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人案例公開 超級英雄要成為現實了嗎?
36歲的Josiah Zayner近期搞出個大新聞。
據報導,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員Zayner自行設計了一套基因療法,試圖通過注射去除抑制自己左臂肌肉發育的蛋白質,獲得超強臂力。有媒體稱,這是全球首例正式公開的基因改造人案例。Zayner表示,他相信,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推廣普及,人類將演變為新的物種。
「綠巨人、金剛狼這些超級英雄要成為現實了嗎」「雙眼皮,高鼻梁……微整形要變微整基因了嗎」「以後你能成為多『好』的人,取決於你有多少錢」……記者隨機採訪的讀者們腦洞大開。
相比於吃瓜群眾的反應,科研人員們要淡定得多。「我覺得這個做法比較譁眾取寵。」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生物領域研究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讓高大上的生物技術平民化了,但這個人的行為更多是在製造新聞,或者說是個噱頭,而不是嚴謹的科學研究。」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婁春波也認為。
「他做的這個事情目前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合成生物技術公司Blueph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張浩千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報導中看,Zayner是將CRISPR(一種具有基因編輯功能的蛋白質)注入肌肉進行肌肉細胞的基因編輯,但該蛋白質在人體組織中的擴散、吸收和功能執行,是基因編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此前對受精卵的基因編輯是對單個細胞進行的,通過顯微注射CRISPR就能完成,但對複雜組織的基因編輯則通常只能藉助人工改造的病毒來實現。病毒介導的基因編輯在臨床上的使用目前還非常謹慎。」張浩千說。
「而且,此前的研究表明,去除Zayner所說的這個蛋白質只是會使肌肉看起來增加,但力量並不會增強。」張浩千補充道。
正如婁春波所說,不少愛好者,包括不少科學家、工程師,和Zayner一樣正在致力於讓生物研究平民化。他們試圖對生物技術進行標準化和模塊化,以降低研發的門檻。他們希望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進行基因改造,以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條件。這群人就是近年來走進大眾視野的「生物黑客」。
部分人為生物黑客們做的事情感到高興,他們想像有一天,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計新生命體,來產生廉價的藥物或清潔燃料。但很多學者感到擔憂。他們擔心,未經準許的業餘生物學家,可能會釋放出新的病原體或造成其他不可控風險。「這個群體大多在監管範圍外,且對於他們的道德約束也不夠強,因此這類研究的風險可能遠高於正規科研。」婁春波認為。
正規的科研體系內有沒有在做「超級人類」的研究?張浩千表示,目前還沒聽說過,「所謂『超級人類』是個非常遙遠的設想」。
上述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目前的基因改造研究主要以疾病治療為主。「如果我們能隨心所欲地通過修改我們的基因改變形狀,人類確實會在進化角度上成為一個新的物種。」他認為,現在關鍵不只是改造基因的技術問題,而是生命科學領域對於基因功能的研究還很初級,例如,每個人的基因組背景不一樣,如何預測一個基因改變在不同基因組背景下的影響,等等。
「人類改造自身的源動力決定我們會走到根據需要改造基因那一步。」他分析,「但要真正造福人類並為大眾接受還需解決很多科學和技術問題,尤其是倫理問題。」
「以基因治療為主的基因改造確實有很大潛力,但大家還是很擔心副作用,它的安全性、風險等問題均還在研究中。」婁春波說。
Zayner預計,實驗以後,他左臂肌肉細胞的DNA就會變化。不過他也承認,此前並沒有進行過實驗能證實這一點。對於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他表示「持懷疑態度」。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則將Zayner「DIY的基因療法」列為「2017年七大失敗技術」。(記者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