油漆和塗料

B.Fe3O4是黑色晶體,其中3(1)的鐵顯+2價,3(2)的鐵顯+3 價

C.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

D.FeCl3·6H2O是綠色固體,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 價

解析:選D。FeCl3·6H2O是黃色固體,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9.(2019·西安長安區第一中學高一期中)下列試劑中,不能使Fe2+轉化為Fe3+的是(  )

①氯氣 ②NaCl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稀硝酸

⑤鹽酸 ⑥NaNO3溶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解析:選D。①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②NaCl溶液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③KMnO4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④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⑤鹽酸不具有強氧化性,不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⑥NaNO3溶液不具有強氧化性,不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故②⑤⑥符合題意。

10.制印刷電路時常用FeCl3溶液腐蝕銅,向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束後,下列結果不可能出現的是(  )

A.燒杯中有銅無鐵 B.燒杯中有鐵無銅

C.燒杯中銅、鐵都有 D.燒杯中銅、鐵都沒有

解析:選B。向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由於鐵比銅活潑,鐵的還原性比銅強,鐵優先與氯化鐵反應,如果氯化鐵不足,則可能鐵和銅都有剩餘;如果鐵完全反應後氯化鐵沒有了,或只有少量剩餘,則銅可能有剩餘;如果氯化鐵足量,則鐵和銅都可以完全溶解。綜上所述,反應結束後,不可能出現有鐵無銅的現象。

11.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eCl2溶液呈黃色

B.鐵與鹽酸的反應產物為FeCl3和H2

C.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雜質可以向溶液中通入氯氣

D.Fe3+與KSCN反應產生紅色沉澱

解析:選C。 A項,FeCl2溶液呈淺綠色,故A錯誤;B項,鐵與鹽酸反應的產物為FeCl2和H2,故B錯誤;C項,FeCl2能被氯氣氧化為氯化鐵,因此可以除去氯化亞鐵,故C正確;D項,Fe3+與KSCN反應產生紅色絡合物,不是沉澱,故D錯誤。

12.為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以選擇的試劑是(  )

A.KSCN溶液 B.AgNO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BaCl2溶液

解析:選A。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為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然後觀察現象,若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存在Fe3+,否則沒有Fe3+,故選A。

13.為了檢驗某未知溶液是否為FeCl2溶液,一位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加以證明。

方案:向一隻裝有該未知溶液的試管中先通入氯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證明該未知溶液為FeCl2溶液。

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檢驗Fe2+應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合理,則此空可不答)。

(2)實驗室在保存FeCl2溶液時為了防止FeCl2溶液變質,經常向其中加入鐵粉,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先通入氯氣,可氧化亞鐵離子,試劑的加入順序不合理,應先加KSCN溶液,若無現象,再通入氯氣,溶液變紅,則說明原溶液含有Fe2+。

(2)由於氯化亞鐵易被氧化為氯化鐵,因此保存FeCl2溶液時,為了防止FeCl2溶液變質,經常向其中加入鐵粉,其原因是2Fe3++Fe===3Fe2+。

答案:(1)不合理 先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水,溶液變成紅色,證明該未知溶液為FeCl2溶液

(2)2Fe3++Fe===3Fe2+

14.已知A、B、C均為單質,A是生產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室溫下B是一種黃綠色氣體,C是最輕的無色氣體,也是一種良好的高能燃料,在合適的反應條件下,它們可以按下列框圖進行反應。又知E溶液是無色的。

(1)試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已知A、B、C均為單質, A是生產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則A為Fe;室溫下B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則B為Cl2,二者反應生成的D為FeCl3;C是最輕的無色氣體,也是一種良好的高能燃料,則C為H2,H2與Cl2反應生成的E為HCl;Fe與HCl反應生成的F為FeCl2。(1)A、B、C的化學式分別為Fe、Cl2、H2;(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Cl2點燃(=====)2FeCl3;(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點燃(=====)2HCl;(4)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 === Fe2++H2↑。

答案:(1)Fe Cl2 H2

(2)2Fe+3Cl2點燃(=====)2FeCl3

(3)H2+Cl2點燃(=====)2HCl

(4)Fe+2H+===Fe2++H2↑

相關焦點

  • 【主編解讀新教材】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教材無機物主題編寫思路及教學建議!
    化學教育好資源,請點擊藍色的「化學教育期刊」添加關注!
  • 氮的循環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知識清單】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1.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環。在自然界中,大豆、蠶豆等豆科植物不施肥,仍能表現出良好的長勢,其原因是什麼?答案:大豆、蠶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硝酸鹽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NH4(+)和硝酸鹽。2.人類活動對氮循環的影響。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電解質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知識清單】一、離子反應1.探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反應的實質。反應離子方程式Cl-AgNO3溶液、稀硝酸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稀硝酸,沉澱不溶解Cl-+Ag+===AgCl↓SO4(2-)BaCl2溶液、稀鹽酸加足量稀鹽酸無沉澱,再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Ba2++SO4(2-)===BaSO4↓離子檢驗廣泛應用於化學研究
  • 元素與物質的分類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知識清單】  一、物質的組成  1.元素與物質的關係。  (1)元素是物質的基本組成成分,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2)每一種元素都能自身組成單質;絕大多數元素都能與其他元素組成化合物。而且幾種元素組成化合物時,有的只能組成一種,有的則能組成幾種不同的化合物。
  • 氧化劑和還原劑2 學案「新教材」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
    第二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第3節 氧化劑和還原劑第2課時 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學習目標】1.了解鐵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學性質,理解其氧化性、還原性的特點。2.了解Fe、Fe2+、Fe3+之間的相互轉化。3.掌握Fe2+、Fe3+的檢驗方法。
  • 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 學案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第一章 認識化學科學第3節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第3課時 物質的量濃度【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2.了解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步驟。3.熟悉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產生的誤差及誤差分析。
  • 高中化學:必修一~必修二知識點詳解!學霸得高分的秘訣
    進入高中之後,很多孩子都反映,化學的知識點變得難了很多,根本不像初中簡簡單單就能拿到高分,而是要背的知識點都多了好幾倍,最關鍵的是題目有的都看不懂。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因為高中這個階段的目的就是為了三年後的高考,難度勢必要高得多。但是從必修一開始就對這門學科放棄,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樣是會影響到之後三年的。
  •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結構框架圖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結構框架圖化學在學習中,是很多同學的一大難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一的知識框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化學必修一知識結構框架圖高三化學考試技巧化學反應過程體現了化學反應原理,反映了物質的性質,是化學反應先後順序的具體表現形式。
  • 快期中考試了,老司機告訴你如何進行化學備考?
    主題:快期中考試了,老司機告訴你如何進行化學備考?——針對高一化學必修一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 高中高一生物必修一學案 2.3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高中高一生物必修一學案2.3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一、核酸的種類與功能1.核酸的種類與功能(1)——————、DNA的形成:由許多 聚合成 條脫氧核甘酸鏈,進而構成DNA(2)——————、RNA的形成:由許多 聚合成 條核糖核甘酸鏈,進而構成RNA總結:核苷酸——核酸四、核酸具有多樣性的原因
  • 高中化學必修一最全知識點,清北學霸總結,幫你搞定化學
    高中化學是理科生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科,不過化學考試內容裡需要硬性記憶的知識點實在是太多了,很容易遺漏,對於高一的學子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弱項和失分項,才能更好的學好化學。為了能讓同學們掌握自己的化學學習情況,我們清北學霸們整理了一份高中化學必修一最全知識點,涵蓋了高一必考的化學公式,知識點總結,實驗原理。同學們趕快拿筆記本記錄下來,查缺補漏,爭取在高一將化學拿下,考試的時候得高分。
  • 高中化學:幫你渡過第一大關——必修一,知識點整理合集來咯
    許多同學在剛剛步入高中生活的時候最不適應的就是驟然提高的學習難度了吧~剛上高中,以初中的心態面對高中化學,一下子就被突然加大的知識量打蒙了,許多知識不背不行但背還背不全。學姐我曾經問過自己的高中老師,她也跟我說過生物的必修一是最難的!原因在於:由於高一知識水平的原因,很多化學反應的原理並不能解釋的很清楚(其實即使高中全學完了依然如此),需要用到平衡、結構的相關知識。這就造成了高一需要死記硬背很多化學反應,而且必修一把高中的無機元素化合物基本講完了,總量很大。
  • 高一化學難懂?化學「必修一」超全知識點整理,滿滿的乾貨!
    高一馬上要結束了,很多同學對高中化學必修一的內容還是很模糊,「必修一」在整個高中學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必修一都學不會,那在以後的化學學習中就想掉進「坑裡」,無法翻身。對於初學者來說,高中化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化學不僅需要反覆記憶,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要學會總結歸納。高中化學必修一在高考中佔的分值也比較大,不要等到高三總複習回頭撿高一的內容,會耽誤你整個總複習的進度,而且效果不好。建議在高一、高二把所學的知識點吃透,等到高三總複習時,你會很輕鬆的查漏補缺,快速上分。
  • 20年退休班主任:高中化學必修一必背知識點歸納,掌握「0」丟分
    20年退休班主任:高中化學必修一必背知識點歸納,掌握「0」丟分高中化學分為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包含的內容很廣泛,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面對複雜的知識體系不知道如何系統地學習。化學是一門以化學反應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掌握好化學實驗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學習化學,尤其是高中化學會涉及到很多的化學實驗、化學現象的考察。很多學生苦惱高中化學難學,化學實驗現象太多也無法理解、考試做不來題。元素化學實際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書(必修1)後半部分的無機化學內容,它是整個高中階段知識最瑣碎的一塊內容。
  • 「高中數學」必修四——1.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哈嘍大家好,我是隋老師,本期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中數學必修四——三角函數的第三節,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口訣叫「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那麼今天學案的內容就是對這句話的證明,這部分內容是我們後面化簡三角函數的一句,非常非常的重要,希望同學們一點要熟練理解,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就請點讚關注哦
  • 【必修地理】原創2021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海水的運動
    【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3地球的歷史【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層結構【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3.1水循環【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3.2海水的性質
  • 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對於即將升入高中的同學來說,高中生物裡高一知識點總結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高中生物必修一相關概念: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
  • 國內高中物理教材電子版+卡爾斯魯厄物理合集
    卡爾斯魯厄物理 KPK簡介 卡爾斯魯厄( Karlsruhe)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座城市,那裡有一所與其同名的著名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