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人不得不宅在家裡,日益變長的頭髮成了不少人的困擾,許多人選擇在家自行剪髮,因此催生了不少業餘「Tony」髮型師。不過隨著上海開始有序復工,專業的「Tony」髮型師們也陸續上班。
小布昨天下午來到上海美發美容行業首批覆工的店家之一京世川沙百聯店,實地探訪疫情下的理髮店。
測溫、塗免洗洗手液、帶上一次性手套、展示健康隨申碼、留下名字電話……完成一套防疫流程,下午1點小布進到了店內。此時有一位顧客在理髮,店內的人員都帶著口罩。「我之前一般20天左右理一次髮,這次已經過了40多天,實在是忍不住了。」該名顧客李先生說,來之前,他特地電話了店鋪,了解店鋪的經營時間、防疫措施之後才預約,並特地選擇了下午人少的時段。
「現在主要以預約的顧客為主,為了減少顧客的停留時間,店裡只提供剪髮的服務,受疫情影響,這幾天每天的客流在10餘人左右。」大堂經理朱珏峰介紹說,自2月21日復工以來,店鋪嚴格實行防疫措施,目前有4位髮型師在崗,均嚴格實行了來滬人員隔離14天的要求,並申報了健康隨申碼,復工之前還進行了線上疫情防控的培訓,每天上班會監測員工體溫,店鋪內每2小時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對到店顧客也會要求留下全名和手機號,使用的毛巾和圍布都是一次性的,理髮前還會對理髮工具進行消毒。
在交談中,又有一位顧客馬先生到店。小布看到,他的劉海已經遮住了眼睛,只能往兩邊靠,兩側的頭髮也已遮住了耳朵,「我已經兩三個月沒剪髮了,在家都是把劉海紮起來,實在不方便,知道這家店開業了,特地來理髮」,馬先生說。過了半小時左右,經過髮型師的「改造」,馬先生又恢復了「暖男」形象。
之後陸續有多位顧客到店理髮,主要以男士為主,大家都表示,因為疫情,拖了很久才出來理髮。技術店長陳倪感嘆,疫情發生之前店內總是很熱鬧,如今確實「冷清」了不少,「不過為了大家的健康也是應該的,我們現在預約的客戶儘量錯開時間安排,在理髮中也儘量少和顧客交談」,陳倪說,自己的一些老客戶在疫情發生時也會和他互相問候,讓他感到了溫暖。
理髮小技巧
對於選擇自己在家剪髮的市民,陳倪也給出了專業建議:「如果要在家裡理髮,儘量少用剪刀,多用電推剪,更安全,短髮可以注重剪短鬢角、耳朵周圍的頭髮以及後部,這樣會顯得精神點,留齊劉海的女士可以對遮擋眼睛的部分稍微進行處理。其他精細的髮型處理,可以留到疫情結束後到理髮店再做。」
(來源:浦東發布)
(責編:陳晨、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