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幻覺?靈魂出竅?臨死前的最後一刻,大腦究竟在想些啥?

2021-01-14 新浪科技

來源:環球科學

製圖:布賴恩·斯託弗(Brian Stauffer)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瀕死體驗

當身體在遭受鈍器外傷、心臟病、窒息和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傷害時,會觸發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s, NDEs)。在醫院中,1/10的心臟驟停患者有過類似的體驗。成千上萬的倖存者在經歷過這一轉瞬即逝的痛苦時刻後,都描述道:他們脫離了受損的身體,進入了超越日常存在的環境,不再受到通常時空界限的束縛。這些神秘而又極具衝擊力的經歷,會導致他們的生活發生永久性改變。

瀕死體驗並非幻想。不同人的瀕死體驗有很多相同點:疼痛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或是其他視覺圖像,脫離了自身的軀體、漂浮在它的上方或者飛向空中(類似於靈魂出竅)。

他們的經歷還包括遇到活著或者已死去的親人、伴侶或朋友,以及天使之類的精神形體;產生類似於普魯斯特式的記憶回溯,甚至是回顧一生中好或壞的記憶(「我的一生在我眼前閃過」);又或者對時空的感知出現扭曲。其中一部分感知現象,能通過生理學解釋。例如逐漸變窄的隧道景象,是由於視網膜外周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視野周邊的區域最先喪失視覺。

瀕死體驗可能是正面的,這種震撼的體驗會將精神上的平靜與身體遭受的巨大創傷分離,使人產生與宇宙合二為一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瀕死體驗都是喜悅的,有一些經歷是十分可怕的,伴隨著強烈的恐懼、痛苦、孤獨和絕望。

任何與死亡的密切接觸都會使我們想起生命的不確定性與脆弱,並且可以突破我們的一些心理防線——這些防線原本會讓我們平時遠離生命會消失的痛苦想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事件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並且最終回歸正常(儘管它們可能會留下創傷後應激障礙)。但瀕死體驗在其後的數十年內,都有可能以不同尋常的強度和清晰度被人回憶起來。

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兩名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是否可以將在瀕死體驗期間,認知功能增強與大腦功能受損同時發生的矛盾現象,解釋為想像力的飛躍。研究人員對122位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做了問卷調查,要求他們比較記憶中的瀕死體驗與大約同一時間發生的真實事件和想像事件。結果表明,與真實或想像的情況相比,瀕死體驗的記憶更加生動且細節更豐富。簡而言之,在他們的記憶中,瀕死體驗「比現實更真實」。

我相信這些強烈的感覺經歷是真實的。它們就像任何其他的主觀感覺或感知一樣真實。但作為一名科學家,我的基本假設是,我們所有的思想、記憶、感知和經驗都是大腦的自然因果產生的必然結果,而非源自任何超自然力。

我們的挑戰在於,如何在自然科學的範疇內解釋瀕死體驗。由於長期從事心身問題(mind-body problem)研究,我非常關心瀕死體驗,不僅因為它們構成了一類罕見的人類意識,還由於一個引人關注的事實:客觀上持續時間不到一個小時的事件,會給經歷過的人留下永久性的影響。

人們在攝入一類會影響神經遞質(5-羥色胺)受體的致幻劑時,通常會有類似的神奇體驗。這類藥品包括賽洛西賓(裸蓋菇素,一些毒蘑菇中的活性成分)、麥角酸二乙醯胺(LSD,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二甲基色胺(DMT,又名精神分子)以及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5-MeO-DMT,又名上帝分子)等,它們會被用在某些宗教、靈修或娛樂活動中。

神秘的經歷

歷史上,有些人在自述經歷中生動地描繪了瀕死體驗,它們的研究價值不亞於那些枯燥的臨床病例報告。例如,在1791年,英國海軍上將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爵士(蒲福氏風級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曾經差點被淹死,他對這一事件的描述如下:

一種極端寧靜的平靜感戰勝了最狂亂的感受……我不再感受到任何肢體的疼痛。相反,我感受到一種愉悅……儘管我的感官已經麻木,但心智卻並非如此,它的活躍程度難以用任何語言描述。思緒一條接著一條,快速湧出,對於不曾身處其中的人來說,這種情形不僅難以描述,更難以置信。我至今依然能清晰地回憶起當時的思維歷程:從剛剛發生的事情開始……逐漸往前追溯,我過去的每一次經歷均以倒敘的形式在眼前一閃而過……似乎我的整個一生以全景的形式展現在我面前。

還有一個更接近當代的記錄,是英國作家蘇珊·布萊克莫爾(Susan Blackmore)收到的來自一名賽普勒斯女性的報告,後者在1991年進行了緊急胃切除術,曾一度進入瀕死狀態:

在手術後的第四天,我休克並昏迷了好幾個小時……儘管當時被認為是無意識狀態,但多年以後,我仍記得當時外科醫生和麻醉師之間完整詳細的交談。我飄在身體的上方,沒有任何痛苦,並低頭充滿憐憫地看著自己痛苦的臉頰。我平靜地漂浮著, 隨後……我要去往別處,飄向了一個黑暗但並不可怕的窗口……然後,我感到了徹底的寧靜。突然,一切發生了變化,我被猛地撞回我的身體,並再次清晰地感到了痛苦。

我們很難精確地了解瀕死體驗底層的神經系統活動,因為大腦可能會因為多種的紛繁複雜的方式受到損傷。此外,當患者躺在核磁掃描儀內或頭皮被電極覆蓋時,也不會恰好產生瀕死體驗。

不過,通過研究心臟驟停,即心臟停止跳動,我們或可以對瀕死體驗時發生的情況有一些了解。此時,患者沒有死亡,可以通過心肺復甦來恢復心臟跳動。現在,死亡的鑑定標準還包括大腦功能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喪失。當大腦缺乏血流(缺血)和氧氣(缺氧)時,病人不到一分鐘就會暈倒,而他的腦電圖(EEG)會變成等電位——換句話說,腦電圖是平的。

這意味著在大腦皮層(大腦的最外層)中,大規模、遍布各處的腦電活動已經停止。就像一個逐漸斷電的小鎮,一個街區接一個街區斷電,大腦的局部區域一個接一個地停止工作,然而思維仍然會在尚未停止活動的神經元支持下,繼續運作:根據個人的經歷、記憶和文化背景,繼續在大腦中講故事。

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也構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的主要內容。但對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當整個大腦因為完全「斷電」而停止工作時,思維和意識就會消失。而如果當供血和供氧恢復正常時,大腦就會重新啟動,並重新恢復日常的功能。

科學家用錄像記錄,並分析和仔細研究了一些受到高強度訓練的人喪失和隨後恢復意識的過程,包括冷戰期間在離心機中訓練的美國試飛員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在大約5倍的重力作用下,心血管系統就會停止向大腦輸送血液,隨後飛行員會暈倒。當這種超重環境停止大約10~20秒後,他們的意識才會恢復,並伴隨著相當一段時間的意識和方位感混亂(這些測試中的太空人都非常健康,並為自己的自控力而感到自豪)。

他們所描述的現象所屬的範疇,可以被認為是瀕死體驗的「簡化版」。他們的經歷包括,出現隧道視覺和亮光;感覺從部分或完全麻痺的睡眠中醒來;感覺在平靜地漂浮或靈魂出竅;感到愉悅甚至狂喜;出現短暫但強烈的夢境,往往包括與家人的對話,多年後仍歷歷在目。這些強烈的感覺體驗由特定的身體傷害觸發,通常不帶任何宗教元素(這可能是由於參與者提前知道自己身體會持續承受高壓,直至暈厥)。

瀕死體驗特殊的本質,也決定了科學家無法在嚴格對照的實驗條件下研究這一經歷,但這種情況也許會改變。例如,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小鼠實驗研究這一現象中的某些方面。也許它們在臨死時,也會體驗到回溯一生記憶或是欣悅感。

異常的神經活動

許多神經學家注意到瀕死體驗與一類被稱為複雜部分性發作癲癇(complex partial seizures)產生的影響,具有相似性。這類癲癇會導致部分的意識喪失,通常會局限在某一腦半球的特定區域。它們的發作是有預兆的,這些預兆與病人自身的特殊經歷有關。癲癇發作可能伴有對物體大小感知的改變,出現不同尋常的味覺、嗅覺或本體感覺,以及產生記憶幻覺(déjà vu)、人格解體或狂喜的感覺。

在臨床上,以狂喜為主要特徵的癲癇也被稱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癲癇(Dostoyevsky『s seizures),名字源自19世紀末俄羅斯作家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他患有嚴重的顳葉癲癇。在他的小說《白痴》(The Idiot)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描繪主人公梅什金公爵(Prince Myshkin)的癲癇發作:

在癲癇發作或即將發作時,他總有一到兩個時刻,感覺整顆心、思想和身體似乎都在活力和光明中甦醒。那一刻,他滿腹喜悅和希望,所有的焦慮似乎都被永遠地一掃而空;然而,這些時刻正是癲癇發作前的最後一秒,預兆著癲癇發作馬上就要到來,且一秒都不會遲到。那一刻當然是難以言表的。當癲癇發作停止,公爵回想起他的症狀時,常會對自己說:「儘管它是一種疾病,產生於大腦不正常的神經痙攣,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當我回想和品味這些時刻,它似乎是一種最高程度的和諧與美好:在那一瞬間最深刻的感覺中,洋溢著無限的歡樂與狂喜,蘊含著欣喜若狂的虔誠甚至是最圓滿的生活。我願為這一時刻獻出我的一生。

150多年後,神經外科醫生能夠通過植入電極,刺激癲癇病人大腦中的一部分皮層區域——腦島(insula),誘發他們產生這種狂喜的感覺。這一過程有助於定位癲癇的病灶,為可能實施的切除手術做準備。患者報告說,他們感受到極樂、幸福感增強、自我意識或對外界的感知增強,而刺激他們大腦其他地方的灰質,還會引發靈魂出竅或視幻覺。

無論是由自發性疾病引起,還是由外科醫生的電極觸發,異常的神經活動模式與主觀體驗之間這種直截了當的聯繫,支持它起源於生物學機制而非靈魂之類的超自然因素。瀕死體驗的起源可能也是如此。

為什麼在失血和缺氧時,大腦要把掙扎著維持運作的體驗當成積極、幸福而不是恐慌,這仍然是個謎。然而有趣的是,人類也會在其他一些場合中獲得到極限體驗。例如,在深度潛水、高海拔攀巖、飛行、窒息或昏厥遊戲等情景中,氧氣的減少會帶來讓人歡暢的愉悅感、頭暈目眩和高度興奮。

要真正了解瀕死體驗的生理學機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除此之外,在喜悅和平靜的瀕死體驗的另一面,還存在一些令人恐懼、畏懼的瀕死體驗,對這一方面的研究,也將讓我們對瀕死體驗產生更完整的認知。或許,以不同形式死亡的人在臨終前都會有瀕死體驗。在進入哈姆雷特所說的「從不曾有一個旅人返還的未知國度」之前,被垂死的軀體所束縛著的心靈,會造訪它獨有的天堂或是地獄。

撰文 | 克里斯多福·科赫(Christof Koch)

翻譯 | 劉彥和

審校 | 徐寧龍

相關焦點

  • 科普| 產生幻覺?靈魂出竅?臨死前的最後一刻,大腦究竟在想些啥?
    影視文學作品裡描寫一些人在瀕臨死亡時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靈魂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這些究竟是真是假他們所描述的現象所屬的範疇,可以被認為是瀕死體驗的「簡化版」,他們的經歷包括:出現隧道視覺和亮光,感覺從部分或完全麻痺的睡眠中醒來,感覺在平靜地漂浮或靈魂出竅,感到愉悅甚至狂喜,出現短暫但強烈的夢境(往往包括與家人的對話,多年後仍歷歷在目)。
  • 靈魂何以出竅?
    也有研究學者們認為,「瀕臨死亡」和「靈魂出竅」的奇怪現象是睡眠疾病中的一種,他們稱之為「快速眼動期入侵」(REM intrusion),在這個現象過程中,人的意識可以早於身體甦醒,也就是說人們可能會產生意識脫離開自己身體那樣的幻覺。
  • 靈魂出竅、鬼壓床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證實:與大腦一個區域有關
    對於靈魂出竅,人類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古代人不懂科學,就將這種現象利用鬼魂、宗教進行解釋。而現代有生理醫學家認為,「靈魂」存在於神經細胞中,人的意識、幻覺其實都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活動的結果。《Nature》:大腦一個區域竟與靈魂出竅有關!用科學證明「靈魂出竅」,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最近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論文認為,靈魂出竅與特定大腦皮層產生的節律有關。
  • 靈魂出竅事件是真的嗎?
    「靈魂離體」的狀態一般是指一個人感受到身體飄起來並從上邊俯視下邊的「自己」,這種狀態通常被科學家解釋為與大腦有關的創傷、病變或藥物引起的幻覺等等。不過,對於「靈魂離體」這種現象,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科學領域去研究、探索。該女生是他的一個學生。她在上完他教的有關靈魂離體經歷的課後提到,她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達到靈魂離體的狀態。
  • 人在臨死前會靈魂出竅?親歷者給出答案後,科學家全都不淡定了
    有研究者通過研究一百多名和死神擦肩而過的人,歸納出了一些人們面臨死神的時候的一些特點,雖然目前沒有辦法有正式的研究機構去鑽研人臨死前的狀態,但是研究者通過這一百多名曾經用死亡離得非常近的人,總結一下人在瀕死之前,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 科學家找到「靈魂出竅」的方法,志願者:我漂浮在半空中
    對於靈魂出竅,人類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古代人不懂科學,就將這種現象利用鬼魂、宗教進行解釋。而現代有生理醫學家認為,「靈魂」存在於神經細胞中,人的意識、幻覺其實都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活動的結果。《Nature》:大腦一個區域竟與靈魂出竅有關!
  • 科學解釋「靈魂出竅」,通過實驗感知「靈魂出竅」,實現記憶控制
    一直以來,世界各地有關「靈魂出竅」的報導層出不窮。許多人表示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病床上,而自己漂浮在身體的上方。那麼「靈魂出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靈魂出竅是否可以用科學數據解釋清楚?在科學不斷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學會科學辯證地看問題,不似二十年前,將不清楚的事情都妖魔化。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叫魂」應該都有所了解吧,最常見的情況便是小孩子發燒昏迷不醒,於是就會叫村裡的老婆婆來做法叫魂,意思便是孩子「靈魂出竅」,只有把魂魄叫回來才能醒過來。
  • 前世記憶 靈魂出竅,科學家全都能解釋
    更有甚者認為自己曾經靈魂出竅或者還記得自己上一世的經歷故事。今天碌碌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科學家對靈異事件的解釋!在這之前,也請記得關注我們的頻道,可以讓你在第一時間獲取我們的最新文章!對於人們確切相信的「靈異事件」,科學家證明這是因為人類自己的思維所引發的效應,他們還強調了,幾乎每一起靈異事件都是具有科學的解釋。
  • 靈魂確實存在,靈魂出竅的見證,終於被科學家證實了!
    雖然人們常說「人死如燈滅」,但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死後到底去了哪裡等,一直在人們心中存有疑問。大家多多少少還是報了僥倖心理,想要探尋這個奧秘。但是沒有人來告訴我們,因為能知道人死後到底是個什麼狀態的人已經死去。這真是一件讓人無奈的事情。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的探索研究,靈魂的奧秘到底還是被揭露出來了一些。
  • 人臨死前會看到什麼?124名親歷者給出的答案,讓科學家們興奮
    科學家們歸納了人類臨死前的經歷特點。                                                              科學家統計中在這些人中有70%以上的人在臨死前感到非常平靜,身心放空。有35%的人能感受到自身有靈魂出竅,身體變冷動不了,無法回應親人的話語。因此科學家們也將這些特點根據時間排序:人在臨死前,先是呼吸微弱——靈魂出竅——看見強光——感受和平與寧靜。
  • 人臨死前會看到什麼?154名「起死回生者」的答案,令專家興奮
    敬畏生死不分年齡,不分國界,生命研究領域的專家在堅信唯物論時,也時常會疑惑:人生如燈滅,臨死前的意識是否尚存?臨死前能看到什麼?人在臨死前真的可以靈魂出竅嗎?真的可以魂飛魄散嗎?真的存在第三時空嗎?1,身體輕飄飄,靈魂能出竅第一部分倖存者表示,他們在臨終前可以看到周邊所有的環境,卻無法觸碰到躺下的自己,意識游離於肉體之外,他們試圖去觸碰親朋好友都無功而返,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靈魂出竅。
  • 王立銘:靈魂出竅,科學上終於有了新解釋?
    有時候,還會產生各種真實場景裡沒有的幻覺,比如看到小人跳舞、空間扭曲,聽到五顏六色的聲音等。至少根據當事人的描述,這種靈肉分離、靈魂出竅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因此,這類毒品也被稱為 「解離型毒品」。 每年,新聞上都有人吃了雲南山裡的蘑菇,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幻覺。在不少傳統宗教裡,巫師們會用各種植物和蘑菇做成藥物,誘導信徒體驗靈魂出竅的感覺。
  • 你相信靈魂出竅麼?不信的話我帶你體驗一下!
    很簡單移動雙手去接掉下來的球▼時候差不多了。突然。。
  • 人真的會靈魂出竅嗎
    而發生在人類自己身上的真實體驗,也同樣很多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其中就有靈魂出竅。 靈魂出竅時常發生在病患或身體較差的人身上,有些病患在昏迷瀕死前發現自己升到了空中,而且能清晰地看到周圍環境以及自己的肉身
  • 人在臨死前會看到啥?154名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興奮不已
    人在臨死前會看到啥?154名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興奮不已!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人最終都是要走向死亡,沒有人能逃過這種結局,即使在數千年前就有人開始了長生不老命題的探索,但我們還是要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沒什麼不好。
  • 科學家靈異研究成果 靈魂出竅可以實現自我感知
    9月6日消息,世界上真的有靈魂嗎?科學家為此做出了很多研究,甚至還捎帶上了自我感知的研究,通過研究靈魂,確定靈魂出竅是否可以實現自我感知。
  • 死藤水、DMT、讓你靈魂出竅
    「死藤」(Ayahuasca)在南美洲印加人蓋邱亞族語中,意思是 「死亡之藤」或「靈魂之藤」。
  • 大腦是如何產生幻覺的?6種常見的幻覺及影響
    來源:新浪科技幻覺可能會讓人愉悅,也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問題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你可能時不時會有一些感覺非常真實的經歷,比如尿液飄過的難聞氣味,或者有蟲子爬上你的手臂……然而,身邊的人卻沒有和你一樣的感覺,這似乎很不可思議。事實上,你正在經歷的其實是某種幻覺。
  • 美國科學家:抱歉,我一不小心就用量子力學解釋了「靈魂」的存在
    這是最主流的一種科學解釋,絕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瀕死體驗是由於這些人十分信仰天堂(研究對象均為西方人),因此在臨死前,不知不覺地在潛意識的作用下,將一些畢生信仰的宗教理念代入了短暫的主觀意識中。也就是說,這些人本身就深信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軀體,進入天堂,所以臨死前,就將潛意識中的這種信仰直觀地呈現在了腦海裡。
  • 揭秘人體死亡後靈魂出竅:驚人
    英國科學家給出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以心臟停止跳動來把人歸為死亡,那是相當不準確的,因為這樣情況下,大腦仍持續保持活躍性,產生類似在深度睡眠狀態下形成的腦電波。科學家研究了多個人死亡後的情形,結果發現四分之三的案例中,大腦休止狀態優先於心臟停止跳動,然而四分之一的案例表明,患者心臟停止跳動之後,其大腦仍處於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