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寄生」植物,很多人買來當「藥」吃,也是一種難養的盆栽
近些年來,人們對養生越發的重視。不但在食材上注重選取健康,有營養的物質,而且在生活中也會自己動手栽種綠色,天然的作物。越來越多的花友還會嘗試把有藥用價值的植物來家養種植,鐵皮石斛就是這樣一種,既可以當中藥吃,又可以當盆栽養的花卉盆栽。可能對很多花友來說,最關心的不是鐵皮石斛有什麼藥效,而是如何才能在家裡,養好甚至養活這種綠植。
鐵皮石斛是一種十分滋補的草本植物,它新鮮或是乾燥的莖可以入藥。能夠生津止渴,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以及幫助聲帶恢復等,即便我們沒有類似病症,把它當做日常的菜品來食用,也能夠起到保健的作用。鐵皮石斛的生長環境並不複雜,而且易於人工控制。我們經常在市場上買來的鐵皮石斛以大面積的大棚種植居多,這種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不過,如果我們想要自己栽培鐵皮石斛,其實是需要很多的實踐經驗來做踏路石的。因為家庭種植,會在溫度,環境,養護等方面有著諸多的個體差異,所以也就需要我們去了解更多。
對鐵皮石斛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它是屬於蘭科,但是我們若想栽種鐵皮石斛卻不能用養護蘭花的方式來管理,這是因為養護蘭花主要照顧的是花朵以及葉片,而鐵皮石斛重要的部分是莖稈,兩者養護的側重點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用同種方式來對待,難以養護得當。既然如此,我們就「因材施教」,從根本上找到管理鐵皮石斛的方法。
一、品種的選擇
任何一類植物都有著不同的子分類。鐵皮石斛也不例外。鐵皮石斛分為硬腳鐵皮石斛和軟腳鐵皮石斛。兩者雖然在營養價值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呈現狀態以及口味硬度上卻很有區別。一般來說,我們會選取軟腳鐵皮石斛來栽種,這個品種的鐵皮石斛肉質感會更強,而且食用方式上也會比硬腳鐵皮石斛要多樣化。
因為是家庭養護,我們不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還要挑選易於成活的大苗。雖然市面上的鐵皮石斛幼苗成本較低,但是幼苗體質較弱,不好管理,個體栽種的話成活率也會很低。
二、基質的挑選
基質的適合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鐵皮石斛的成活率以及日後的生長狀態。最適宜的基質狀態是:保水,無病源,耐腐,還通風,最重要的是不要積水。這幾點要求對一般的養花土壤來說是很難兼顧的,無論是腐葉土,還是園土,都會在積水這點上存有顧慮。因此我們會選擇樹皮,木屑,松球等顆粒感較明顯的基質,通過一定的比例混合來培植鐵皮石斛。
1、消毒
在調配基質之前,一定的處理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樹皮來說,經歷風吹日曬,蟲蛀雨淋,不可避免的會沾染上蟲卵或是一些病菌,如果直接使用,會對鐵皮石斛的生長造成威脅。所以我們不但要殺蟲,殺菌,還要用一定比例的多菌靈浸泡消毒,這樣才能徹底杜絕潛在的威脅。
2、調配
我們在調配基質的時候不用太過死板,可以有目的的自主去增減所需基質種類。一般來說不可或缺的是有顆粒感的樹皮類基質,能夠起到通風,且防止積水的作用;再有可以添加木炭,碎瓦等有一定質感的基質,可以幫助保水,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病菌的發生;最後為了使鐵皮石斛生長期更加順利,我們還可以加入少量的有機肥,增加基質活力。而各種基質的比例分配上要以能夠固定以及提供水分的基質為主,其他次之。並且各種基質最好均勻攪拌後入盆,這樣無論是用途還是營養分配上都會很平均。
三、環境的選擇
鐵皮石斛不耐寒,喜溼潤。我們雖然在家裡難以模擬鐵皮石斛原生的海拔800-1600m的氣候環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鐵皮石斛對溫度的感受來保持或是調節溫度。一般來說,16-21℃的溫度最適合鐵皮石斛的生長,早晚適當的溫差也能夠促進鐵皮石斛發育,如果是10-15℃的晝夜溫差更能夠幫助鐵皮石斛健康成長。需要注意的是,鐵皮石斛不喜寒,更不耐寒,5℃的氣溫足以讓鐵皮石斛掉葉,受凍。
如果光線太過強烈也會導致鐵皮石斛生長停滯。因此,四季的遮蔭也是養護鐵皮石斛比較重要的步驟。我們個人養護鐵皮石斛會因為環境和精力的限制,難以做到專業和完美,但是卻可以通過巧妙的手段來幹預,像是把鐵皮石斛放在體型較大的盆栽周圍,或是直接把鐵皮石斛放在陽光不是很充足的北陽臺等,總之只要能夠避免太陽直射以及長時間的光照就是對鐵皮石斛的一種保護。
除此之外,鐵皮石斛對空氣的溼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歡較為溼潤的環境,因此空氣溼度保持在80%左右最為省心,我們在日常養護的時候可以通過噴水的方式來維持空氣的溼度。需要注意的是,空氣溼度不等於土壤溼度,切勿用多水來代替溼潤。
四、栽植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就要進行養護鐵皮石斛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栽種。種植鐵皮石斛最適合的季節是春季。這個時候的各種環境條件都很有助於鐵皮石斛的生長。剛剛栽種的鐵皮石斛也能夠更快的融入溫和的春季氣候。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種苗以及基質的選擇,那麼到這一步驟,我們就可以把二者更為融洽的組合在一起。也就是上盆這個環節。
可別忽視上盆對栽種鐵皮石斛的重要性。一旦我們在上盆這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鐵皮石斛日後的生長發育。而上盆過程中有3點是不能忽視的。
1、在栽培鐵皮石斛前,不可把基質先填滿花盆。這樣一是不利於澆水時水量的把握,二是會影響植株的固定。我們可以先把基質填入三分之二,因為鐵皮石斛不宜紮根過深,所以待栽入植株之後再填入剩下的基質即可。
2、因為我們是分兩次添加基質,所以在澆水的時候也應如此,這樣做可以讓水更迅速的浸透盆土。而且兩次澆水的著力點是有區別的,剛剛植入鐵皮石斛後的澆水要澆到盆底留出水,而栽植完成後的澆水則是要把水澆到露出根系的鱗莖,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水分即是滲透了盆土,又是滲透到了根系。
3、根系的細節處理。很多花友會在栽植的時候直接把根系插入到盆土中,導致根系形成一束的狀態,這樣做雖然很省事,但是卻不利於植株日後的生長,我們在栽種鐵皮石斛的時候最好把根系分開,這樣能夠使根系延伸,以求得更好的發展。
五、成活的表現
我們在栽種鐵皮石斛的一周左右就能夠判定該植株是否成活。判定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就是觀察落葉期鐵皮石斛的狀態。植株移栽之後都會出現落葉期,這個時候的鐵皮石斛會有葉片掉落的情況,如果植株上的待落葉片,一碰就掉,那麼說明該植株已經成活。若是葉片乾枯,但是卻不掉落,那麼我們就需要幫助鐵皮石斛排除癥結產生的原因了。
1、保水性差:如果基質過幹,則說明盆土的保水性存在問題,我們可以適當的添加苔蘚等類似的保水性強的基質。
2、根系栽種不適宜:如果發現根系栽種過深,那麼就會導致其呼吸困難,勢必會影響正常的發育,而如果栽種過於浮淺,則會讓根系長期裸露在空氣中,導致其乾燥,且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
以上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及時補救來拯救待成活的鐵皮石斛種苗。
六、鐵皮石斛的日常養護
如果鐵皮石斛栽種成活,那麼日常的養護相對來說就要簡單許多。和大多數盆栽相同,澆水要澆透,生長時期定期施肥,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等,這些養護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在實踐中自己總結最適合的方式和習慣,這樣一來也能在實際操作上更加的得心應手。
以上就是鐵皮石斛的家庭種植需要著重了解的內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參考,如果您對哪些步驟在理解上有模糊感,不妨實際操作一番,實踐出真知會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