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源村民撿到「野雞」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鄰居們有的說它是鳥,有著長長的翅膀和尾巴以及紅中帶金、金裡透紅的羽毛;也有的說它是雞,因為樣子有點兒像野雞。經過國有濟源市蟒河林場工作人員確認,這位「客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在自家房頂撿到「野雞」,不知如何處理「那天早上,我父親早起打掃衛生時,聽到房頂有響聲,上去一看,一隻『野雞』躺在地上撲稜著翅膀。」市民李超說。
-
森警保護生態多樣性 救助野生動物有些忙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昆明舉辦,是幾代春城森警的榮耀!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共建美麗世界。」這是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民警們的心聲。 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其前身是有著40年歷史的昆明市森林公安局,40年來,經過不斷地建設與發展,春城森警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
雲南森警放生3條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最大的長3米重42斤
春城晚報 圖春城晚報10月16日消息,10月15日,在西雙版納納板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森林公安局放生了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其中最重的一條巨蟒達21公斤。此次放生的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最大的一條長3.2米、重21公斤,另兩條分別長2.1米、1.8米,重16公斤、12公斤。3條緬甸蟒中,兩條是上個月由邊防武警戰士在邊境巡護時查獲移交的,另一條是群眾勞動時在農田發現的,幾位傣族村民齊心協力將它從水田中捕獲並連夜帶到勐海縣森林公安局,交給森林公安民警。
-
西雙版納村民上山割膠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央廣網西雙版納11月27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勐養森林派出所近日收到了一隻群眾主動上交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短尾猴)。原來,這隻猴子是村民上山割膠時撿到,村民飼養半年後,得知是國家保護動物,立即電話報警並將這隻猴子送交森林公安機關。11月25日上午,勐養派出所接到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坡腳村民葉三電話報警稱:他家有一隻紅臉猴要交給森林公安放生。接警後,勐養森林派出所民警趕到了坡腳村葉三家。
-
黑熊被收養十餘年 瀾滄一村民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人民網瀾滄4月8日電 4月2日,雲南瀾滄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當地村民楊某打來的電話,自稱其家裡有一頭收養的黑熊,在知道不能私自圈養野生動物後想要把它上交給森林公安。 據楊某介紹,這隻黑熊是十多年前被其它村民在路邊撿到帶回來的,當時還只有幾斤重,他看到小熊虛弱瘦小,擔心不好好照顧可能會死掉,便說服該村民把小熊帶回自己家裡用奶粉餵養照料。之後小熊健康狀況有所好轉,楊某自己也忙於農活,餵養小熊的事情便交給了母親,自那以後小熊也逐漸長大。平日裡楊某的母親和小熊的「關係」很好,給它餵食、帶它玩耍……這一養,就是十餘年。
-
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永修一農婦主動上交獲獎勵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見習記者譚紅報導:4月3日,記者從江西省林業局獲悉,4月1日,九江市永修縣吳城鎮同興村村村民熊桂英在自家大院撿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並主動交給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站工作人員。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誤闖村民家 雲南隴川民警及時救助妥善處理
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 通訊員 楊雲麗)12月8日,雲南德宏邊境管理支隊隴川邊境管理大隊章鳳邊境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求助稱:家中闖入一隻不知何物的小東西,現在已被「制服」,便懷疑是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誤闖村民家 。
-
安康一女子撿到一隻稀奇鳥,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紫陽縣市民朱女士在自己居住的家屬院裡撿到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稀奇動物,上交到了相關部門。經過核實,確認該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隼。記者來到現場時,看見朱女士身旁放了一個紙箱,紙箱裡放的就是她下午撿到的二級保護動物獵隼。獵隼屬於大型猛禽,大多分布於中歐、北非、印度北部、中亞至蒙古及中國北方。
-
村民撿到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一村民上山撿菌子,發現一隻臉部長似「猴臉」,身子卻是鳥類,鷹身鷹爪,叫聲如嬰兒啼的怪鳥,立即電話聯繫墨江縣森林公安局。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經辨別,該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右邊翅膀輕微受傷,飛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經檢查,該鳥體長30cm、雙翅展開95cm,生命體徵狀況良好。
-
一級保護鳥紅嘴藍鵲受傷 南京好心村民救助
被村民救助的紅嘴藍鵲。 昨天上午,記者接到村民報料,稱在南京高淳區椏溪鎮,有一隻紅嘴藍鵲不慎受傷落地,已被當地一位村民實施了救助。記者在村民史先生家看到了這隻紅嘴藍鵲,只見這隻鳥體長有50多釐米。史先生說,鳥是他和朋友在附近的趙村原磚瓦廠附近的杉樹林下發現的,當時發現時這隻鳥並不怎麼飛動,於是上前捉住它,發現鳥已受傷,上網查詢得知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紅嘴藍鵲。經過護理和餵食,紅嘴藍鵲已部分恢復。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在重慶成功孵化出3隻小傢伙
視界網消息,揚子鱷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存數量非常稀少,在今年7月初,重慶市鱷魚中心收集了今年的第一窩19枚揚子鱷卵,通過近兩個月的照料,8月29日,第一批三隻小揚子鱷已經被成功孵化出來,也是我市最近幾年第一批孵化出的揚子鱷。
-
霍山村民撿到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怪魚 上交獲獎勵
日前,霍山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大化坪鎮深山水庫邊放生了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大鯢,也就是俗稱的「娃娃魚」,這是今年年以來霍山縣森林公安第二次放生野生大鯢。
-
鷹嘴龜、紅脖頸槽蛇、褐翅鴉鵑 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連日來,雲南公安機關接到多起救助野生動物的警情,在這些需要幫助的「小精靈」裡,從爬行動物到鳥類一應俱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蜀黍是怎樣救助這些小動物的吧。 一隻小烏龜,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凱裡一村民主動上交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一隻
2020年6月13日15時許,接凱裡市公安局舟溪派出所電話稱,有村民交來一隻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幼鳥,不知如何處置。希望出警處理。,該鳥無傷,準備帶回家飼養,聽到其他村民說,之前看到宣傳保護動物的視頻和畫報,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私自飼養,要交到相關部門處理,於是該村民主動將幼鳥交到舟溪派出所,經觀察,該幼鳥狀態良好,身體沒有外傷,外形上看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民警遂即並將該鳥帶回局裡。
-
野外撿到鳥蛋孵出貓頭鷹 他和它的故事滿滿都是愛
家住貴陽的電工小楊檢修高壓線時,無意中發現一枚鳥蛋,他原想「祭五臟廟」,但發現蛋殼有裂紋後,他將蛋帶回家孵化。幾小時後,一隻小貓頭鷹破殼而出。 ●撿到鳥蛋發現蛋殼有裂紋自製孵化箱孵出小傢伙 小楊是在清鎮高壓線上發現一枚比鴿子蛋小一圈鳥蛋。小楊肚子裡饞蟲發作,正琢磨著清蒸還是紅燒,卻發現蛋殼裂紋。小楊覺得這蛋吃不得,乾脆帶回家孵化。 回到家中的小楊找出牛奶箱,往裡墊幾件舊衣服,上面罩一個電燈泡,一個簡易孵化箱做成了。
-
山中撿到「神秘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照料好放歸大自然
定南縣歷市鎮樟田村村民在自家後山幹農活時,撿到兩隻長相奇特的鳥,經過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它們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6月19日,定南縣歷市鎮樟田村婦聯主席張義風在自家後山幹農活時,發現兩隻長相奇特的鳥,鳥兒全身溼溼的攤在地上,好像受了傷,無法自主飛走,張義風當即將它們帶回家中,並向縣森林公安局報警求助。經工作人員詳細檢查後,初步判定這是2隻俗稱貓頭鷹的紅角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受傷的原因可能是腳爪和翅膀處磕碰受傷,導致飛行時體力不支。
-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3 15:07 梁澤芬將拾到雛鳥猴面鷹上交
-
10種端莊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對其保護措施作出相關規定。
-
市民撿到一隻「貓頭鷹」 沒想到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雲南省景洪市一男子撿到一隻翅膀受傷、形似貓頭鷹的幼鳥,遂將其交到了當地森林公安局勐養派出所,為它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在派出所裡,這隻「貓頭鷹」在養傷期間,也給民警帶來了不少歡樂。 經專家鑑定,這隻被主動上交的鳥叫慄鴞,又名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勐養森林派出所對它可謂照料有加,不僅安排了專門的房間,還買肉來餵它,到野外抓老鼠等小動物給它吃。
-
雲南景谷熱心群眾撿到貓頭鷹雛鳥 主動上交森林公安
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 通訊員 李宗穎)6月7日下午,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鳳山鎮文紹村的村民張明手抱一個紙箱,急匆匆走進景谷縣森林公安局駐村民警的宿舍,將手中的箱子遞到民警手中,並長長舒了一口氣。經詢問得知,這對貓頭鷹雛鳥系村民張明頭天晚上在離其家不遠的路邊發現的,張明見這一對小鳥還不會飛翔,查找周圍也未發現巢穴,恐其被過往車輛碾壓或淋雨病餓死在路邊,想要起駐村民警常向老百姓們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法律,就把這對雛鳥裝在紙盒裡帶來上交了。了解情況後,民警檢查了一下小雛鳥無明顯外傷,並將小雛鳥放進盒子裡給小鳥餵食,民警對張明主動上交野生動物的行為給予了高度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