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們還沒尋找到任何關於外星生命的信息。科學家 認為,處於太陽系外側的行星系統,冰面之下海洋中或許有生命存在,但幾乎可以肯定只處於微生物水平,無線電波對更遙遠的智慧生命的尋找沒有絲毫進展,一些天文學家按捺不住,利用射電望遠鏡主動發射對外星生命的問候,並期待得到智慧生命的回應 。
科學家認為,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是試圖截獲外星生命的通訊信號,而是應該去尋找外星生命改造過的非自然形成之物 。
人類已經在地球表面建設了大量的道路和城市,並且開始向其它星球發射探測器。我們人類能夠僅在幾個世紀內就完成這樣的突破,更何況那些已經進行了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工業革命的高等外星文明。
早在1960年,著名的物理學家弗裡曼 · 戴森就指出,如果外星文明持續進行發展和擴張,那麼他們不可避免地消耗更多的能量。對於一個恆星系統來說,最大的能源就是恆星本身。我們人類目前消耗的功率僅相當於落在地球表面陽光功率的 0.01%。如果地球文明繼續發展下去,以每年1%的能量需求遞增的話,再經過1000年,我們需要的能量就達到了太陽對地球的能量輸入水平。
因此,高等外星文明對能量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他們只能藉助在太空建造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其規模可能覆蓋整顆恆星,這就是著名的 「 戴森球 」設想。在吸收中央恆星能量的同時,「 戴森球 」 本身會向外發出不同於裸恆星的紅外特徵輻射。因此,通過對宇宙中恆星輻射特徵的排查,或許能夠找到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
令人驚奇的是,俄羅斯宇宙學家維切列夫 ·道庫恰耶夫稱,黑洞內部條件適合生命生存。擁有「 超級文明」的外星人或已經在黑洞中生活。不過目前 ,我們還無法判斷這一理論是否正確。
儘管超大質量黑洞被認為是太空中最具破壞性的存在,完全不適宜生命居住,但生命體仍有可能存在於超大質量黑洞之中。道庫恰耶夫表示,如果真有生命存活於超大質量黑洞中,它們將進化成為星系中最先進的文明。
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