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想你已經知道了,這本雜誌就是《動感新時代》,一本陪伴許多動漫愛好者們走過12年的雜誌。
2015年1月8日,雜誌編輯在貼吧宣布《動感新時代》正式停刊。
關於這次的《動心》停刊事件,看完這些人的發言,你可能會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最後一期《動感新時代》
網友白熊:
動畫資訊雜誌在我讀初高中的時代,是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個人電腦,很難上網獲取ACG訊息的學生黨通往ACG世界的橋梁……那個時候,沒有渠道在電視上看到日本動畫,沒有資金和方式網購正版,甚至連國產漫畫都沒興起,ACG同好們都是從資訊雜誌獲取動畫信息,覺得哪部有趣周末去網吧抓緊時間看一看字幕組的漢化版,書包裡經常放著CD機,課間偷偷聽雜誌附贈的CD裡的動畫歌曲,假期約幾個同好到家裡放碟看民工漫劇場版一起吐槽,中二地覺得自己是個颯爽而又與眾不同的二次元愛好者。
當年的漫評寫手是在論壇裡交流,架設Blog寫動畫觀後感,有時候通過論壇認識了雜誌編輯,覺得你文筆不錯觀點頗有見地於是來約幾發稿子,因為寫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太在乎稿費高低。
做動畫評論寫手的那陣子,是少有的能感覺到讀者都是朋友、同好的時代,和編輯、讀者交流都是很激動人心的事情,讀大學時達到了接動畫評論類稿件的巔峰,每到1月4月7月10月新番大批量出現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在掃番,好片爛片通吃,樂此不疲地寫新番掃雷指南,為了寫一部優秀動畫的深度評論,經常泡圖書館查大量資料考據,翻尚未被牆的日站查找信息。
當年和國內各大資訊類刊物都合作過,一直對動心的印象不錯,少數幾個人組成的核心班子十分穩固,漫評風格輕鬆接地氣,碟與周邊也做得很走心,合作起來也十分愉快,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
雖然工作後也在陸續寫動畫評論,但很明顯能感覺到時代變了。網絡發達起來,可以輕鬆獲取到第一手的動畫漫畫資訊,那麼在動畫評論裡放資訊顯得沒什麼意義了,於是多寫一點吐槽向與過度解讀的考據向好了。可AB站起來後,寫吐槽向也拼不過彈幕呀……至於CD和DVD更不用提了,已經沒什麼人用CD機了,想一起看片吐槽大家可以約戰。
bilibili。網絡發達,電腦普及,會剪MAD、AMV已經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技能了,翻唱動畫歌曲的本土歌姬比比皆是是BLOG被微博取代,大家都習慣了在140個字內交流動畫感想,也沒什麼人有耐心去看長達4000字的動畫感想,動漫網站新聞、微博營銷號與微信平臺的資訊推送比雜誌快上太多倍。昔日一起寫動畫評論的寫手夥伴,多數成了原創類的作者與編輯,為國內原創ACG出力……ACG圈擴大了,啟蒙的方式千千萬,資訊類雜誌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退出時代舞臺是註定的事。
前面都是些傷感的話題,雖然動心是一代人的回憶,身為作者更是感情深厚,但還是不得不說,這一大批動畫資訊雜誌告別市場,也象徵著文化產業的版權更加規範化。
首先這批雜誌沒有刊號,是碟號或書號代替刊號,所以才會在前兩年一一遭到查處。
二來是優秀的編輯、創作人才轉型去了原創圈,開始為本土原創ACG事業發力。
三來是視頻網站購買正版動畫版權造成的衝擊……既然觀眾可以免費快捷地在第一時間享受到正版動畫,就沒有再多等一個月入手雜誌DVD的需求了。何況網購便捷,想買到日本正版藍光、動畫原聲與正版周邊都只需要點點滑鼠……曾經隔開我們與ACG的溝渠已成坦途,橋梁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時候天天刷著B站看著資訊推送,打開一本動心樣刊隨便看看,會覺得「哎真是Out,這個片我都看到12集了,評論還在說第五集呢,這個AMV剪得比niconico上的XX大神差遠了,送的劇場版半個月前就看過了好嗎?」
但回想起高中時每個月攢夠零花錢奔向報亭,小心翼翼地拆開雜誌,激動萬分地打開電腦光碟機時的心情,還是會覺得此生有幸遇到你。