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4日中秋節,晚上約8點,雲南西北部網友發現一顆巨大的火球劃破漆黑的夜空。大理的網友表示,本來因為多雲無法賞月,但突如其來的大火球照亮了夜空,帶來了一個回味無窮的中秋節。說來尷尬,對這個天外來客我們中國開始有人認為可能是太空垃圾,但美國航天局(NASA)的觀測結果表明它是一顆隕石。
NASA的數據顯示,這次隕石事件發生在北京時間4日晚8點07分,進入地點位於雲南香格裡拉縣城西北40公裡處,隕石在高空就因為高溫高壓解體,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炸藥。中國雲南上空的隕石,咱們雲南本地甚至整個中國還只能靠猜測,而萬裡之遙的美國卻給出了確切消息,這實在令人比較難堪。其實這並不意外,NASA雖然是個民用航天機構,但是觀測這類小行星和隕石進入大氣層可以得到美國空軍的幫助,而美軍在監視這類目標上的能力,可是貨真價實的天下第一呢。
肯定有網友會問,我聽說美國NASA建了個行星防禦協同辦公室,難道美帝王師早就做好保衛地球的準備了麼?其實不然,這不過是美軍幾十年來發展彈道飛彈防禦的附帶收穫。眾所周知,彈道飛彈防禦最難的就是及時探測到目標,為此美國全球部署預警雷達,貼近可能的飛彈發射地及時獲取第一手預警信息,比如前段時間韓國部署薩德就炒的沸沸揚揚,但你要以為美軍只能靠雷達,那就太單純了。雷達部署在國外需要政治軍事協調,美國人做起來都十分不方便,美國保護自己身家性命的飛彈防禦系統,又怎麼可能單靠雷達呢,其實美軍的預警衛星更是萬裡之外洞若觀火。
美軍彈道飛彈防禦清一色都是紅外預警衛星,彈道飛彈發動機工作產生巨大的尾焰,這個巨大的紅外源為衛星監視飛彈發射提供了可能。美軍天基預警衛星中最著名的就是國防支援衛星(DSP),當年海灣戰爭DSP大顯身手,在飛毛腿發射後不久就捕獲目標,將彈道等信息傳給愛國者飛彈系統進行攔截,連飛毛腿這種短程飛彈的發動機尾焰都能捕獲,抓到隕石高速進入大氣層的高溫尾跡又有什麼奇怪呢。DSP衛星雖好,但畢竟是20世紀70年代的陳舊設計了,美軍還研製了新一代預警衛星,名字就叫天基紅外預警衛星(SBIRS),目前已經發射了3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達橢圓軌道衛星。
SBIRS衛星的紅外傳感器比DSP更靈敏,捕獲目標更快。DSP衛星需要掃描地球,同一地點的重訪周期約10秒,而SBIRS衛星直接南北半球凝視普查,一有異常的紅外源就會納入眼底,掃描速度和靈敏度比DSP高了10倍!如果說以前DSP衛星還可能漏掉進入大氣層的隕石,那麼SBIRS衛星明察秋毫之下,大小隕石事件盡收眼底。有了美國空軍SBIRS衛星的幫助,NASA就可以在外國專家和媒體面前侃侃而談,各國哪裡出現隕石了。
NASA有美國空軍這一得天獨厚的靠山,而其他國家就無能為力了。蘇聯時代也發展了「眼睛」系列天基紅外預警衛星,但現在俄羅斯只有新一代的兩顆EKS衛星還能使用,其中EKS-2號衛星還是今年5月25日發射的,距離建成覆蓋全球的完整紅外預警衛星系統還遙遙無期,對於隕石事件自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至於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先發射個紅外預警衛星上天再說吧,謠傳我國也發射了紅外預警試驗星,不過就一顆衛星對俄國也只能望其項背了。隕石落在中國雲南,但卻是美國人第一時間確認並給出爆炸當量,進入大氣層的隕石火球如此,彈道飛彈發射就更不用說了,中國在這類國之重器上,還要花很大努力追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